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观察
2018-01-21殷利萍
殷利萍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中医院妇产科,辽宁 丹东 118100)
随着彩超等检查设备的普及,卵巢囊肿检出率显著提升。卵巢囊肿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病程漫长、不易发觉,中年妇女尤其30~50岁的女性是卵巢囊肿的高发人群。手术治疗是当前卵巢囊肿的主要治疗方式,传统的卵巢切除术的缺陷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手术切口大、恢复慢等。目前腹腔镜在卵巢囊肿切除术中应用逐渐广泛,受到医者认可。本文旨在分析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卵巢囊肿的治疗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凤城市中医院收治确诊为卵巢囊肿且需行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共128例,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均分两组,每组各64例,所有研究对象术前性激素检测正常、月经周期正常、术前3个月内未使用性激素。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中年龄20~45岁,平均(31.18±3.36)岁;病程1~5年,平均(2.63±0.94)年;囊肿直径3~8 cm,平均(4.82±1.13)cm。观察组中年龄20~45岁,平均(31.22±3.41)岁;病程1~5年,平均(2.68±0.98)年;囊肿直径3~8 cm,平均(4.85±1.15)cm。对照组及观察组的年龄、病程、囊肿直径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传统卵巢囊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使用气腹针经脐孔穿刺置入腹腔,并将CO2气体缓慢注入,当腹压达到15 mm Hg后,使用10 mm Troear经脐孔进行穿刺,然后将鞘送至腹腔内,将刺锥拔出后插入腹腔镜,同时将冷光源连接。将两侧脐髂连线上取一穿刺点作为操作口,左侧使用10 mm Troear,右侧使用5 mm Troear。使用分离钳将组织分离后,使用DK刀将病变组织切除,然后进行止血,取出标本后彻底清洗腹腔。在腹腔镜辅助下,将穿刺针外套管拔出,解除气腹,然后缝合3个切口。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结果有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6.63±3.35)mL、(51.04±3.21)mL;手术时间分别为(89.23±2.58)min、(51.64±3.31)min;经t检验,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
3 讨 论
卵巢囊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且病程隐匿,早期几乎没有不适主诉,生产多缓慢,一般只有在体检过程中才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卵巢囊肿日渐生长,当超过一定范围后,患者就会自觉腹胀或可摸到腹部肿块,甚至引起性交痛,若对膀胱造成压迫,可导致尿不畅、尿频;若压迫输尿管,可导致肾盂积水、输尿管积水,从而导致腰痛症状;若压迫肠管,可导致便秘、肠胀气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腹膜炎、溃破、扭转等[1]。卵巢囊肿分为皮样囊肿(畸胎瘤)、黏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三种类型。卵巢囊肿至今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当前尚无预防的方法,仅有通过检查以及早发现,及早行手术。传统的卵巢囊肿切除术,需在下腹部行1条长约15 cm的切口,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慢、术后切口疼痛,一般需术后7~10 d方可出院[2]。本研究对患者施以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该术式不但能将卵巢囊肿剥除,且仅需于腹壁行2个10 mm的切口及1~2个5 mm的切口即可完成手术,且术后恢复快,一般在患者手术后3d即可出院。本次观察结果提示,经t检验,两组术中均有少量出血,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效果更佳。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优势有以下几点:①外观美,无手术瘢痕;②手术时仅需3个0.3~0.5 cm的穿刺孔,无需拆线,术后无痕迹,更符合现代人对美的需求;③切口小、恢复快[3]。因此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应的治疗方式,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由此可知,与传统术式相比,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