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攀西干旱区冬马铃薯抗旱品种筛选

2018-01-19王友富郑崇兰铁万祝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4期
关键词:品种筛选干旱

王友富 郑崇兰 铁万祝

摘 要:为了筛选适宜攀西干旱区冬种的马铃薯品种,本试验选择了云薯102、云薯304、丽薯6号、青薯9号、冀张薯12、大西洋、夏坡蒂、荷兰15共8个马铃薯品种,通过膜下滴灌的方式控制灌水量,在水分亏缺条件下进行了冬马铃薯品种抗旱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攀西干旱区选择丽薯6号、云薯102、青薯9号种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和产值。

关键词:冬马铃薯栽培;干旱;品种筛选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005

四川攀西地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的安宁河流域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全年≥0℃积温为6065~6705℃,降雨量960~1000mm,年日照时数高达2074~2431h,冬春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如此独特的自然资源,是种植冬马铃薯的最佳地区。但由于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造成该流域干湿分明的特点,虽然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夏秋半年(5—10月),降水充沛,占全年90%以上,而冬春半年(11—5月),天干物燥,降水量大多不足全年降水量的10%,再加上冬季寒潮风及春季干热风的影响,蒸发量极大,导致大气干旱,土壤干燥[1]。在攀西地区发展冬马铃薯种植,其全生育期生长于旱季,干旱缺水成为发展冬马铃薯产业的重要限制因素,所以筛选出抗旱性较强,适宜攀西地区栽植的马铃薯品种,是发展冬马铃薯产业的重要举措。人们在进行调查后,筛选出表现优异的8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对其产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四川攀西干旱区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与栽培情况

供试马铃薯品种主要有:云薯102、云薯304、丽薯6号、青薯9号、冀张薯12、大西洋、夏坡蒂、荷兰15,共8个品种。剔除畸形有病虫害的种薯,淘汰表面粗糙和不规则的块茎,同时选择壮龄薯做种。切块大小25g以上,50g以下的种薯整薯播种;切块过程中使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切刀进行消毒。种薯切块后用2kg70%甲基托布津加1kg72%的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50kg滑石粉进行拌种。

试验于2015年12月3日—2016年4月22日在会理县河口乡盐河村6组一家庭农场进行,试验区土地平整,地形规整,地力均匀,肥力中等,安装有部分节水灌溉设施,管理方便。试验地土壤全氮含量0.13%,有效氮87mg/kg,速效磷33mg/kg,速效钾147mg/kg,有机质含量2.20%,土壤pH值4.67。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共设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22.5m2。采用高垄双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以110cm间距开播种垄沟,采用双行错窝播种,垄内行距30cm,株距30~35cm,播种密度为3500~4000株/667m2,全田安装节水灌溉设施,采用膜下滴灌栽培,并安装水表进行水量控制。

根据马铃薯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在生长关键期进行补水,其他时期不进行灌溉,方法是:全生育期灌水6次,分别在出苗前期、苗期及薯块膨大期进行滴水灌溉,共滴水量120t,较正常栽培模式下灌水量减少40%,具体灌水量见表1。试验区域在冬马铃薯生育期内无自然降水。

底肥施用N:P:K=15:15:15的三元素复合肥60kg/667m2,过磷酸钙60kg/667m2。花期追肥1次,叶面喷施KH2PO4500g/667m2。苗齐后喷施80%代森锰锌1次预防早、晚疫病的发生,10d后喷施68%银发利1次进行防治,其他时期视植株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防治。现蕾期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田间培土1次。其他栽培措施同当地大面积生产,确保小区间和小区内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一致。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于2016年4月22日统一进行人工收获,收获前准确记录各品种生育期,收获时选取长势一致的马铃薯10株,记录单株结薯数,测定单株每个薯重,记录薯块特征,用直尺测量马铃薯株高,根系长度及众数,用游标卡尺测量马铃薯茎粗。按小区将收获的马铃薯放入网袋中以测定小区产量,按种植密度换算为公顷产量。

1.4 數据处理

采用SigmaPot(10.0)软件作图,同时运用Excle(200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特性

