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优势及养殖模式

2018-01-20张林全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立体化种养猪肉

张林全

(重庆市綦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401420)

生态猪简单的说就是采用放牧方式所养殖的猪,在养殖过程中主要的饲料是青草、玉米等植物,一般不会使用抗生素,猪肉产品具有有机化、绿色化和无公害化的特征。同时,生态猪养殖模式中,还能对猪的粪便进行处理,采用建设沼气池的方式,降低生猪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养殖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1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优势

对生态猪养殖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将生态猪养殖技术应用到实际养殖活动中,能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促进养殖效益的提高[1]。首先,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在引入生态猪养殖模式后,会对生猪饲喂的饲料进行调整,主要饲料以青草、谷物以及玉米等天然的食物为主,能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保障猪肉品质具有天然性的特征,有效降低有害物质残留,让群众能够吃到放心的猪肉产品。其次,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对养殖过程中污染的有效控制。通过合理组织开展生态猪养殖工作,在放牧过程中,猪的粪便会转变为土壤配料,在规模化养殖方面,也能通过构建沼气池,实现对粪便的有效利用,在降低污染的同时也能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收益。最后,生态猪养殖模式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实施生态猪养殖后,猪肉产品品质提高,其价格也会随之上升,能够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生态猪养殖的市场竞争力也会进一步强化,与当前我国发展农村农业经济的需求相适应。因此新时期应该加强对生态猪养殖技术的探索和应用,真正凸显养殖优势,维护养殖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2 生态猪养殖模式

在开展生态猪养殖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养殖效益,就要注意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对养殖模式进行选择,确保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生态猪养殖技术的效能,促进综合养殖效益的提高,为养殖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就对几种常见的生态猪养殖模式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2.1 种养及自然放牧结合的模式

种养和自然放牧相结合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为生态猪提供更加广阔的活动场所,使生态猪能够在自然界中自由的觅食,食物的自然性特征更加明显,可以通过原始性的养殖提高养殖效果[2]。同时在种养与自然放牧结合养殖模式中,生态猪的排泄物还能重新回归自然,作为肥料肥田,为种植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如此在种养结合的情况下,就能促进生态猪养殖和农业种植工作的优化开展,实现种养和谐的目标,全面提高生态猪养殖工作的综合效益。

2.2 农户+基地+公司的养殖模式

在对生态猪养殖模式进行开发和探索的过程中,农户+基地+公司的养殖模式是较为典型的代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现阶段已经在不同地区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在实际开展养殖活动的实践探索活动中,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农户实施有效的宣传教育和指导,让农户掌握生态猪养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养殖能力。而养殖原料则由公司统一的供应,避免农户在养殖过程中自主选择材料影响养殖效益和猪肉品质,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3]。同时,基地负责生态猪养殖的综合管理,并且能够适当的开展生态猪肉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工作,构建完善的养殖体系,使养殖户的综合养殖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

2.3 立体化养殖模式

在生态猪养殖体系中,立体化养殖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拓展养殖空间,将饲料作为串联不同养殖工作的主线,进而在养殖实践中实现对各项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实际构建立体化养殖模式中,主要模式有鸡-猪-鱼、鸡-猪-蛆-鸡、鸡-猪-沼气-蚯蚓-鸡等,结合各地区情况对不同模式加以选择,可以发挥出相应的优势。如重庆市某地区就可以在养殖过程中选择鸡-猪-蛆-鸡的养殖模式,构建立体化养殖体系,促进各项资源的良好利用,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养殖效益,并优化猪肉产品的品质,使养殖户在养殖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大的效益,切实推动生态猪养殖市场的稳定运行[4]。

综上所述,在组织开展生态猪养殖活动的过程中,要基于生态化和绿色化养殖理念的应用探索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构建,从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养殖环境的营造角度制定科学的养殖模式,突出生态猪养殖优势,在降低污染的同时促进猪肉品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立体化种养猪肉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曲曲通”立体化声乐教材建设实践探索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一把“条举”的“立体化治理”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