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院前急救在车祸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作用
2018-01-20卞丽
卞 丽
(辽宁省锦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医务科,辽宁 锦州 12100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开始不断增加,车祸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造成极高的残疾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研究表明[1-2],对车祸多发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减小病死率。本文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这一阶段我急救中心收治的100例车祸多发伤患者为例,旨在探讨院前急救在车祸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这一阶段我急救中心收治的100例车祸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8~80岁,平均年龄为(47.98±10.26)岁;32例四肢骨折,28例腹部损伤,23例颅脑损伤,17例脊椎外伤。
1.2 方法:①接听急救电话后相关医护人员迅速集合,即刻出诊至车祸地点,出发时间为接听电话2 min以内。②到达车祸现场的时间为15 min以内;到达现场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地带,设置警戒线,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呼吸、脉搏、血压、皮肤温度等情况评定患者的伤情程度,主要包括:垂危、危重、较重和一般4项。③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即刻行心脏复苏,同时给予持续吸氧;若患者出现四肢开放性骨折,则给予复位固定;若患者出现颅脑损伤,应协助患者进行侧卧位,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和呼吸道;若患者出现颅脑损伤脑疝形成,需留置静脉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250 mL的甘露醇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保持患者血压正常,减小脑组织损伤;若患者出现开放性气胸,应及时实施气胸封闭,认真处理好出血口;若患者出现休克,需建立静脉通路,并注射平衡盐溶液。在实施紧急救治的同时需开放输液通道,将止血剂、液体等输入。④多发伤患者若出现昏迷会出现舌根后坠、频繁呕吐的现象,极易误吸异物,且患者的颌面部若遭受严重创伤亦会造成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现象,护理人员需及时采用吸引器将患者口腔内的误吸物和分泌物吸出。若未携带吸引器,应用手指清理口腔异物,并挤压颈部气管,同时将患者的头部偏于一侧,使患者可以将异物咳出,若有必要则给予气管插管处理。⑤将患者搬入救护车时需做到动作轻缓,同时固定好患者的头部、四肢等部位,如:将患者头部往车头方向摆放,并将软垫置于头下方;若患者发生休克的现象,则将患者头部往车尾方向摆放。⑥保持平稳行车,有效避免急刹车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并给予心理安慰。⑦生命体征可以反映患者实时的机体状态,对于患者的生存情况具有直接的影响。入院途中需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等各项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和气管插管等。
1.3 观察指标:观察这100例车祸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和抢救成功率。
2 结 果
在所有患者中,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占比2%(2/100);经过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从救治医院好转出院的患者占比98%(98/100)。
3 讨 论
车祸多发伤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抢救风险极高。相关报道表明,车祸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我国死亡总人数的25%,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增大病死率至70%[3]。急救工作是否具有准确性或时效性对车祸多发伤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病死率占比2%,抢救成功率占比98%。王超等学者[4]通过将进行常规急救的60例车祸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62例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为观察组,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表明院前急救在抢救车祸多发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抢救效果。分析其原因:院前急救是抢救车祸多发伤患者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面对需要救治的患者时反应迅速,全面评估患者的伤情,并对致命性损伤进行优先处理。对车祸多发伤患者受伤30 min内行急救处理,可提升患者20%-25%的生存率。因此,在有效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抢救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有效保障抢救质量,也可以迅速评估患者伤情。主要体现为:首先,迅速集合赶往车祸地点,实时检查患者的伤势并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性地进行救治,有利于减小病死率[5]。其次,轻缓搬动患者进入救护车,做到动作协调、轻稳;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使患者的身体得以保持平衡,有利于保障患者的安全舒适。同时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最后,采用亲切、和蔼的语气安慰患者,以此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有利于增加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由于受到样本量、时间等因素限制,本研究对院前急救在车祸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作用研究还尚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将其应用于车祸多发伤患者中有利于减小患者的病死率,增加抢救成功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具有临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