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20陈亚彰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流行音乐

陈亚彰

摘 要:流行音乐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途径传播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学生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好的流行音乐运用于音乐教学中,无论导入环节或是歌唱、欣赏教学中,合理的流行音乐教学可以弥补现有音乐教材的不足,相互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去更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提升音乐素养及音乐能力。让流行音乐服务于音乐课堂,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教材;中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13-02

一、流行音乐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近年来,音乐课堂如果只是单纯的教授音乐教材,学生马上开始埋怨学习内容枯燥无味,有的开始讲话,有的呼呼大睡,使得音乐课堂纪律越来越难把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设置了一张问卷调查,如何让你喜欢音乐课,调查结果出乎意料,百分九十九的同学都觉得,课堂上老师能够教授“流行音乐”,可见流行音乐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节奏变化多样,并且能够捕捉时代最前沿的流行元素,符合当下学生心理需求,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其爱不释手,甚至有人为之痴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是教师不得不重视的。新《课标》倡导综合的音乐教学理念,指出“以综合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教材构件与其它流行元素相联系”教师刚好把握好这股潮流,取其流行音乐之精华,作为辅助与音乐教材相结合,让兴趣与音乐教学达到完美的统一,让流行音乐融入音乐课堂。

二、教材使用的现状

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认识各类音乐和音乐相关知识,例如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的今天,学生能够主动的获取最为前沿并且符合自己需求的音乐,经调查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则是流行音乐。目前教材中已有一定数量的流行音乐,但流行音乐的高产及淘汰速度之快使得教材无法及时跟进,优秀的流行音乐无法及时进入课堂,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纳新,懂得合理整合教材课内外资源。虽然现有音乐教材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但课本教材内容还是有很多优秀作品,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都是些经久不衰的旷世之作,例如:《青春舞曲》、《龙的传人》、《让世界充满爱》、《爱我中华》等等,这些是专家辛勤劳动的成果,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优秀音乐作品, 可是这么经典有价值的音乐教材,却难以俘获同学们的心,学生觉得这些作太俗气,无法与流行歌曲相媲美,殊不知这些都是本民族的音乐珍宝,经历几个年代传唱到现在还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急需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俩破解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矛盾,整合流行音乐和音乐教材资源,利用流行音乐能够让学生与教师拉近距离、与教材拉近距离、与音乐课堂拉近距离、与音乐拉近距离,这是目前教师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的有效运用

为了使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所选的流行音乐题材不应是媚俗的迎合潮流,而是有选择的,有目的将那些积极向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我们知道流行音乐并不等于流行歌曲,而是囊括了通俗器乐曲、影视音乐、轻音乐或是一种流行的演唱等,如何通过这些流行音乐的有效运用,使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自内心喜欢音乐课堂,并且能从音乐课堂获取所需的音乐基本素养,挺高自身的审美情操,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流行音乐在导入环节中的运用

我们经常说“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有好的开头,学生接受了老师,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接下去的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就能很好的进行,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在教育体制呈现一种多元并存,多级发展的格局。越发富有人情味的今天,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所以老师要先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利用流行音乐快速的吸引住学生的兴趣点,例如,我在初一年刚进入初中第一节音乐课,在上课前播放一首TFBOY的《heart 梦出发》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对这种特别的音乐课和音乐老师感兴趣,师生间的距离就近了,为接下来的音乐课起了一个好的开头。

(二)流行音乐在歌曲教唱中的运用

在歌曲教唱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整个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更别说要学习乐理知识那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这令教师很是无奈,本人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面对这样情况的时候,要如何扭转这样的局面,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教材歌曲运用流行唱法版本进行教学演唱,分析歌曲并引入乐理教学。例如在教授歌曲《龙的传人》演唱时,学生听到教材提供的歌曲范唱版本时,各个没精打采,课堂气氛相当沉闷,可播放由王力宏演唱流行版本《龙的传人》时,每个学生却朗朗上口,自己唱的津津有味,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提高了,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好奇心,这时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乐理知识探究为何一样的歌曲,却带来天壤之别效果,教师利用这个好时机,跟学生讲解音乐节奏的运用,帶来不一样音乐效果,这样的课堂如鱼得水。endprint

2.利用跟教材一样题材的流行歌曲代替教材歌曲进行教学演唱,并从音乐要素方面进行探讨你们(学生)为何会喜欢这首歌。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花季如歌中的教唱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主要表现了新时代青少年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豪情壮志。在这首歌曲教唱时,学生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极差,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我及时调整了策略,用符合本单元主题,与教材要求教唱歌曲表现内容相对一致的歌曲《我相信》,当我播放杨培安演唱的《我相信》时,从学生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达到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相信自己,面向未来,所以在接下来的歌曲教学就顺利成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教师把握好这个节点,让学生从音色、歌曲速度、音的强弱、音的高低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仅学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并能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可谓是一箭双雕,所以我认为教育教学不能呆板僵化,照本宣科,只要遵循一定规律的情款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好的资源去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流行音樂在音乐欣赏时的有效运用

歌曲欣赏看似简单,不就把歌曲播放给学生听,然后再分析歌曲,不就完事了。如果是这样的教学我认为就有点简单粗暴,是没有关注学生内心需求的的教学方式,所以在音乐欣赏环节首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利用流行音乐来引入乐曲或歌曲欣赏,并拓展教授相关音乐文化。例如在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乐曲欣赏教学中,先是播放由SHE演唱的歌曲《我不想长大》学生对于这首流行歌曲,早就耳熟能详了,接着播放第四十号交响曲是,大家觉得很不可思议,十八世纪的交响曲竟然到现在还可如此流行,利用学生兴趣和好奇,深入讨论经典音乐的重要性,并深入了解学习交响乐知识,到达学习目的。在接下来的乐曲欣赏教学中,显得简单轻松。再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梨园漫步京剧乐曲欣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知道京剧的重要性,但学习效果不佳,我深知没有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一堂课,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以学生兴趣为先,在课堂的开始时播放《新贵妃醉酒》这时一首由李玉刚演唱的流行音乐与京剧完美结合的歌曲,学生兴致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学生很自然的就接受并且喜欢上了京剧,以学生兴趣的流行音乐为切入口,拓展传授相关的戏曲知识,让学生能够从流行文化很好的过度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使得教学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何乐而不为呢。

五、结语

我认为是音乐课是在学生没有中考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要更多的以兴趣为导向进行教学,那就要靠教师平时多去留心和积累与教材相关或相同的经典流行音乐素材,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时刻关注学生对于音乐的内心需求,,让教师轻松的教学中得到认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更有效率,这样的音乐课堂更加平易近人,但在教授流行音乐的同时,要同时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及古典音乐的教学,让音乐课堂真正做到百花齐放。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教学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网络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
利用网络优化中学音乐课堂
竖笛教学让中学音乐课堂更具生机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浅论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