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距离大学生微信红包体验调查分析

2018-01-19向璐

南方企业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大学生

向璐

摘 要: 微信红包起源于移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有着中国传统的红包文化含义。这是一个传统新产品和新现象将文化与互联网相融合。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微信红包及大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微信红包的特点具有社会和金融性质,用户之间的交易额度较小,但使用频率和用户依赖性相对比较高。在这个阶段,微信红包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微信红包应该提高功能更新的速度,整合内部和外部的有效资源,拓展沟通渠道,延长生命周期。

关键词:大学生;微信红包;体验状况;调查分析

微信红包营销过程中,抢红包活动可以充分调动用户参与的热情,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商业品牌内容,和商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连接,网络抓取一个红包,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的营销领域,吸引消费者,以年轻消费者居多。

红包起源与发展

1.1红包的起源

红包作为一种传统习俗,红包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压“祟”钱是红包最早的表现形式。中华民国,“压岁钱”的方法一直流传着到现在。为·年轻一代的祝福等来讨个吉利,图个美好的寓意。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互联网体系下的红包支付方式,如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

1.2微信红包的研究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移动支付市场正在迅速发展,移动支付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热,微信红包处于激烈竞争之中。在全球范围内,移动支付是一个高速度增长的市场;对于中国来说,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重视的一个新领域。

目前,作为微信兴起地,国内就微信红包研究较多的是其发展模式、营销思维、法制问题、传播视角等,从宏观角度解读新媒体--微信。而国外就微信红包的研究较少,从微信红包的本质--货币出发研究其在群体中的作用。

1.3微信红包类别功能

微信红包于2014年1月推出,它以移动终端为基础,以红包的形式发送红包,抢红包的用户之间相互传播联系,2015年春节期间,由于与春节联欢晚会的合作,引发了“抢红包”嘉年华。目前的微信红包则主要包括“普通红包”和“拼手气红包”两种方式,可以是“普通红包”一对一支付,也可在分配和总额中设置总人数;它适用于微信群聊天,设置总金额和红包数量,以及微信组成员抓取的红包量大小不一,由系统随机设置。

1.4微信红包的传播特点

1.4.1简捷性

微信红包操作简单易学,用户自行输入红包金额、数量,确定支付密码发出红包即可。接收者直接点击红包即可领取。与此同时,使用微信红包省时省纸质红包,也紧跟时代。

1.4.2娱乐性

微信红包升级后,微信从简单的红包形式转变为抓红包的营销形式,这是对用户心理的有效控制。其中微信红包的微信红包中的拼手气红包是用户的宠儿,这一新模式激发了用户的期待和兴奋感。并且人们慢慢形成了红包接龙的游戏,获取游戏的愉悦感。

1.4.3社交性

微信社交平台是微信红包发展的基础,其社会属性也存在。微信红包以社交平台为基础,联系着熟悉的和陌生的人,在发红包的过程中,人们处于愉悦的氛围里,更容易交流与互动。微信红包不仅实现了资金的流动,也使人们更接近互联网,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

1.4.4利益性

微信绑定银行卡之后,用户之间的节假日红包出现利益倾向,红包也通常是互相传递的,带有尊重、尊敬等。同时微信绑定银行卡营销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微信红包大学生用户体验调查分析

2.1调查问卷对象的选取以及设计

本问卷主要面向上海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调查问卷发放时间为2017年8月至9月,本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进行,共收回121份问卷,有效问卷为 12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本次调查问卷是在文献基础上,针对微信红包的使用与社交关系的影响得来。问卷主要为了解学生信息和微信红包使用情况,了解大学生使用微信红包的感受与态度。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问卷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男性样本的比例47.11%,女性问卷样本的比例52.89%,女性用户的抽样率高于男性,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样本为主的普通二本生占47.93%,从生活费水平上来看,1500-2500元最多,合计约65.29%。

2.2.2地域分布分析

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生源地比较分散,按照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及以下分类。由于调查地点为上海高校,参与问卷人员也比较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占43.80%,二线城市占41.32%。

2.2.3媒介使用情况分析

(1)开始使用时间

调查对象使用微信红包一年半与两年以上的比较多,分别为33.06%与 38.02%。这表明调查对象对微信红包的用户粘性较高,也间接表明微信红包的用户体验较好。

(2)使用微信红包频率

调查对象“经常使用”微信红包占比高达70.25%。這表明调查对象对微信红包的用户粘性较高,对微信红包的依赖性开始增强。而对于出现的群内只发红包不发言的现象,大学生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会用微信红包聊天。

(3)发、收红包的目的

用户发红包的目的主要有:第一,买卖交易;第二,工作答复;第三,问候朋友;第四,休闲娱乐。这三类目的分别占比81.82%、80.17% 、71.90%和67.77%。这主要表明,微信红包的功能是支付功能;微信红包基于微信平台具有很强的交流性。微信红包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在朋友之间聊天活跃群气氛。微信红包也有“红包”的含义,它将传统红包的概念与新媒体结合在一起,让它通过红包文化在互联网上进一步传播和普及。

