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杀的道德侧面

2018-01-19迈克尔·桑德尔

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桑德尔铁轨主义

迈克尔·桑德尔

案例一:

你正在驾驶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突然你发现前面的铁轨上有五个工人正在工作,刹车失灵,你马上就要撞向那五个人。但你也可以选择将列车转到旁边一条铁轨上,但你就要撞向在那条轨道上工作的一个人,你会选择撞五个还是撞一个呢?

大部分学生选择转向一个人的铁轨,为了拯救五条生命。但也有学生提出,这就类似于为了保存一个种族而灭绝其余的种族一样,在道德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案例二:

你正站在铁轨上的一座桥上,下面有一列车高速开过。在轨道的尽头,有五个工人正在工作,刹车失灵,列车眼看着就要撞向那五个工人。但这时,在你的前面有一个大胖子,你只要轻轻地推一下他,他就会掉下桥挡在列车前面,使列车停止运行。有多少人愿意选择牺牲大胖子而拯救五个工人呢?

这一次,大部分人选择让列车继续前进,而不会去主动推那个大胖子。两次选择截然不同,区别在于,第一次你已经卷入其中,不得不作出选择,而第二次你只是一名旁观者,可以控制自己不推大胖子,两个场合的假设不完全相同。当然,也有同学认为,无论你作什么决定,其实都是你的选择,只不过第一次选择了救五个人,第二次选择了牺牲大胖子。最有意思的是,当学生指出推那个人需要亲自动手,是一种谋杀行为,与打方向盘造成别人死亡性质不同时,桑德尔老师作了个这样的假设:如果在铁轨上有一扇活动门,可以像打方向盘一样转动,打开门就能让大胖子掉下去,他会作什么选择?全场大笑,学生与老师发生智慧火花的碰撞。

不过桑德尔老师真的非常聪明,他又举了下面第三个案例。

案例三:

你是一名急诊室医生,这时病房里进来了六位急诊病人,他们全都被列车重重地压过(大笑),其中一个是重伤病人,另外五个只是中度受伤。如果你照顾那个重伤的人,将会花上一天的时间,但另五個病人就会因此死去,如果反过来去救治五个病人,重伤病人将会不治而亡。你会作出何种选择?

这一次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救五个人而放弃一条生命,这与第一个铁轨上的案例类似。

案例四:

你是一名器官移植的外科医生,有五位病人来向你救治,每个人都急需手术,分别要换心、肺、肾、肝和胰。如果不救他们,他们就将身亡。这时,在隔壁的屋里,有一个健康的人来做身体检查,他正在打瞌睡。你可以悄悄地走进去,取出他的五个器官,救治那五位病人,但这个健康的人却会死去,你会作这样的选择吗?

这一次,只有一名同学选择这么做,只不过他的方法竟然是从五个人中选出一个马上要死的人,然后用他的器官去救剩下的四个人,这样的回答让桑德尔老师当场惊讶不已,全场哄笑。老师说这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只是这已经偏离了所讨论的哲学范畴。全场大笑。

从这四个案例中得到的哲学道理是:一件事情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第一和第三个例子体现了结果主义的道德推理。结果主义认为道德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外界的影响。而另两个例子则体现了绝对主义的道德原则,这种哲学思想认为,道德有其绝对的原则,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所造成的结果如何。结果主义中最有名的学说是由18世纪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绝对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是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

桑德尔还要求学生要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哲学名著,比如亚里士多德、洛克、康德、穆勒等。通过读这些书,学生要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政治生活。当然桑德尔老师也提醒学生,看完哲学书后,一方面可以对生活看得更加透彻,但也可能和已知的事物产生矛盾,所以这门课也许会让学生们对原本已经熟悉的事物感到陌生,但这就是哲学的魅力所在,给人提供另一种看待问题的方法,就像是一次心灵冒险。哲学很美好,但它也可能会毁灭一个人,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原则,不要过度沉迷其中。政治哲学课是唤醒人们无尽的求知欲,看看它会将人带向何方。

这种思想的核心是要使效用最大化,使快乐多于痛苦。人都喜欢快乐多于痛苦,社会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个体和集体的利益最大化呢?

案例五:

17岁的孤儿帕克与另外三个有着优秀品质的人一起出航,他们在海上遇到风浪,四人逃到救生船上。当所有的食物都吃完后,在没有救援的情况下,另三个人将那个可怜无助的孤儿给杀了,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几天后,他们获救了。但是后来他们被审判,三个人并没有否认事实,只是说牺牲一个人比四个人都死要好得多。然而检察官不为所动,说谋杀就是谋杀。现在如果你是陪审员,你会怎么处理这个案子?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有罪,少数人认为无罪。

认为无罪的学生认为,在道德上他们应该受到谴责,但不应在法律上受到惩罚。还有学生说,必须做就是必须做的,在那种绝境下,人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我想这其实是人的本性问题,在绝境的条件下,人的本性都会暴露无遗。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道理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在孤立的海上会发生杀戮,那33个在矿井下被困69天的矿工也曾经发生过争吵甚至争斗,这就是人的本性。

认为他们有罪的学生则认为,一个人没有权利去控制他人的生死,更有学生认为他们在杀人之前根本没有征求其本人同意,即使他同意了,吃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桑德尔老师又给案例加上抽签的假设,马上就有学生认为如果抽签决定生死,那么这样做似乎就变得有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知道将会有人为此牺牲,而且也很可能就是自己。

但桑德尔教授说,即使其本人同意,即使有抽签,但这在道德上仍然是错误的。尽管边沁的理论是要让社会幸福最大化,但是如果要以牺牲一条生命去换回一部分人的幸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边沁的理论错误了。

真是精彩绝伦的辩论啊!当然,如果把所有的幸福权数加在一起,也许会得出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结论。

这次讨论得出了三个问题:

1、 如果权利不是来自最大化的社会福利、效用或者快乐,那么权利来自哪里呢?

2、 一个为大家所认可的公平的程序能产生公平的结果吗?

3、 同意在道德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同意会让道德变得不同?

一次有意思的哲学讨论课,上课不规定内容,没有书本,全靠一本教学提纲和老师的自由发挥,与学生就一个个哲学话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思想渐渐得到升华。可以感觉到,虽然哲学理念没有对与错之分,但老师和学生还是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就像桑德尔教授说的,在讨论中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矛盾,不断寻找探索事情的真相,使自己看待问题具备更加辨证又清晰的思维模式。

(李金宝摘自“网易公开课”)endprint

猜你喜欢

桑德尔铁轨主义
新写意主义
铁轨之间:一战停战百年鉴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桑德尔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