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音乐教学中声乐曲目的拓展探究

2018-01-20赵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音乐教学

赵芳

摘 要:在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积极开展音乐教学,其中声乐教学因能够显著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广大学校与教育工作者的肯定。然而声乐曲目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要求相对较高,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一定的经验与教学基础,因此其教学工作开展上仍然存在部分的不足与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目前高职音乐教育中声乐曲目应用现状入手,对声乐曲目的拓展原因进行一定的阐述,并提出如何更好运用声乐曲目进行音乐教育的措施,以期能帮助更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与高职院校。

关键词:高职教育;音乐教学;声乐曲目;拓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10-02

音乐课程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艺术课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范围内也正在积极开展此课程,为向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声乐曲目的选择与考量,直接决定了学校音乐教学成效的质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的开展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这与我国持续推进深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馳。为使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将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向更深层及更高等阶推进,各学校与一线工作者必须将声乐教学与声乐曲目的选择作为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一、高职音乐教育中声乐曲目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较多的不足,其中重要的一项原因是音乐教育尤其是声乐曲目的教材使用上,仍然存在时效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目前多数音乐课程使用的教材沿用上个世纪留存下的教材,或者使用部分中学中的教材,它们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有着较大的冲突与矛盾,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接受较好的教育。这一现象在声乐曲目的选择上有着较为突出的矛盾,由于缺乏相应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学生学习往往是在之前学习过程中已有过接触的曲目,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的同时,也学习不到新颖的知识内容。此外,尽管此类教材拥有较强的通用性,但是却无法针对目前当代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故而难以达到原本的教学目标。

同时,没有利用好目前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科技力量,也是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声乐曲目局限性较大,教学成效回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给予人们生活上极大的便利,同时各类资源也处于高度共享的状态。但部分教育工作者在声乐曲目的选择上,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较少,眼界与知识拓展程度也不够。教师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较低,也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较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无法做到便捷与教师反应,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做好高职音乐教学声乐曲目拓展工作的原因

(一)高职学生的基础不同

由于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大多直接通过社会考试的考核,没有对学生加以一定的复式与面试的流程,因此往往其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音乐上,学生的基础水平差异化较大成为音乐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部分拥有一定乐理知识水平的学生,采用通识性较高的教材进行教育,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无法做到知识内容拓展的现象。而部分乐理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难以紧跟要求较高的声乐曲目教学,也会导致其学习兴趣降低,难以学习到专业的知识现象。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量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声乐曲目进行教学工作,保障每一位学生在音乐教育上有所收获。

(二)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不同

高职院校与我国的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更侧重于为社会培养技能型、职业型的人才,而后者侧重培养综合型与学术型人才,因此各高职学生会因为就业方向的区分,对音乐教育的选择取向有一定的区别。具体而论,部分未来从事音乐事业的学生,应当更侧重加强音乐相关的教育,在其声乐曲目的选择上应该更具有专业性与学术性,其教育程度也应当深入。而相对并非以音乐事业作为未来就业目标的高职学生,其音乐教育应作为辅助文化课程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在声乐曲目的选择上应侧重培养学生兴趣,辅助其他教学工作开展。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将音乐教育作为一项通识性素质教育课程,即使是音乐专业的高职学生,在初步学习的第一年或第二年也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展一致的音乐教育,选用同样的声乐曲目进行学习,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三、高职院校对声乐曲目拓展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灵活修改

根据前文的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音乐教育尤其是在声乐曲目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进行实际分析,并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删除、添加的工作。目前较为适用的方法,是将我国高等专业高校使用的音乐教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弱化缩减,化为高职院校是所用。

首先,应该将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基础发声、唱法技巧的声乐曲目进行重点保留。众所周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础乐理知识,学会基础的唱法技巧,才能将声乐曲目较好的演绎并化为己用。

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量教材的广泛性,将西方古典音乐与我国传统民族歌曲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工作。

最后,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群体,应该重点学习部分较为简单的声乐曲目,让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会欣赏、学会辨析声乐曲目,并在第一时间缩短与已有基础学生的差距。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好鼓励机制,对每一位没有一定基础却用于歌唱、用于发言的学生,提出表扬赞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二)分阶段教育适度引入新颖内容

教育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音乐教育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做好分阶段的不同教育工作。首先,对于新进学校的学生,应全面考察其音乐基础,并根据其进行分班化的教育。将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分批次学习,并进行不同的声乐曲目选择欣赏学习。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量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保证其即使在第一学年也应该接受较为深层次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定期举行一定的考察工作,以此发现学生的学习程度的不同,并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进行分班化教育,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对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兴趣相较于流行音乐较低,因此如果在高职教育中只选择上述两类音乐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动力会进一步下降,其学习成果也会达不到预期。

为更好调度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声乐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选择一定具有教学价值且品质较为优秀的曲目进行欣赏与学习。举例而言,《天路》、《青藏高原》等流行曲目,因为其较高的演唱难度以及极富民族情感内涵,非常适合教育学习。

(三)将教学与实践使用紧密结合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其能够较好地运用在实践操作之中,因此校方可使用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教学目标实现。举例而言,在学生学习声乐曲目后,可组织一定的比赛项目,通过竞技性的形式,让学生组队进行声乐表演,学生为取得更好的成绩,进行自发性的练习与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其感兴趣的声乐曲目为其他学生教师进行欣赏学习,让学生养成自主接受音乐教育、自主进行声乐曲目拓展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宏.谈在高职音乐教学中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2]张雁.浅析社会环境视角下高职音乐教学如何转变理念[J].教师,2015(17).

[3]周颖.基于新时代高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初探[J].戏剧之家,2014(09).

[4]章佩君.高职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7(08).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音乐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