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发育指标及评价
2018-01-20刘芳然
刘芳然
生长发育指标
小儿体格生长评价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上、下部量等。
1 体重
体重(weight)是身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重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体液为主要成分。体重易于准确测量,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婴儿期,体重对判断生长发育是否良好特别重要。
1.1 出生体重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以及宫内营养状况有关。同龄儿童体重的个体差异较大,其波动范围可在±10%。正常足月男婴出生体重为(3.4±0.4)kg,女婴为(3.2±0.4)kg(我国1995年资料),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参考值相近(男3.3kg、女3.2kg)。
1.2 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后体重增长应为胎儿宫内体重生长的延续。生后1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或称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下降(3%~9%),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第7—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体重下降>10%或至第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则为病理状态,应分析其原因。如生后及时合理喂哺,可减轻或避免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发生。出生时体重受宫内因素的影响大,生后与营养、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1.3 体重的增长 随年龄的增加儿童体重的增长逐渐减慢。我国1975年、1985年、1995年调查资料显示,正常足月婴儿生后第1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5 kg,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的体重的2倍(6 kg),与后9个月的增加值几乎相等,第1年内婴儿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值约等于后9个月内体重的增加值,即12个月龄时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9 kg),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系第1个生长高峰;生后第2年体重增加2.5~3.5 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12 kg);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年增长值约2 kg。进入青春期后,体重的增长又呈现出第2个高峰,每年可增达4~5 kg。
1.4 儿童体重推算公式:
1.4.1 公式1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6×0.7(kg)+(月龄-6)×0.3(kg)。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岁)×2(kg)+8(kg)。
1.4.2 公式2 3~12个月体重(kg)=[年龄(月)+9]÷2。1~6岁体重(kg)=年龄(岁)×2+8。7~12岁体重(kg)=[年龄(岁)×7-5]÷2。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的增加,进行评价时应以个体儿童自己体重增长的变化为依据,当无条件测量体重时,为便于医务人员计算小儿用药量和液体量,可以进行估算。
2 身高(身长)
身高(height,lenght)指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多数<3岁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立位与仰卧位测量值相差1~2cm。身高是反映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不易受暂时营养失调的影响。儿童达到成人时最后的高度,与遗传、性别以及营养等环境因素有关。
2.1 出生身长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 cm。
2.2 身长(高)的增长 身高的增长规律和体重相似,婴儿期和青春期出现2个生长高峰。生后第1年内增长最快,约增加25 cm;前3个月身长增长11~12 cm,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1岁时身长约75 cm;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第2年约增长10 cm左右,2岁时身长约为85 cm;2岁后身高的增长较稳定,每年平均增长5~7 cm。
2.3 2~10岁儿童身高推算公式 身高(cm)=年龄(岁)×7(cm)+70(cm)。
2.4 指距 指距是两上肢向左右平伸时两中指尖的距离。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正常人一般比身高稍短。如果指距大于身高1~2 cm,可能有长骨异常。
3 坐高(顶-臀长)
坐高是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可受臀部软组织厚度的影响。<3岁婴幼儿取仰卧位量顶-臀长,>3岁取正坐位。坐高的增长代表脊柱和头的发育,可间接反映下肢与躯干的比例。由于下肢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坐高占身高的比例也随之下降。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6%;4岁时占身长60%;6岁以后则<60%。
有些遗传、内分泌疾病可使身体的某些部分比例失常,因此测量上部量(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和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新生儿上部量占60%,下部量占40%,身高的中点在脐上;1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下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之间;12岁左右上、下部量相等,中点恰在耻骨联合上缘。
