APP下载

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6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付 恂

(沈阳市骨科医院关节外科,辽宁 沈阳 110044)

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快,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逐年增多[1],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中常见于老年患者的常见病,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的时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主要治疗手术方式[2],我们研究和对比了后外侧小切口和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行单侧人工全髋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其中观察组4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0.5岁,患者基础疾病冠心病19例、高血压20例、糖尿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等。观察组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69.5岁,患者基础疾病冠心病18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发病时间、术前Harris评分[1]、合并基础疾病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行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患髋在上,取侧卧位。取患髋改良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采用Watson-Jones切口)[3],以大粗隆尖为中心长度7~10 cm切口,劈开臀大肌,依次显露臀中肌、外旋肌群及股方肌。切除上、下、后方关节囊,显露股骨头颈,切除圆韧带,取出股骨头,切除髋臼盂唇以及残余的关节囊,打磨髋臼至露出软骨下骨。在髋臼后上象限使用螺钉固定,切口外暴露股骨近端,开槽扩髓后将股骨试模打入髓腔。选择颈长合适的假体,装上股骨头,关节复位,检查下肢长度、臀肌张力、髋关节活动和稳定性,装上髋臼内衬和股骨假体[4]。同样先安装髋臼侧,再安装股骨侧。复位髋关节,置入负压球引流,关闭切口。

1.2.2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取侧卧位,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入路,切口长13~15 cm[5],切开皮下组织、显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显露髋关节,使髋关节后脱位,取出股骨头,显露髋臼,打磨削髋臼,植入髋臼假体,用假体模板确定股骨颈截骨位置,进行截骨,依次行开路及扩髓,注入骨水泥、置入股骨柄假体,髋关节复位后张力适中,各方向活动可,置入负压球引流,关闭切口。术后第2天开始康复锻炼,随访6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中指标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9.8±2.4)cm,手术时间(68.5±11.5)min,术中出血量(295.3±30.5)mL,术后引流量(185.0±40.5)mL;对照组切口长度(18.3±5.4)cm,手术时间(70.3±11.6)min,术中出血量(395.5±75.5)mL,术后引流量(315.0±58.5)mL。观察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髋关节评分:观察组术前(31.5±2.5)分,术后1个月(88.5±11.5)分,对照组术前(31.3±2.8)分,术后1个月(80.4±1.6)分。髋关节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股骨颈的解剖特点是骨折部位的血运较差,容易造成骨折不愈合以及股骨头出现坏死[6-7]。是临床治疗中的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如何降低股骨头的坏死率,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解决股骨头缺血和坏死以及骨折不愈合等问题,减少了长期卧床而诱发的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8-11]。同时老年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往往较差,大部分合并有心血管、呼吸以及内分泌等系统疾病,身体功能和代偿能力的退化,传统的切口手术创伤大,很容易诱发心血管、呼吸等系统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我们应用小切口技术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显示,小切口手术患者与标准切口手术比较,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一方面小切口手术对臀中肌等髋周围肌群的破坏较小,对手术视野的显露并未产生影响,不仅有利于外表的美观性,利于术后的恢复[12];对软组织和肌肉的分离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手术的损伤以及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失血量[13];小切口手术患者有利于术后下床活动提前,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便于患者进行早期的髋关节功能的康复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