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防控措施
2018-01-20陈志军
陈志军
(四川省阆中市水观中心畜牧兽医站 637400)
1 猪口蹄疫的临床特征
发生猪口蹄疫病的主要原因是猪口蹄疫病毒滋生和传播,在猪感染口蹄疫病毒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会在与其他猪只接触过程中大面积传播,且传播速度极快,对养猪行业具有较大威胁。
猪口蹄疫病毒在发病后的1~2h为潜伏期,相关资料显示,猪口蹄疫病毒的最长潜伏期可达到14h。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精神不振,体温升高,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会表现出食欲下降的状态,最后在猪蹄部产生水泡,病猪往往难以站立[1]。对于不同情况的病猪,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少部分病猪在发病之后会表现为口腔黏膜腐烂,一般是在染病后在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水泡形成之后2h左右便会出现水泡破裂现象,其间流出色泽为黄色或者透明的液体,水泡边缘红肿。发病生猪的免疫功能下降,部分生猪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导致死亡。怀孕母猪在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会出现流产或者死胎的临床表现。
因猪发生口蹄疫病初期的临床特征不明显,很难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常常扩散波及临近周边饲养户,对养猪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猪口蹄疫病毒在发病之后,将对病猪的免疫功能带来极大影响,仔猪在发病之后的死亡率较高,给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
2 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
猪口蹄疫病毒不具备季节性特征,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由于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发病之后会造成大面积的猪只健康受到威胁。相对来说,在春、冬两季气温偏低的季节猪口蹄疫病毒较为常发。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猪口蹄疫病毒的传染源有很多,病猪的分泌物、水泡液、排泄物等均可形成间接的病毒传播。除此之外,被污染的器具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有调查资料显示,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病毒甚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在风力作用下形成远距离传播,通过呼吸道进入猪只体内,造成感染。
3 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由于猪口蹄疫病毒在发病后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对养猪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为了保证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出措施,对猪口蹄疫病毒进行防治和处理。通常我们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捕杀和预防两种,视养猪场实际情况而定,口蹄疫病毒高发区域需要在养殖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而对于已经产生口蹄疫病毒的养猪场来说,为了避免造成大面积的病毒传染,往往采取捕杀病猪的方式来控制病毒传播。
3.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抵抗力
在平时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注重饲养管理,饲养者之间应尽量减少接触,杜绝发病源头,新购进的猪只要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认健康和经加强免疫后方可并群饲养[2]。制定科学防疫制度,加强免疫措施,定期对猪群生存环境进行打扫、消毒,预防猪口蹄疫疾病。
3.2 制定科学饲养制度
疫苗接种是最有效最便捷的防控措施,猪口蹄疫在我国是强制免疫的疫病。要求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必须大于70%。由于猪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较多,且无交叉免疫,所以,防控难度较大。当发现疑似猪口蹄疫疫病时应立即隔离、消毒。
3.3 控制猪口蹄疫疫情
当发现疑似猪口蹄疫时,应主动积极报告给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由该部门对猪群进行诊断定性。如果猪群确实发生猪口蹄疫,要配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4 做好猪口蹄疫的免疫工作
为了降低猪口蹄疫病毒的发病几率,养殖户要对每个批次的生猪进行疫苗初免,对于养殖密度较大的养猪场来说,尤其需要注意猪口蹄疫的免疫工作,同时确保生猪生长环境整洁,做到定期消毒,避免病菌滋生。
4 结论
猪口蹄疫病毒的传播速度快,仔猪致死率较高,给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极大影响。为避免猪口蹄疫病毒对养猪行业带来大的威胁,我们需要对猪口蹄疫病毒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做出相对完善的防控措施,保证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