4 头围
头围(head circumference)为自眉弓上缘经枕骨枕外隆凸最高点绕头1周的最大周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2岁以内测量最有价值。新生儿出生时头相对大,平均32~34 cm;第1年前3个月增加6 cm;4~12个月头围增加6 cm,1岁时头围平均46 cm;2岁时增加2 cm,达48 cm;到5岁时头围为50 cm左右;15岁时约53~54 cm,与成人相近。婴幼儿期连续追踪测量头围比一次测量更重要。头围大小与双亲的头围有关;较小的头围[<(X-2SD)]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
5 胸围
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是指经胸部乳头下缘和两肩胛下角水平绕体1周的围度。胸围代表胸廓与肺的发育。胸廓在婴儿期呈圆筒形,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2岁其左右径逐渐增大。在胎儿期胸廓相对脑的发育慢,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 cm,平均为32 cm;在婴儿期增长最快,1岁左右头围与胸围的增长在生长曲线上形成头、胸围的交叉,此交叉时间与儿童营养、胸廓的生长发育有关,生长较差者头、胸围交叉时间延后,大约为46cm;第2年约增加3 cm;3~12岁胸围平均每年增加1 cm,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周岁数减1;到青春期增长又加速。
6 上臂围
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代表上臂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可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上臂围1岁以内增加迅速,1~5岁间增加1~2 cm。在无条件称体重和身高的地区,可测量上臂围以筛查营养不良。1~5岁小儿臂围>13.5 cm为营养良好,12.5~13.5 cm为营养中等,<12.5 cm为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评价
1 评价方法
1.1 资料分析及表示方法
1.1.1 均值离差法 正常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多呈正态分布,常用均值离差法,以平均值(X)加减标准差(SD)来表示,如68.3%的儿童生长水平在(X±1SD)范围内;95.4%的儿童在(X±2SD)范围内;99.7%的儿童在(X±3SD)范围内。
1.1.2 百分位数法 当测量值呈偏正态分布时,百分位数法能更准确的反映所测数值的分布情况。当变量呈正态分布时,百分位数法与均值离差法两者相应数相当接近。由于样本常呈偏正态分布,两者的相应数值略有差别。
1.1.3 标准差的离差法 可进行不同质数据间比较,用偏离该年龄组标准差的程度来反映生长情况,结果表示也较精确。
1.1.4 中位数法 当样本变量为正态分布时中位数等于均数与第50百分位数。当样本变量分布不是完全正态时,选用中位数而不是算术平均数作为中间值。因此时样本中少数变量分布在一端,用算术平均数表示则对个别变量值影响大。故用中位数表示变量的平均水平较妥。
1.2 界值点的选择 通常均值离差法以均值±2倍标准差(包括总体的95%)为正常范围;百分位数法以P3~P97(包括总体的94%),为正常范围;标准差的离差值以±2以内为正常范围。
1.3 测量值的表示
1.3.1 表格 按等级将测量数值以表格形式列出,便于查询,但不够直观。
1.3.2 生长曲线 按各等级的数值绘制成曲线图。优点是较等级数值直观,不仅能较准确了解儿童的发育水平,还能对儿童某项指标进行定期纵向观察,易看出该小儿生长的趋势有无偏离现象,以便及早发现原因及采取干预措施。
1.4 评价结果表示
1.4.1 等级划分 方法简单,利用均值加减标准差或直接用百分位数进行分级,据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三等级、五等级、六等级等。三等级划分法以>(X+2SD)为上、(X±2SD)为中、<(X-2SD)为下。而六等级划分法把五等级划分法的“中”(X±1SD)再分为(X-1SD)的“中下”和(X+1SD)的“中上”。等级划分法用于横断面的测量值分析,如发育水平、体型匀称的评价。
1.4.2 测量值的计算 如用于定期纵向的测量值分析(生长速度的评价),即将两次连续测量值的差与参数中相同年龄的数值差比较;或身材匀称度的计算等。
2 体格生长评价
2.1 发育水平 将某一年龄时点所获得的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值(横断面测量)与参考人群值比较,得到该儿童在同质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即为此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生长水平,通常以等级表示其结果。生长水平包括所有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可用于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评价。
发育水平评价的优点是简单、易于掌握与应用。对群体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评价可了解该群体儿童的体格状况;对个体儿童评价仅表示该儿童已达到的水平,不能说明过去存在的问题,也不能预示该儿童的生长趋势。
2.2 生长速度 是对某一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量(纵向观察),将获得的该项指标在某一年龄阶段的增长值与参照人群值比较,得到该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的生长速度。以生长曲线表示生长速度最简单、直观,定期体检是生长速度评价的关键。生长速度的评价较发育水平更能真实了解儿童生长状况。生长速度正常的儿童生长基本正常。
2.3 匀称程度 是对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
2.3.1 体型匀称度 表示体型(形态)生长的比例关系。实际工作中常选用身高的体重表示一定身高的相应体重增长范围,间接反映身体的密度与充实度。将实际测量与参照人群值比较,结果常以等级表示。
2.3.2 身材匀称 以坐高(顶臀高)/身高(长)的比值反映下肢生长状况。按实际测量计算结果与参照人群值计算结果比较。结果以匀称、不匀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