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门大学开设英泰复语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2018-01-20沈映梅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沈映梅

摘 要:本文主要从现有办学基础、办学机制、办学条件和资源,以及前期筹建等方面,探讨“国门大学”红河学院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开设英泰复语专业的可行性。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门大学;英泰复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82-01

一、背景

隨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入推进,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中泰两个国家因独特的地缘和历史亲缘优势,在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往来越发频繁,为促进双边交往与合作,适应我国和泰国国际化发展的英泰(英语、泰语)复语专业人才需求也将随之增加。特别是在红河学院率先在云南沿边高校提出“国门大学”建设理念,并形成学校《国门大学建设方案(2014-2018年)》以来,“国门大学”理念和试点建设已经逐步引起国家、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州委州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学校已与国外70余所高校、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泰国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的共20余所,国际化办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了培养大批复语人才来担当“服务桥头堡”的历史使命,为了丰富“国门大学”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扩大“国门大学”在周边国家的办学影响力,需要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英泰两国的共同发展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英语和泰语复语型人才势在必行。

二、可行性分析

1.英语、泰语专业办学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自2004年红河学院开办英语本科专业以来,已构建并实施了系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多重职责的专业教师团队,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近千名合格英语人才,还与泰国清迈皇家大学和泰国西北大学等多家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联合培养项目来丰富英语专业办学渠道;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加强建设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小语种”的号召,2009年开始招收泰语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探索出了一条“1+3”泰语专业人才新型培养道路,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工作均已走向成熟,泰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获得青睐,三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2015年的泰语专业招生人数较其他东南亚小语种多,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

2.英语、泰语教师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红河学院从事英语、泰语专业教学的教师,9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长期从事专业课程教学,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及专业建设项目和小语种建设项目。多名英语专业教师和泰语专业教师有欧美留学或泰国留学背景,并且长期参与中泰双边联合培养工作,熟谙目的语国家的高等教育状况、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现状,他们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够满足英泰复语专业教学。总体而言,我校英泰师资队伍阵容强大(33人),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讲师14人,助教1人,外教4人;博士1人,硕士29人),学缘结构良好(国外高校12人,国内高校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名校)。

3.具有注重应用能力提升的特色鲜明的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在外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机制上,一直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引导式培养,提倡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提高自身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英语专业所属外国语学院和泰语专业所属国际学院都能够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教学,如第二课堂系列活动(包括演讲比赛、口译比赛等),并通过承办省级和国家级外语学科竞赛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目的语语言文化的自觉认知,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这些前期的积累不仅有利于检验教学实效,帮助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支持,也将对未来的英泰复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制度借鉴和平台保障。

4.具备比较优越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为满足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需要,学校已配置一些必要的办学条件,包括语音实验室、外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外语教学资源库、校园英文广播等设施。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拥有外语相关图书近4万册。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已和红河工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红河州外事办、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住建局、财政局等多家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国际学院已和泰国清迈皇家大学、克里斯丁大学等多家高校合作开办语言文化学习夏令营,更与皇后中学、诗琳通中学和华文学校等二十所中学建立了实践实习合作关系,这些基地和机构可为未来的英泰复语专业本科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便利条件。

5.已开展英泰复语专业的前期筹建工作。已为英泰复语专业筹建做了前期准备工作:(1)前期调研。从2013年开始关注云南省几家本科高校“英语+小语种”专业开设情况,立足红河州的地情和州情,对复语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进行了初步调研。客观分析自身办学条件,并向已经成功申办英泰复语专业的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等院校取经学习,掌握了这些学校应用型复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2)后期论证。通过集思广益,开展了意向性论证工作,与泰国清迈皇家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及英语专业负责人就复语专业开设进行过咨询与沟通,通过这些前期筹备,英泰复语的办学思想和建设思路进一步明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