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业高效法

2018-01-20邹廷豪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物理题题目交流

邹廷豪

为了提高初中教学的高效性,我校开展了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其主要理念就是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最终是“我会学”,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被动参与变为主动研究,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其中“3D有效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设置的问题为导向,指引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小组研学”“课后固学”“社团拓展”等学习活动,学习氛围浓烈,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强有力的展现了当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共赢的学习新方式。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不问题也不断呈现出来,课堂容量与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的不对称,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看似讨论激烈,但总体收获显得有些浅薄,思维敏锐基础扎实的学生与反应迟缓不爱动脑的学生形成了明显的层次差别。怎样缩短这一差别,真正做到全体实现教学目标,课后的作业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药方。

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的作用,也有效果检测、提升能力的功能。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在良好习惯上完成作业的深度与广度,将有力的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学习能力的形成。如今的作业,含有“课前导学”“合作研學”和“固学检测”三个板块,不需要学生去抄写题目,只需要在现有的题目上进行解答训练,把有效的时间用在思考和解答上,直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使学生在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知识、能力得以锻炼,并做到双提升,本人以初中物理作业为例,认为高效的作业要注重以下方法。

一、用笔读题画线圈,修改错项重标识。

物理题多以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为问题背景,所设置的问题与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的学生在读题时,由于对物理现象的好奇而忽略了问题的本质,造成“问东扯西”、“答非所问”。因此,让学生专注读题的同时,要让学生在问题的关键词下画横线或把重要的词圈起来,并且做上标注。在实践中,学生这一习惯的养成可减少80%的错误率。

对于选择题,常常是学生最为头疼的,总觉得哪个答案都可能正确,每次遇到总有些“选择强迫症”。因此,在平时的作业中,凡是遇到选择题,就要求学生对否定的答案进行修改或辩证,知道这个选项错在哪里?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长期以往,“选择强迫症”自然改善,加上日积月累,总会胸有成竹。

二、有图定要不“干净”,无图尽力画新图。

在物理题中,图是最常见的,常以题目附件出现,或以物理场景为暗示,或以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能直观的揭示问题本质或答案,因此,对于物理题中出现的图,要求学生不能让它“干净”,一定要在图上做标记或作说明,要从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有的物理题,只提供现象背景或物理数量,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图,单凭文字和数学内容,思维会很混乱。要想解决问题有必要借助思维导图,这种情况,就要求学生将图画在题目旁边,便于反映自己对问题的思路和步骤。时间长了,学生的思维就养成借助图进行直观反映,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解答的表述和展演。

三、遇到计算须计算,过程清楚算本事。

计算是物理题解答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学生认为只要结果正确就行。其实不然,物理学是实证学科,要求任何结果都要有理有据,更要逻辑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明白推理过程正确反映出结果的获得。因此,要求凡是需要计算的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都要将计算推理过程写清楚,附在题目旁,以供查验。计算题更是如此,无须强调。

四、把握不定作标记,纠错本上粘错题。

学生不是神,不可能每次作业,每个题都有“火眼金睛”的能力,或能明辨是非对错,或对新知熟记于心,一做就对。相反,“无把握”“不确定”是做题中最常见的正常现象,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也正是这些“无把握”的题,才透露出学生在知识或能力上存在的缺漏与短板,及时捕捉到这些“无把握”的问题,是最有助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因此,要求学生在作业时,对无把握的问题作标记,用于师生交流讨论,老师可单独辅导或集体辅导,帮助学生攻破自己的思维关卡。

对于信心十足而意料之外的“错题”,不是改个答案或纠正过程就完事,要让学生将题裁剪下来,不含解答过程,粘到纠错本上,长期保存。让学生在过了半个月之后再,重做一遍,看问题是否依旧出现。这样做,是帮助学生摆脱思维惯性,消除思维障碍,将错误不在延续。

五、交流软件多利用,及时审阅促信心。

学生在家做作业时,总有疑惑和不解,如果及时与老师进行交流,对提高学习质量大有帮助。今天的信息环境把这一需求变成了现实,手机作为当今最为便捷的通信工具,有效的打破了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时空局限,手机QQ、微信让师生时刻进行课后交流互动,学生只要发个语音信息或作业照片,老师就能及时审阅,并用语音和表情图进行表扬或提醒,有效的提高作业的指导效率。但万事皆有度,交流软件的使用只能约束在课后作业中,避免泛滥成灾,爱不释手,影响学习。

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更加积极和投入,但有时也成了部分同学开小差的“顺风车”,产生了“别人懂就等于我也懂”的错觉。事实上,很多物理问题只能靠学生在自己的课后作业中得以发现和进行研究,高效的作业方法让学生很容易从“我要学”的迷茫中找到“我会学”的清晰道路,良好的作业习惯和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更是在逐步培养学生如何在问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终生学习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理题题目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一道连接体物理题引出的重要结论
交流平台
快速求解物理题 验证结果须注意
交流平台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谈初中物理解题技巧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