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2018-01-20李松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先天性心脏病

李松

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胸外科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期间,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1];其病情紧急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临床中常常采取手术治疗,并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体外循环技术能够使得凝血因子的活性降低,从而更有利于术者的手术操作,所以手术后容易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同时临床医师在对该类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进行输血也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患者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红细胞,可稀释凝血因子、导致血小板的减少,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及纠正,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现对180例本院进行输血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为临床医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的输血治疗提供指导,这不仅可以抢救患者生命,也可以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该疾病病死率。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输血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心胸外科和新生儿中心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80例。其中男性患者93例,女性患者87例,年龄最小1d,最大70岁,平均年龄8.75±2.1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⑴明确的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且择期手术的患者;⑵肝功能正常的患者;⑶手术前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均正常。

1.3 排除标准 ⑴手术前两周内接受过抗血小板和阿司匹林以及其他的抗凝药物与激素治疗的患者;⑵肝功能和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⑶伴有免疫性疾病和其他的系统疾病患者;⑷手术前因其他的原因而导致的出血患者。

1.4 方法 根据手术完成后的输血量分组,设对照组 139例(输血量<800ml)和实验组 41例(输血量>800ml)。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GCS评分及术中失血量。并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手术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变化,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2]。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取SPSS 20.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统计学方法采取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表1中数据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1.68±0.86 岁,41.04±8.23 岁,P 值<0.05,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两患者的平均体重分别为 7.79±2.67kg,52.7±12.53kg,P 值<0.05,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GCS评分两组之间的差异也不大,对照组平均值是8.96±2.79分,实验组平均值是9.28±3.13,P值>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95±34.32ml与 710±226.67ml,P 值<0.05, 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基本资料

2.2 表2中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PT、APTT、TT、PLT、FIB 指标均正常, 术中输血后 PT、APTT、TT的凝血时间明显增加,PLT血小板计数有所降低,FIB纤维蛋白原有所提高,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检测指标的差值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差值较对照组患者的差值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胸外科中属于常见疾病,进行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手段。但手术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组织器官之间的不同程度损伤,加之术后异常出血会进一步加重对患者机体的打击,从而增加手术的风险和监护室滞留的时间[3]。临床中术后出血的原因也相对比较多,本研究重点对围手术期患者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中出现大出血时,给予输血治疗是有效的救治措施之一,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凝血功能存在异常,同时患者术中不当输血也是影响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显示,患者在输血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PLT血小板计数有所降低,FIB纤维蛋白原有所提高。与输血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值(即 ΔAPTT、ΔPT、ΔTT、ΔPLT),可以提示输血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且输血量大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增大,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4]。

输血对于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库存血在保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及免疫学方面的变化,包括凝血系统的变化。因为所有的保养液成分都是为保存红细胞而设计的,并且2~6℃的保存温度也是为保存红细胞而设定的,而凝血因子的最佳保存条件为低于-30℃[5];灌注的过程中使用保存长期的血液成分,导致凝血因子的浓度逐渐降低[6]⑵大量出血时,机体大量的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流失,失血性休克,可引起持续的低血压和低灌注,使组织严重缺氧和酸中毒,凝血系统被激活,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输注大量悬浮红细胞,不含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使患者机体内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稀释。输血量大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大,这是由于库存血液中凝血因子V、VIII、XI会在保存过程中降低,输血导致血液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快速稀释,又加重凝血功能障碍。同时输血量大的患者也会出现低体温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因此,输入大量成分血时需注意加温、患者保暖措施的应用,预防低体温的发生[7]。

表2 对照组与实验组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值

综上所述,输血虽然对于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十分重要,但是也会引起凝血功能紊乱,加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本身即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因此,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体外循环术的过程中应加强凝血功能指标的监测,并尽早的干预,以降低手术的风险[8];因此,输血的同时改善凝血机制,防止出血继续加重显得非常重要。新鲜冰冻血浆(FFP)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及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冷沉淀主要含有Ⅰ因子(纤维蛋白原)、Ⅷ因子,另外还含有纤维结合蛋白(FN)以及Ⅸ、Ⅺ、Ⅱ、Ⅴ、Ⅹ等其他多种凝血因子,其Ⅰ因子(纤维蛋白原)、Ⅷ因子含量大约为血浆的10倍,在机体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在止血、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过低,可引起自发性出血和出血患者症状加重。因此,在输血(特别是大量输血)的同时及时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和/或血小板,以及冷沉淀,特别是新鲜冷冻血浆,是预防和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的重要措施之一[9],可避免出血加重,降低并发症,提高输血治疗疗效。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先天性心脏病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