从表2中可以看出,荷兰15属于早熟品种,生育期仅为60d,大西洋为晚熟品种,生育期长达125d,云薯304为中早熟品种,生育期为85d,其余5个品种生育期在95~115d,为中晚熟品种。从株高上来看,各品种间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株高最高的是青薯9号,高达90.5cm,而株高最低的为云薯304,仅有45.1cm,其余品种株高均在50~90cm之间。从茎粗上看,茎秆最粗的是青薯9号,茎粗达1.52cm,较茎秆最细的品种云薯102粗5.9mm。

如表2所示,参试马铃薯结薯均较为集中,云薯102、云薯304、荷兰15为黄皮黄肉型马铃薯,丽薯6号、夏坡蒂为白皮白肉型,冀张薯12与大西洋为黄皮白肉型,青薯9号为红皮黄肉型,较为特殊的是,青薯8号红色表皮上具有较为粗糙的网纹,而其余7个品种表皮均较为光滑。云薯304芽眼较深,其余7个品种芽眼均较浅。

2.2 根系长度

图1所示,各品种马铃薯最长根长在14~19cm之间,其中丽薯6号根系最长,为18.5cm,但与云薯102和青薯9号相比差异不明显;而荷兰15根长最短,为14.25cm,显著低于其他7个品种。还可以看出云薯102、云薯304、丽薯6号、青薯9号、冀张薯12、夏坡蒂6个品种根系长度集中在11~12cm,而荷兰15根系较短,主要集中在9~10cm。endprint

2.3 主要经济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单株产量最高的品种冀张薯12,单株薯块总重为514.08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产量,而冀张薯12单株结薯薯数较少,大约为5个左右,可见冀张薯12薯块较大,且生长整齊。从商品薯重来看,冀张薯12商品薯产量最高,达到每株488g左右,与其他品种表现出显著差异,商品薯率不及大西洋,但2品种间差异并不显著。云薯102表现出较高的结薯数和商品薯个数,但薯块较小,单薯重较低,所以并没有产生较高的产量。另外,在所有的品种中,表现最差的是夏坡地和云薯304,单株产量不足300g。

2.4 产量及产值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丽薯6号产量最高,排在第1位。达到1778.11kg/667m2,显著高于其他7个品种。分列2,3位的是云薯102和青薯9号,分别为1519.69kg/667m2,1487.84kg/667m2。而冀张薯12,荷兰15,云薯304及大西洋4个品种,排在第4~7位,产量在950~1100kg/667m2之间,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夏坡蒂产量702.33kg/667m2,显著低于其他7个品种,居参试品种末位。

按当年市场田间收购价格商品薯2元/kg、中小薯1.2元/kg计算,产值达2000元/667m2以上的共有4个品种,其中丽薯6号产值3284.87元/667m2,居第1位,青薯9号产值2814.86元/667m2,居第2位,云薯102产值2716.23元/667m2,居第3位,冀张薯产值2089.13元/667m2,居第4位。夏坡蒂产值1344.84元/667m2,居参试品种末位。

3 讨论与结论

攀西干旱区冬季降水量低,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农作物生长需求,耕地抛荒现象较为普遍,冬闲田土地面积较大,但攀西地区冬季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适宜冬薯种植。本试验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克服了冬季降水不足的限制条件,充分利用冬闲田进行马铃薯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及耕地利用率。大面积推广后还可以填补北方马铃薯供应的空档,增加当地农民收益,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2]。

试验结果表明,丽薯6号,青薯9号及云薯102、冀张薯12都在本试验地区干旱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及产值。冀张薯12在单株性状表现较优异,单株薯块重甚至超过500g,且商品薯率较高。可能是冀张薯12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3],不适应攀西地区气候条件,导致出苗率较低,出现大量缺窝的情况,若能进一步探索出攀西地区与冀张薯12相配套的栽培措施,提高出苗率,必定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冀张薯12单株优势,创造出更高的产值。

参考文献

[1]夏明忠.安宁河流域的光温水资源及生产潜力分析[J].资源开发与保护,1991(1):28-32.

[2]刘明月,何长征,宋勇,等.南方冬闲田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6(3).

[3]左庆华,尹江,田国联,等.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12号选育[J].中国马铃薯,2012(2):127-128.

作者简介:王友富(1971-),男,本科,农学学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玉米、马铃薯、果树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热带、亚热带果树引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种筛选干旱
基于距平的白城地区干旱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临夏地区干旱特征及干湿气候区划
北方栽培双孢蘑菇的品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