以上仅仅是较笼统的范畴,大学生发微信红包的目的不局限这些。引人注意的是,26.45%的大学生发微信红包是为了争夺话语权,其中还存在为了发通知而利用微信红包来吸引大家注意力的现象。

(4)其他使用過的互联网红包

支付宝和微信红包与微信红包的重叠程度更高,62.81%的人在使用支付宝红包时使用微信红包。其次,手机QQ红包和天猫红包分别为35.54%和28.10%。我们可以发现,自从互联网出现以来,互联网红包一直在迅速发展,而大型移动支付平台也紧随其后,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对于众多大学生而言,支付宝的功能突出表现为支付,而微信的主要作用则不仅仅有支付功能,还有社交功能。

2.3基于微信红包特性的用户体验分析

2.3.1微信红包的优势

与其他互联网红包相比,微信红包的突出优势是互动和参与,72.73%。其次,微信红包玩家拥有更完整的社交圈子及群组,使用方便快捷,比例分别为48.76%和46.28%。这也证实了微信红包最强大的基础是它庞大的社会流量,依赖于社会群体,微信红包可以更好地传播和保持用户依赖性。

2.3.2微信需要改进之处

微信红包也有自己的需要改进——资本安全,占61.98%。此外,丰富红包内容,开通QQ红包和微信红包,增加微信红包入口,分别占39.67%、31.40%和29.75%。提高基金的安全性是观众最关心的问题。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有必要提高用户体验的兴趣和便捷性,维护用户的粘性。

2.4信任度分析

通过问卷中“您是否愿意向熟人和陌生人所发起的社会救助伸出援手”的回答发现,超过四成的大学生(86.78%)愿意向熟人的救助伸出援手,还有12.04%的学生感到勉强;而对于陌生人的意愿程度低很多。由此可,大学生倾向于向熟悉的人提供帮助,而其主要原因就是熟悉,信任度高。

结语

受样本容量的限制,本次研究调查对象以女性、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为主。女性相比男性发微信红包频率高,而男性发微信红包金额更大。

3.1传播方面

⑴微信红包用户大部分群体是在2015年春节前后知晓并使用微信红包,少部分是在2015年之后,极少部分群体是在2014年就开始使用;

⑵人际传播在微信红包的使用推广上占据主要位置,春晚这一媒介事件也功不可没。

3.2微信红包具体使用情况

⑴微信红包的使用频率和用户依赖性较高;用户使用微信红包最主要的目的是互动娱乐,其次是朋友间的转账,这显示出微信红包“社交+金融”的属性;

用户使用微信红包进行资金交易时比较谨慎,超过 70%的用户收、发微信红包的金额在 200 元以下,20%左右的用户收发微信红包的金额在500以上;为投票、求赞等等需要较多的人数参与时,人们一般发总金额较少的红包;

微信红包并不具有排他性,当绝大多数人使用微信红包时,也同时使用着支付宝红包、QQ红包等;

微信红包互动性强、操作便捷,并在使用惯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增强资金安全性和及时更新新功能、新玩法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微信红包的金额大小和对象微信人群有直接关系:亲密度越高,用户所发出的微信红包金额越大,当然金额大小也受微信群规模大小的影响。除此群红包以外的私人红包往来,金额数也与亲密度有关系,但是也有较多的客观转账交易,金额无法确定范围。对于通过微信平台帮忙发出社会救助信息,大部分人会愿意帮助,但是也都会考虑到信息的可靠度。针对于熟人与陌生人,采取的方式也有区别。熟人的信任度高,信息接收者用户更愿意相信并伸出援手。

3.3加大网络红包的管理力度

(1)从事网上红包支付活动的组织,必须取得非金融联系业务的许可,否则,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不能从事与经营者资格有关的网上支付服务。

(2)规范网上红包的运行机制,确定网上红包的风险,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向公众开放,接受公众监督

3.4对大学生的建议

(1)正确看待微信红包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后果,合理对待微信红包,提高人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服务意识。

(2)综合考虑自身的年龄、收入消费水平、家庭承担力度等,不盲目跟风发大红包。作为一种群体性行为,理性解决从众问题,不仅仅是把微信红包视为话语权的争夺之战。

(3)作为缺乏经验的主要微信红包用户大学生,应明辨网络信息的真实度,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与财产安全,避免对自身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璇.传播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交网络(SNS)用户心理体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

[2]谢新洲,安静. 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 中国传媒科技,2013,(11):21-23.

[3]孙睿.浅析微信红包的特征及其传播效果[J].新闻传播,2016,(03):22-23.

[4]侯周楚.微信红包青年用户体验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

[5]黄湘.红包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UTAUT理论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16.

[6]陈雄鹰,黄婉庆.网络红包泛滥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ECONOMIC & TRADE LIPDATE,2016.30.(28):79-82

[7]梁文睿.微信群互动对普通和特殊信任水平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