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君子风范
2018-01-19夫子
夫子
千百年来,对自然无比恐惧和敬畏的先民们对能适应艰苦环境的“松、竹、梅”产生了极强的崇拜心理,将三者并称为"岁寒三友"。对其品质亦十分推崇的墨客文人们也常常赋予“松、竹、梅”人的品格和感情。 “岁寒三友”所代表的气节,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象征。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独树一帜,占尽风头,被人们反复咏叹、吟诵。孔子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坚韧挺拔的松来比喻苦难中不忘初心的君子;在《诗经》里亦有描写绿竹的诗句传世,“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以端正挺拔的绿竹来比喻德行高尚的君子……
坚韧不屈的青松
青松不畏严寒,不惧霜雪,无论是在寒冷的东北,还是在贫瘠的悬崖峭壁,依旧迎风挺立,坚韧不拔。
赠从弟(其二)
〔魏晋〕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坚韧不屈的山上松在瑟瑟狂风中卓然挺立;风声有多么的强劲,青松就有多少的力量;即使在备受严霜、寒冰摧残的冬季,青松依旧傲然挺立,顶得住严霜,受得了寒冰;难道真的是因为青松有不惧狂风、严寒的特性?其实是因为青松有着坚持自我的本性。
这是魏晋诗人刘桢赠送给他堂弟的一首勉励诗,此诗文字平实、内容质朴。作者刘桢遭逢乱世,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萎靡不振,反而以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直面乱世,用坚韧不屈的青松来勉励他堂弟,其实也是在勉励自己,做一个品性高洁、坚持本性、不忘初心的人。
枝干遒劲的绿竹
独立刚正的绿竹主要生长在南国,一年四季总是绿影婆娑,秋不畏凋零,冬不畏变色,高风亮节,虚怀若谷。
竹 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那绿竹紧紧地咬着青山丝毫不松懈,原来它早已扎根在那岩石的缝隙中;即使经历了风霜雨雪、寒冬酷暑的洗礼,它依旧挺拔如初,任凭东西南北风吹来也不动摇。
这是清代诗人郑板桥题在自己《竹石图》上的一首题画诗,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此诗的第一句用一个“咬”字,将“绿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生动地写出了“绿竹”的品格,更表现出了“绿竹”的无畏和不屈,不惧艰难困苦与环境作斗争。后三句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竹子面对恶劣环境的坚韧与勇气。这首诗中,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賦予立根破岩中的“绿竹”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惊人的意志力,这时的“绿竹”已经不是普通的平常可见的“绿竹”,而是作者的代言人,作者通过绿竹含蓄地表达了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
傲霜斗雪的腊梅
在众芳凋谢时,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不与百花争艳,只待梅香扑鼻。
山园小梅(其一)
〔北宋〕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寒冬腊月,众芳凋谢,独有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成为山间小园里最亮丽的风景。苍劲的枝干在水中浮现出稀疏的倒影,清亮的月光下,阵阵梅香扑鼻而来;寒冬的鸟儿也来偷偷看梅花盛开的美景,夏日里的蝴蝶要是知道梅花如此美丽,可能要魂消魄散。幸好我还能低声吟诗来与梅花亲近,不需要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酒杯来欣赏梅花了。
这首诗是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的林逋所作。林逋幼时刻苦好学,精通经史,然其性格孤高自好,作诗“既就稿,随辄去(弃)之”,从不留存。其诗多自抒胸臆,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苏轼、陆游、黄庭坚等人对林逋均有极高的评价。作者隐居山中 ,过着一种无拘无束,自在散漫的生活,这些反映在他的诗作中,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淡泊清雅的情怀。而不与百花争艳,只待香气扑鼻的梅花就成了作者所向往与追求的,也是作者风骨的真实写照。此诗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功地描摹出了“梅花”的姿态和神韵,被誉为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