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培育的途径分析
2018-01-19黄晶
黄晶
摘 要:本文分析了员工职业素质应包括的内容,以及员工职业素质培育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企业员工职业素质培育的五个方面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员工职业素质;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广大劳动群众要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等诸方面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学习与锻炼的综合结果。职业素质应包括从业者稳定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心理的品质与特征,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职业意识、能力和知识、技能的综合,是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集中反映出来的职业能力、态度、精神状态、品格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等综合品质。
员工职业素质培育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现代化强国离不开世界一流的企业,而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一流的劳动者大军。为此,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路径,即通过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职业素质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潜移默化的过程,贯穿于企业员工全职业周期,需要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从根本的制度和文化入手,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育方式,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成功的企业,大多数对员工的培育十分重视。例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了人才强企战略,加大对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青年人才储备和培育。完善各级各类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激发人才队伍内生动力;华为实施的人才盘点把人才盘点上升到了战略高度,通过人才盘点传递企业核心价值观、匹配公司业务战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企业员工效率、建设健康氛围,从而梳理员工的发展体系,为员工发展的提升提供通道。
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培育的途径
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培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构建终身培育体系
构建终身培育体系,建设学习型企业,是全面提升企业员工职业素质的根本保证。其以职业素质培育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指导,着眼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相统一,倡导全员素质化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注重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队学习,坚持组织培育与个人学习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面向全体在岗人员构建终身培育体系,深化学习型企业和组织建设,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使员工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不断增强员工提升自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健全职业培养机制
一是创新职业培养模式。创新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教、学、做同职业素质相融合的职业培养模式,加快培育大批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的人才和劳动者。二是继承和发扬“师徒制”教育。采取“心传身授”的教学方式,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使学徒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精工细作的职业精神。三是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统筹优质资源,加强多方位合作,健全技能等级认证制度,完善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职业资格水准和职业荣誉感。
立体化培育课程建设
建立立体化培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员工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专门设置相应的职业素质课程,强化职业精神和品格,提升职业技能、规范职业行为,坚持通过课堂教学、文化熏陶、实操训练和职业指导等多种培育途径,构建以职业素质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内容,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培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员工职业素质。
搭建全方位培育平台
搭建全方位的培育平台,是培育员工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是搭建双向培育平台,培训院校与用人单位深度融合,共同参与员工培育,构建培育——实践——再培育的育人模式,制定可持续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训院校与用人单位全过程、全方位的合作。二是搭建網络培育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媒介,开发、整合优质网络资源,通过微视频、微应用等载体,开展数字化、信息化、碎片化培育工作,解决工学矛盾。三是搭建技术技能展示平台,以职业技术技能竞赛、比武、考试等活动为载体,为员工展示职业素质提供良好的机会和交流平台,有效促进员工职业素质的提升。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培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基本保障。应坚持客观性、可行性和综合性的原则,运用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覆盖职业素质的内涵和表现,客观测定和评估员工职业素质的绝对水平和相对位置,监控职业素质培育的推进过程,科学评价职业素质培育的成效,能有效促进并指导员工职业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国网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6-4-26.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