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技术措施
2018-01-21许洪福
许洪福
(天祝县松山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天祝 733200)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东端,海拔高度2 040~4 874 m,无霜期90~120 d,年均气温(-8℃~4℃),最低气温-30℃,气温年较差23.7℃,日较差10.6℃,降水量300~416 mm。境内盛产我国稀有而珍贵的地方牦牛类群-天祝白牦牛,其中以毛毛山沿麓的西大滩、安远、抓喜秀龙、松山、石门等乡(镇)为中心产区,其它乡(镇)虽有少量分布,但品质略差,目前,中心产区存栏量约为4.3万头。
天祝白牦牛是经过长期自然选育和人工选育而成的特有地方畜种,其全身被毛纯白,密长且丰厚,体态结构紧凑,耐严寒、耐粗饲、抗逆性好、适应性强,深受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喜爱,已成为当地最主要的养殖畜种之一。目前,它不仅是甘肃省宝贵的畜种资源,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珍稀的牦牛种质资源,已被列入《甘肃省家畜品种志》、《全国家畜品种志》和《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天祝白牦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已成为社会和畜牧行业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和生产单位等已在天祝白牦牛遗传及生产性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报道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论述了天祝白牦牛保种和选育的技术措施,旨在为今后保护和利用好天祝白牦牛种质资源,提高农牧民养殖效益提供理论和技术借鉴。
1 天祝白牦牛种质资源保护
1.1开展天祝白牦牛纯种繁育
开展天祝白牦牛纯种繁育,是保护其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选择性能优良、合乎理想的公母牦牛个体,进行有计划的选配,从而使其主要性状上纯合子的基因频率尽可能增加,个体间的差异尽可能减少,以求在下一世代中提高加性有利基因的频率,进而保持和发展天祝白牦牛的优良特性,增加群体内优良个体的比例,克服品种的个别缺点,达到品种总体水平的提高。开展天祝白牦牛纯种繁育工作,需在天祝白牦牛主产区建立白牦牛保种场,并组建白牦牛核心群和选育群。核心群牛只从主产区严格选择购入 ,以后从选育群中选择优秀牛只补充。选育群以从主产区内选择的基础母牛群好的农牧民牛群为基础,先由农牧民群众淘汰出售、补差交换不符合品种标准的牛只,再购入优良公、母牦牛组建。保种场负责编制选育及优化方案,采用开方式选育体系,防止近交衰退或基因漂移。每年秋末组织有关人员对核心群、选育群牛只进行品质鉴定,调整牛群,登记造册,提高选种选配的质量。
1.2 开展天祝白牦牛冷冻精液保存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工授精技术蓬勃发展,已成为家畜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开展天祝白牦牛人工授精,不但可以提高优秀种公牛的利用率和母畜的受胎率,同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预防疾病传播,从而有利于天祝白牦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展人工授精的前提条件是有可利用的冻精,天祝白牦牛作为稀有而珍贵的优秀地方牦牛类群,其冷冻精液的生产必须依靠产区,因此,在产区内建立天祝白牦牛种公牛站,生产并保存天祝白牦牛冷冻精液,开展和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对天祝白牦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天祝白牦牛冷冻精液的生产可按照公牦牛调教,采精,精液品质检查、平衡、稀释、细管分装、冷冻及冻后活力检查等工艺流程进行,冻精生产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使鲜精活力达到0.7以上,密度达到6亿/亳升以上,解冻活力达到0.35以上,畸形率15%以下。
1.3 探索天祝白牦牛胚胎冷冻技术
胚胎移植又称受精卵移植、借腹怀胎,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其含义是将一头良种母畜配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胚胎移植产生的后代从受体得到营养发育成新个体,而其遗传物质来自真正的亲代,即供体母畜和与之授配的公畜。胚胎移植是一项高新技术,利用胚胎移植,可以充分提高和利用遗传特性优良的母畜繁殖力,较快地扩大良种畜群。探索天祝白牦牛胚胎冷冻技术,适当开展天祝白牦牛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遗传特性优良的天祝白牦牛母畜繁殖力,提高白牦牛整体生产性能,进一步扩大天祝白牦牛良种畜群数量,从而促进对天祝白牦牛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
2 天祝白牦牛本品种选育
天祝白牦牛属古老的品种,长期通过自然和人为的选择选育,在相似的饲养管理及自然条件下,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性。通过开展天祝白牦牛本品种选育,不仅可以将优良的性状遗传给后代,使后代继续保持优良的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改善和提高,使之更适合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农牧民群众的实际生产需求。天祝白牦牛的本品种选育,一般可从近交和品系育种两个方面开展。
