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8-01-20国红英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国红英

摘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一项要求颇高的技能,因此,教师应注重基础,加强学习兴趣与方法习惯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计算能力 ;培养方法

重视计算教学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多年来一直受到特别重视,形成了数学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计算不正确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子生们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抽象、枯燥的,尤其是計算教学,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只要我门勤于动脑,赋予它色彩、活力,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是关键。学生乐学,就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就会学得兴味盎然,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又能激发生计算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刘冬玲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生边拍手边回答:/郭老师,我告诉你。你的三球碰七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纹,刘冬玲,我的三球碰几球,拍手打你的三球碰七球。祝。此游戏可根据学生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以集体回答小主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就是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交叉形式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能迎合学生认知特点,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简便算法前,我给学生讲数学家高斯年幼时创造性的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相加的趣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越学越有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儿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培养学生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

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

3.知识转换法

如: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在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

三、培养学生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错误:(1)误认;(2)误写;(3)误算。计算出错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知识方面的原因:①概念不明确,算理不理解。②口算不熟练,二是心理方面的原因:①学生感知不够精细。②小学生注意不。⑤学习习惯不良。如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呢?

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如老师的书写、运算方法,解答和检验的方法,以及常用分析、推理方法,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示范的质量和示范的模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模仿效果。教师应切实加强自己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严教下,养成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做运算题时,不是一做完就了之,而是从运算法则、运算符号、计算的准确率多角度检查每一道题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从刚开始计算,就保证了正确率,端正了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严、细、实”的习惯

2.加强计算基本功训练,必须扎扎实实的练好口算,在此基础上,严格进行笔顺训练,使学生的计算由生到熟,有按法则一步步计算到形成自动化。

3.认真分析错误类型,把常见错误类型以练习的形式,安排在做一做中完成。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5.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重视良好的作业习惯,通过严格要求,教师示范等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此外,还要教给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认真的按步骤检查。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成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