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8-01-20富丽
富 丽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鞍山 114031)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子宫出血、白带增多以及不孕、流产等,其发病群体多为育龄期妇女[1]。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子宫肌瘤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方式多采用腹腔镜切除术,但是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需要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从医性[2]。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围手术期得到广泛使用,其主要内容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护理,在提高患者从医性的同时,减轻了患者在经济方面的负担,从而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纳入研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79例纳入研究,将其采用随机方式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且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为(45.2±0.3)岁,其中行子宫切除术有19例,行肌瘤切除术有20例;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为(46.0±0.4)岁,其中行子宫切除术有16例,行肌瘤切除术有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方法以及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术前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初步了解;术中积极配合医师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需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避免出现医疗事故。
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其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当患者住院后,需要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和相关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还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与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从医性。②术中护理:积极配合医师和麻醉师做好护理工作,并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3]。③术后护理:帮助患者回到病房,对患者服药时间、服药剂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需要加强患者饮食护理,给予患者一些富含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患者伤口早日愈合。并且,需要对患者术后病情变化进行观察,若出现问题需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4]。
1.3 观察指标: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以及皮质醇等应激反应进行监测,并做好详细记录,便于医师进行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运用(±s)表示,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情况对比分析:对照组41例,平均动脉压(17.8±1.2)kPa、心率(87.5±3.5)次/分、血糖(5.6±0.3)mmol/L、皮质醇(176.3±16.5ng/L;实验组41例,平均动脉压(15.7±1.1)kPa、心率(79.2±3.2)次/分、血糖(5.3±0.3)mmol/L、皮质醇(132.3±13.5)ng/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结 论
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妇科疾病,给患者的心理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治疗此病多采用腹腔镜切除术,并在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5]。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护理方式,在患者进行腹腔镜切除术围手术期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饮食等方面进行有效护理,从而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应急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切除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从医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