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8-01-19周厚奎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50期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互动式教学任务驱动

【摘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学任务划分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我校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为今后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借鉴。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 任务驱动 互动式教学

【基金项目】本项目获得浙江农林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编号KG16032)的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199-01

一、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频电子线路》是高校电子信息、通信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公式推导多,电路分析要求高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通反映课程比较难懂难学,不容易掌握好。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往往是被动的获取知识,这要求学生课前能提前预习课程内容,上课时精神要高度集中,能跟上教师讲解的思路。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不仅课前不能很好的预习课程内容,上课时部分学生会开小差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等现象屡禁不止。目前《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其次,目前教学所采取的“满堂灌”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经存在越来越多的弊端,教学效果欠佳,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低。这两点原因中,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是目前《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这一困扰课程教与学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并积极将该方案付诸实施。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所谓的“任务驱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学任务可以是一些内容相对完整的知识点的集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单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是顺利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提,这样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以后,便于组织学生展开自学及研讨性教学,增加互动环节等。要想顺利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还需要有效控制教学班级的人数,实施小班化教学成为一个必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学单位一般是2-3个班级,以一个班级30人左右计算,一个教学单位往往在60-90人,这么多的学生不利于分组讨论及研讨互动的展开。采用小班化教学是保证任务驱动教学方案落地的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式,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在新时代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合现在的课堂和学生。一方面,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师给,学生收”的被动式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或者看手机等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信息更新的速度也前所未有的快,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进行部分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了可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第四个特点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互动多。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往往是被动式的,其效果不是很理想。任务驱动式教学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式的探究学习的过程,这种情况下的教学互动效果往往更好。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设计和实施

根据上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本文可以设计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如下图1所示。

在目前课程教学时数非常有限,教学任务很重的情况下,可以仅为每一章选出部分重点内容来设计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本文以《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第二章中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分析一节为例来具体讲解任务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分析是分析高频放大器的一个重点,也是第二章的难点之一。这一节可以按照内容划分为六个子任务:1)高频功放的动态特性方程和曲线;2)高频功放的三种工作状态;3)高频功放的负载特性;4)高频功放的调制特性;5)高频功放的放大特性;6)高频功放的调谐特性。在这六个子任务中,第一个任务高频功放的动态特性方程和曲线是其它任务学习的基础,并且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论分析多、比较抽象难懂,故任务一由教师进行讲授,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对其它五个子任务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将30个人左右的单个教学班划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左右,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探讨式学习。由每组的组长抽签从五个子任务中选取一个进行学习。每个小组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探讨式学习,组内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在给定的时间内,一般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分配时间,在这个例子中每个任务均给15分钟左右的组内探讨学习时间。随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到讲台上向班级所有学生对该组学习的内容进行汇报讲解。讲解完毕后,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互动,通过这个环节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的理解。学生讲解和互动提问时间限定为每组5分钟时间左右。最后是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分析,指出优点和下次需要改进之处,这个过程大约5分钟左右。整個过程结束时,由每个小组和教师分别对每个任务的讲解、互动等情况进行打分评比,这个分数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整个任务驱动式教学具体实施时间控制在一节课45分钟左右,这个时间刚好是这部分内容完全由教师讲解所需的时间,这样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并没有额外增加教学时间。本文提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经过在我校电子信息工程141班试行一个学期,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参与的学生大多反映,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增强了表达和组织能力。

四、总结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分解,以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模式组织教学。该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普遍欢迎。但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需要教师能够更好的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对教学流程进行控制,以保证该模式的顺利实施。同时,该模式也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更好的给予配合。

参考文献:

[1]周莹莲.“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7).

[2]齐萌,吕治国.探究式教学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34).

作者简介:

周厚奎(1979-),男,湖北随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频电子线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频电子线路互动式教学任务驱动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