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8-01-20李杏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5期
关键词:义齿牙周病龋齿

李杏蕊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各器官功能会逐渐衰弱, 口腔问题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 许多老年人出现了牙齿松动、缺失以及咀嚼问题[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 许多老年人由于口腔问题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口腔修复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2]。由于老年人存在肌肉反应迟钝、牙槽骨吸收能力差以及常合并骨质疏松等问题, 且多数老年人同时存在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影响了口腔修复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特点展开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口腔修复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65例, 女35例;年龄52~75岁, 平均年龄(61.5±6.5)岁;主要口腔问题为牙齿松动、牙髓病、牙周病、龋齿、牙齿缺损、牙齿颌面磨损等;其中30例患者同时有2种及以上口腔问题。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治疗与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口腔问题出现的原因, 相应的修复措施和具体操作, 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让患者了解口腔修复的大概流程与意义, 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让患者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给予针对性指导。②生活指导:叮嘱患者观察口腔黏膜变化, 注意口腔卫生, 早晚用软毛牙刷漱口, 饭后用清水漱口。对于口腔溃疡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入维生素C来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健康饮食, 少盐少油, 多食新鲜蔬果。鼓励患者多饮水。③治疗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检查, 包括牙周状况、咀嚼功能、牙槽骨萎缩情况等方面, 同时明确患者的口腔问题, 通过患者过往病史以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计划。在修复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拔除残根以及完全松动的牙齿, 对可保留的牙齿进行修复。牙周病患者可以采用根管治疗。龋齿、牙髓病则进行相应治疗之后, 进行洗牙、补牙等措施, 确保牙齿的健康。然后进行牙体预备, 制作印膜和石膏。正式带牙之后需要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患者的修复结果。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69例(69.0%)行活动义齿修复, 其中全口义齿29例、上半口义齿18例、下半口义齿22例, 共计活动义齿缺失牙齿442颗, 人均缺失6.4颗义齿;其余31例(31.0%)均行固定义齿修复。100例患者修复后, 17例患者主诉有塞牙或缺牙导致的食物嵌塞, 26例患者主诉无咬合接触关系, 57例患者主诉上下牙间有咬合关系可按照原咬合关系修复。

3 讨论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 各器官功能不断减退, 牙龈与黏膜萎缩, 而牙齿由于使用时间长而出现磨损的问题, 牙齿缺损导致口腔出现残冠、咬合无力等症状, 影响老年人的咀嚼功能, 缺损严重时会出现咬舌、咬腮等问题[3]。牙周病、龋齿、牙髓病都可导致牙齿缺损, 从而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口腔中菌群增长是造成牙周病的重要原因, 牙菌斑的形成会影响牙齿的健康, 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再加上其他慢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疾病的出现, 导致老年患者的抵抗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因此, 老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及时治疗口腔疾病。口腔修复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老年患者的口腔功能正常, 拔除残冠残根, 制作义齿,从而确保患者的咀嚼功能[4]。

活动义齿是目前多数老年人义齿制作的主要类型, 本次研究观察中, 100例患者中有69例(69.0%)行活动义齿修复,共计活动义齿缺失牙齿442颗, 人均缺失6.4颗义齿;其余31例(31.0%)均行固定义齿修复, 证实了这一结论。活动义齿修复的方法有很多, 包括可摘式义齿、半口或全口义齿、夹板、防嵌器、颞下颌关节矫正等。口腔修复的任务在于重建咬合关系, 避免食物嵌顿以及颞下颌关节病的出现, 改善颌曲线。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 需要做好全面、科学的检查工作, 并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计划, 例如有些患者缺失牙齿过多, 牙间隙较大, 可以考虑应用可摘式义齿[5]。这种义齿容易修复, 便于逐步适应义齿, 但是佩戴起来可能出现不适感。固定义齿的体积小、佩戴方便、舒适性高、无异物感, 但是仅适用于缺损牙齿数量少、牙缝间隙小、健康牙齿数量多的患者。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过程中,还需要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以及口腔卫生知识教育, 从而提高患者的口腔卫生意识, 使其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6-9]。

口腔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而多数老年人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咀嚼、语言功能, 为老年群体提供有效的口腔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的老年人, 首先需要去除咬合创伤与软组织损伤, 并且在合适的范围内恢复咬合垂直距离, 咬合垂直距离属于生理范围, 功能恢复的需求远高于解剖结构恢复方面的需求。对于牙合曲线不良的患者, 在修复之前需要进行咬合调磨处理, 通过义齿的修复来缓解咬合创伤, 从而恢复正中咬合结构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对称性[10-12]。而这一环节正是恢复正常咀嚼功能、确保咀嚼效率的重要环节, 因此需要重视对患者咬合关系的纠正, 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叮嘱患者改善不良的咀嚼习惯。由于多数老年人的感官功能下降, 对于口腔问题的感知与表述均存在不准确或是模糊的问题, 因此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食物嵌顿的问题,做好食物嵌顿的预防设计。对于活动义齿或牙列缺损患者,需要通过X线检查进行活动义齿以及牙列缺损的修复。根据缺损部位进行相应的修复, 是否保留残根残冠以及义齿安装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对于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则需要进行保守治疗。为了确保临床修复的效果, 需要加强健康宣教, 叮嘱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勤漱口, 从而减少牙菌斑和龋齿的出现[13,14]。医生可以发放口腔疾病相关知识手册, 给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疾病认知水平的患者进行宣教。根据《口腔健康教育手册》中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为患者讲解牙髓病、牙周病、龋齿、口腔溃疡、食物嵌顿等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症状、临床治疗的重要性、用药方法和时间, 并对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 可以分段展开健康教育, 直至患者掌握手册相关内容。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对疾病以及临床治疗的认知情况。促使患者能够合理用药, 并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遵医嘱用药的作用以及乱服药物可能引起的危害。患者若需要服用其他药物, 需要与医师进行沟通, 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服用其他药物。需要定期进行口腔的清洁, 避免口腔菌群增生。

综上所述, 活动义齿修复在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中所占比重大, 在修复之前需要做好全面的检查工作,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修复方案, 确保患者的口腔功能正常。

猜你喜欢

义齿牙周病龋齿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牙齿移动对静止期牙周病动物模型牙槽骨的影响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拔牙后多久能镶牙
预防龋齿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