2.1 近交
近交的作用是增加后代继承相同性状的概率。一般在下述几种情况下可采取近交:(1) 固定优良性状时。由于近交可以逐代地使成对基因变为纯合子,因此可以固定优良性状。(2)淘汰有害性状时。在家畜育种中有些需要淘汰的有害性状是隐性基因造成的,因而在杂合子的情况下,它们得不到暴露,而这种基因却总是在畜体中保留着,偶尔表现一次,总是淘汰不净,通过近交,使这些隐性的有害基因表现出来,从而达到逐步淘汰的目的。 (3)保持优良祖先的血统时。 牛群中如果有个别或少数特别优良的个体出现 ,可采取近交的方法来继承和保留它们的血统。必须指出的是,近交过程要严格选择,选优去劣,对其中出现的不良个体,应毫不犹豫地淘汰。 在天祝白牦牛本品种选育过程中,为了既能保持并纯化天祝白牦牛优良的种质资源血统,又可淘汰隐性有害基因、固定优良生产性状,我们可适当开展近交选育。
2.2 品系育种
品系育种是家畜育种工作的高级阶段,它是育成新品种和不断提高品种质量水平的有效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有目的地培育牛群在类型上的差异,以便使畜群的有益性状继续保持并扩大到牛群中去。天祝白牦牛是稀有而珍贵的优秀地方牦牛类群,有一定的养殖规模,保护其种质资源并不断开展品种选育工作,扩大白牦牛类群数量,对充分保护和挖掘天祝白牦牛资源,带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助推当地农牧民群众脱贫增收具有积极作用,已受到当地政府及畜牧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展天祝白牦牛品系育种可从以下步骤入手。
2.2.1 建立品系 建立品系主要包括:(1)选择和培育系祖。选择性能表现卓越的优良天祝白牦牛公牦牛作为系祖,但必须保证所选的公牦牛不仅本身特征、特性优良,而且能将其优良特征、特性遗传给后代。(2)挑选品系基础母牦牛。与配的同质母牦牛(即品系基础母牦牛),必须认真挑选,不能因为有了系祖公牦牛就随便降低与配母牦牛的标准。(3)积极培育系祖的继承者。品系建立之后,为了保持这个品系,要积极培育品系的继承者。培育品系的继承者也必须按照培育系祖的要求,通过后裔测定选出来的性能表现卓越的公牦牛。
2.2.2 品系的结合 建立品系是增加品种内部的差异性,以保持品种丰富的遗传性。而品系的结合则是增强品种的同一性。可见建立品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品系的结合。通过天祝白牦牛品系的结合,使白牦牛品系间的优良性状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以提高整个天祝白牦牛群的质量。
2.2.3 防止近交衰退 在天祝白牦牛建系过程中为了创造优秀的系祖和巩固其遗传性,常会采取近交的方法。由于近交往往会出现后代衰退现象,给经济带来很大损失,为了防止近交衰退现象的发生,一般不宜使近交系数过高,但当发生了近交衰退现象时,可采取顶交的方式,让近交公牦牛与无血缘关系的母牦牛交配,在本品种内取得杂交优势的结果,达到增强牛群体质,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
3 天祝白牦牛选种及开发利用
选种,就是选择基因型优秀个体进行繁育,以增加后代群体中高产基因的组合频率。天祝白牦牛生产是在群体规模上进行的,从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效益考虑,对种公牦牛进行严格选留培育和科学选种,对母牦牛除选留本品种选育核心群外,一般采取消极淘汰。通过不断筛选,选育出更多地符合品种要求的优秀白牦牛个体,实行选种选配,以提高天祝白牦牛的群体质量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快天祝白牦牛的开发利用。
3.1 公牦牛的选择步骤
3.1.1 初选 初选在断奶前进行,一般从2~4胎母牦牛所生的公犊中,按血统和本身的状况进行选拔,选留头数要比计划多出一倍,血统一般要求审查到三代,本身的表现主要看外貌、活重等,包括被毛纯白程度及日增重。同时,对初选的公犊牛要加强培育,在哺乳期及后期饲养过程中,应加强营养供给及饲养管理,定期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测定体重体尺的生长性能指标。
3.1.2 再选及定选 再选一般在公犊牛1.5~2岁时进行,主要按本身的表现进行评定。定选在公犊牛3岁或投群配种前进行。最好由畜牧技术人员与放牧员共同评定,即进行严格的等级评定。选定后的种公牦牛按等级及选配计划可投群配种,配种过程中若发现缺陷,如配种力弱、受胎率低、精液品质不良等,还可淘汰。
3.2 母牦牛的选择步骤
对选入本品种选育核心群的母牦牛,必须严格选择,步骤与公牦牛选择步骤基本同。对一般的选育群,主要采取群选的办法:(1)拟定选育指标,突出重要性状,不断留优去劣,使群体在外貌,生产性能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每年在入冬前对牛群进行一次评定,大胆淘汰不良个体;(3)建立牛群档案,选拔具有该牛群共同特点的种公牛进行配种,加速群选工作的进展。
3.3 天祝白牦牛的开发利用
天祝白牦牛是一个综合生产性能很强的低产原始畜种,从加强其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入手,进行白牦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提高天祝白牦牛经济效益,促进白牦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天祝白牦牛肉、乳、毛、皮、绒等普通利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加工处理、多层次利用,并探索开发以白牦牛骨、脂、脏器、组织等为原料的药用产品、特色产品等,对提高天祝白牦牛产业综合效益,推动产业向好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