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8-01-19徐青青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资源开发思想品德

徐青青

【摘 要】 传统教学中的课程资源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资源缺乏合理利用的弊端得以显现,针对于此,本文从统筹配置、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增强意识、汲取知识等方面阐述初中思想品德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社会资源;开发;利用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以及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品德资源具有多样性,有媒体的,也有信息化的;有自然界的,也有社会的。教师利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独特性开发出独特的课程资源,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一、思想品德教育社会资源的类型

1.地域文化资源。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教师要利用这较为便捷的社会资源,吸纳各地的文化精髓,强化品德教育的功能。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以及名胜古迹、历史事件及民俗中蕴含的文化资源,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图片展览,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认同。

2.家庭资源。家庭教育具有亲和性、情感性,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发挥家庭道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使之成为学校思品教学的重要内容。

3.社区资源。教师要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参观学习,了解学校周边社区所存在的主流文化资源,利用社会社区的党组织和社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社区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当前初中思品课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开发的动力不足。当前教师缺乏资源观,没有利用资源的自觉性,教师愿意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按书施教”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压力下,教师单枪匹马的研究模式降低了研究的动力,使新课改提出以社会资源丰富课堂的理念大打折扣,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使资源成为摆设。

2.開发与利用社会资源的形式单一。在思品教学中,师生应形成一个统一体,共同寻求社会资源,并尝试运用社会资源解决现实问题。但当前很多学校对资源的利用不均衡,有的老师能充分加以利用,而有的教师却视而不见,或只见物力资源,却少见人力资源。因为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使大量有用的社会资源被埋没,造成社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当前思想社会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过于倚重文本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自然、文化等大量文字性资源的开发。学生会将辅导资源视为主要的课程资源,造成资源的枯燥、单一。其实,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俗文化这些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局恨性。资源开发的方式僵化,一些教师的传统思维作祟,习惯于以固定的方式“套”用一项新的资源,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也制约了教师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

3.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的体制不完善。长期以来,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对社会资源的开发造成不利影响。教师开发社会资源由于缺乏社会力量支持,学生也难以走出校门去参与资源的开发。在社会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缺乏卓有成效的评价机制,对教师做出的成绩未能得到应有的评价。

三、初中思品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路径

1.统筹配置。教师要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合理对待学习与生活。一是用“活”已有资源。教师要围绕教学任务,尽量将校内与校外、文字与图像等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社会中实践,获得感悟、体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建设美好祖国》第二框教学中,我向学生呈现G20峰会、港珍澳跨海大桥、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里约奥运会的图片,让学生从这些图片中感受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对“这些成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产生思考。二是挖掘可用的资源。教师要积极利用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品教育,强化品德教育功能,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如利用顾正红纪念馆、八滩民俗文化馆、滨海和平公园、烈士陵园等资源,让学生聆听革命先烈们的奋斗历程以及英雄事迹,丰富思品课程资源,使思品教学更有说服力,提升思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延伸,将资源与教学融合一起,丰富资源库的建设。教师要带领学生参观、学习社区资源,培养公民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资源内容,使之更具有鲜活性、时代性。三是有机结合并利用社会资源。教师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收集、分析、整理,要去粗取精,提高开发质量,增强课程资源的有效性,提高活动的开放性。

2.与时俱进。多媒体集声音、图片、视频、动画于一体,能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如临其境,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学生一起汲取新鲜的知识、获取有用的社会资源。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引导他们参与体验、参与社会生活。

3.因地制宜。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要用心看看学生的世界,听听学生的声音,帮助学生审视与反思生活,这样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情感的共鸣。教师要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因素,开发出具体可行、难易适度的资源。

4.增强意识。教师要树立资源开发的意识,为学生提供教材、辅导资料无法提供的信息,包括学生的感受、爱好、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善于挖掘、积极积累,建立完善的资源库,要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挖掘有效的资源。

5.汲取知识。教师要积极走出去,安排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知识、汲取营养,提高能力。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从最普通的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入手,感悟最深的道理,要及时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及时思考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

总之,课程社会资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独特的价值,它具有丰富性、开放性,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吕田民.本土资源开发视野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资源开发思想品德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浅析历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
山区经济开发如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