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蟾酥卡尾疗法在猪病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2018-01-20郭起山练小华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蟾酥蟾蜍猪病

郭起山,练小华,肖 填

(1.江西省上犹县东山动物防疫检疫站,341200;2.江西省上犹县油石动物防疫检疫站;3.江西省上犹县黄埠镇动物防疫检疫站)

卡尾疗法是用药物埋入猪尾部的“卡尾穴”,以治疗某些猪病的方法(也有的将药物埋入猪耳部的“卡耳穴”,称卡耳疗法),又称为吊癀疗法,属于针灸疗法中的巧治法之一。埋卡的药物较常用的是蟾酥或砒石,均为有毒之品(砒石又称信石,所以民间又称埋卡药物疗法为“装信”)。笔者在猪病治疗中碰到某些疑难病例有时会采用蟾酥卡尾疗法,本文特结合病例介绍,以供参考。

1 蟾酥的制备

蟾酥是蟾蜍(即癞蛤蟆)分泌的毒液,可自采集备用。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头部两侧凸起物),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液体或浅黄色液体(一般是白色)就是制作蟾酥的原料。采集一般在夏季(6-7月)最为适宜,也可随时采集阴干备用。取牙签大小棍棒物,于一头轻圈裹医用棉花似黄豆小些球状备用,采集时分泌物不宜触碰铁器。取蟾蜍一只,拇指与中指轻平捏蟾蜍颌部与头部或手握其身体露出头部均可,可用竹片或小木棍轻敲其头部,刺激蟾蜍分泌更多液物,刮擦凸起物后能看见白色液体物,又取前上备用棉球轻吸裹足,置阴凉通风处阴干备用。需防止分必物溅滴眼睛,否则会有不必要的麻烦伤害。 蟾酥∶性味属甘、辛,温,(也有资料曰性味属辛、麻,热)有毒,具有促进呼吸兴奋、抗炎止肿痛,祛痰、镇咳平喘、抗休克、抗肿瘤(痈疮.吊癀).促进造血、抗凝,可治剥脱性皮炎;有拔毒生肌、除脓止痛、以毒攻毒之效。

2 病例介绍

2017年7月初,油石乡清溪村田姓自繁自养户求医,主诉∶有一窝架子猪从断奶后11头至今30余天,断断续续已死亡过半,且似无缓之势。实地查看;该户栏舍建设于山埂上,坐东北朝西南。饲养母猪11头,自繁自养,肉猪68头,架子猪14头,其中1栏4头己病,乳猪1窝。母猪同年春季己免疫∶猪瘟苗、伪狂犬苗、猪圆环病毒苗、乙脑苗、细小病毒苗。该批病猪(现存活4头,另栏10头无病症,状态健康)出生3天己免疫伪狂犬苗、14天己免疫圆环病毒苗.出生32天已免猪瘟活疫苗。4头病猪大致症见∶精神委顿,毛焦粗乱,食欲明显减少.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腹吊皮瘦,眼流泪并粘较多分泌物,鼻盘干燥,耳静脉努张,便秘并附有少量粘附物,有的软便。呼吸略浅并快(气短感觉),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尿少,黄色,略臊味。畜主和兽医大致己用过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据症配合用去表散热药和一些中成药注射,连续用药均未见明显好转,并且陆续发病猪已死亡6头。依据症见和前面用药初步分析,本人认为此症已转实症且危症需以毒攻毒治之,也许才有疗效。再者根据症状,纵观己用药,实难求新药,遂以毒攻之也实为无法而出下策。与畜主沟通后并晓之于可能后果,畜主托全权处置(原话∶死马当活马医)。笔者便决定用蟾酥卡尾疗法治之。

具体操作:取卡尾穴,位在尾巴上,距尾根四指宽(约6cm处)后的尾侧面,1穴。用碘伏螺旋状消毒后皮下用小宽针刺一皮囊,取上备蟾酥一粒埋进囊内完毕。4头病猪赶到可晒太阳并能接触露珠半盖式栏舍,并再三嘱咐无需用他法去处理,每天可保够新鲜青菜,栏舍内放置新鲜深层黄泥土,保证新鲜饮水,第七天埋药处红肿,畜表也伴发热,尾尖端红肿并开始溃烂,鼻有湿,少吃。十二天时尾根埋药处往外基本无存,溃烂端伤口结痂,病猪会吃,并逐渐恢复。二十二天后复访,猪体况、食欲均己明显恢复且正常,可视为痊愈。

3 结语

长时未满足营养需求并应激导致体瘦毛粗,属虚症,大量持久用抗生素、抗菌素和中成药病原体实己无生存之环境,需让动物机体休养生息,此属阴阳不调,气血不通。长期未足够进食并表象热症加上妄用发汗(解热镇痛),致伤津败液更雪上加霜而脾胃不和。综上,故让病猪置于室外,达到淬取日月之精华,激发其潜在生命能力。用蟾酥拔毒生肌、抗炎造血等功能,促其动用生命之本能,而达重获新生之目的。

猜你喜欢

蟾酥蟾蜍猪病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蟾蜍是谁?
蟾蜍是谁?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远行的蟾蜍 外一篇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蟾酥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概述
把“六关” 采蟾酥
我国生猪养殖业是多灾多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