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对策

2018-01-19黄昊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素质教育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是现阶段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数学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如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成为当下教师的难题,本文主要针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讨论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明确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问题,做出具体策略和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实践;有效对策

关于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提高教学实践效率的问题,是长久以来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初中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承上启下阶段,若学生可以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就可以为他们的高中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作为所有科目中重要的学科,也是备受学生家长关注的学科,教师在授课中如何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能让学生充分消化知识,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培养,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学值得深入探索的。以下几点是关于初中数学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提高教学实践的研究策略。

一、 注重素质教育理念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素质教育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很多学校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十分重要。将素质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中,是一种即有效提高数学教学实践。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在经过素质教育改革后,教学内容会有新的创新发展。传统教学课堂上干枯的讲解流程再加入素质理念后,会使学生改变对数学学习的看法,关于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数学课堂上融入素质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中国式教育优势和特色,比如我们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背诵某些口诀,外国人使用其他国家的语言是不能流利背诵的。二是将数学本身具备的有趣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概率问题”,教师要将概率知识在生活中很常见的思想传递给学生。素质教育引导下暂且抛开数学的背景下,让学生了解到概率其实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三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多更好的习惯,如及时预习复习等,不论在哪个学科中运用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来说都是有用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他们成长有很大帮助。

二、 提高学生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面对学生首先要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处在活泼好动阶段,只有把握其性格及学习特点,才能提升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显著提升。比如将传统数学课堂中先讲解知识点再讲解例题的授课模式改为利用现实中具体例子将例题情景化再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中觉得数学离生活很近,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这里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几何图形的相似证明为例,首先教师要树立学生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几何图形的思想,如我们居住的房子、桌子、柜子等。为证明这些几何图形是否相似,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在建筑工程中,几何图形是否相似的问题无处不在,房间面积的大小,房梁横截面的宽度都与此相关。当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时,会使他们会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效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数学本身是一门需要学生思维活跃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中注意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缜密的思维体系,同时对学生提高数学及其他科目成绩都有帮助。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增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举例讲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想法,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授课中潜移默化的吸收数学知识为自己带来的乐趣,成长中培养更快更好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养成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对于课上听不懂的问题要自己想一想,经过自己思考之后再要求老师讲解,教师在与学生讲解数学题时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增强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沟通能力也能使学生思维方式加强。

当学生学习數学的能力被有效提高时,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掌握知识能力不同,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

四、 教师与学生都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反思

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的课前准备主要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的讲解方式,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中的吸收程度,在课前将讲解分成不同的方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吸收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对第二天课堂上讲解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掌握不同方面的知识点,以便在课堂上学生提问各种问题时都能给予准确的解答。教师在课前准备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的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于课上所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吸收老师所传授的内容。

除了课前预习,课后的复习与反思也是保障数学教学实践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程度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通过教学实践在以后的课堂讲解中寻找更多有效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将当天学习的知识记得更加牢靠,比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每章节的数学内容都是相关联的,学生只有对上一节内容有充分的理解,才能进行下一环节内容的讲解,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对所学内容有充分的预习和反思,才能增加课堂数学讲解效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五、 总结

从以上几点论述中我们知道,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式是需要初中老师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的。教育方式要根据时代变革不断创新发展,教师在创建教学模式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当下教育背景创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从实践教学中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国数学教育在长期探索中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史月红.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对策[J/OL].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2]张正梅.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建议[J].新课程(中学),2017,(05):52.

[3]肖纪平.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50-151.

作者简介:

黄昊,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读解问题剖析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