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双印:文化家园一老翁

2018-01-19胡云山

金秋 2017年19期
关键词:河村家园道德

文/胡云山

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叫尚双印,陕西省洛南县石门镇杨河村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尚双印在洛南县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1978年秋,尚双印利用杨河村适用加工建筑材料的优质土壤资源开办机砖厂,安排部分村民进厂干工赚钱,让全体村民年终得福利,让一穷二白的集体有了资本积累,集体投资修建校舍,购置教学器材。开办农技服务站和农民夜校,培训引导农民以科技致富。接着,他以机砖厂为龙头,办起油膏厂、化工厂、黄板纸厂、磷酸二氢钾厂等五个工厂。尚双印将这5个工厂联合起来组建成杨河企业集团公司,建起气派的宏升办公大楼。农民富了,集体资产壮大了,用的都是杨河砖厂出厂价的机砖和机瓦,杨河村成为卓尔不群的“一片红”。

从此,杨河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尚双印也先后受到县以上表彰奖励34次,1988年获得陕西省政府农民企业家称号,1989年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李鹏、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5年,担任了近49年村组干部,其中担任村长支书38年的尚双印把他培养的年轻干部推上任后,自己主动从支部书记的职位上退了下来。

这一年,尚双印67岁。

晚年怎么过又成为摆在尚双印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尚双印认定人活着就得干实实在在的事情,干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有意义的好事情。他干村里的事,干家里的事,干社会上的事,他就是要从能够干事起一直干到退休,退休后还要接着干,直到干不动为止。

尚双印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人。他有一句口头语是不读书不看报,国家大事不知道。他特别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时事。平时不管再忙,每晚必看新闻联播是雷打不动的惯例。读书看报思考使他的见识远远在别人之上,独到的见解往往能贴近现实生活,所以在退休后短短的几年里,他写了整整21本笔记,计有70万余言。

历经沧桑世事巨变的尚双印发现农民富了、农业强了、农村美了,可身在福中的乡亲们的日子却过得普遍感到不够幸福,整天唉声叹气。多数青年人言语粗俗,心灵空虚,灰色的精神现状影响到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大人小孩只认钱,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受到嘲弄甚至令年轻人所唾弃。这一普遍现象困惑着人们的心灵。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尚双印在思考在调研。

有一天,尚双印站在家乡北平塬上极目远望,发现昔日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的大面积良田今日荒草丛生,荆棘遍野。那些砖墙瓦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座座小楼,马路明亮宽敞,广场雕栏如在画中。然而昔日那万家灯火,笑语欢天的景象已不复存在。生活在空寂的村庄里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感到不安、恐惧、孤单、无聊。他的心中感到了一阵深深的疼痛。

尚双印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是人文素养的缺失,思想和道德的滑波,灵魂无处安放,精神无所寄托。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匮乏的精神生活失去平衡甚至脱节让人活在幸福中却感觉不到幸福。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从文化建设着手。让圣贤精神、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回到人们芜杂的心灵,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当务之急。

经过一番酝酿,思路清晰了,目标明确了,主意确定了。尚双印决定要为改变这种令他忧虑的局面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尚双印要建造一座文化家园,要为村民饥渴的心灵提供多元化的精神食粮,要让他们用传统文化来修身养性,开启心智,让他们在阅读中成为文化人,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规划设计出来后,2013年起,尚双印先后投资二百万元,在自家的房舍周围开荒平地2000平方米,修建大小厅堂76间。三年后,集读书堂、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孝善堂、圣园堂、学古诗院等板块的文化家园展示在世人眼前。

走进尚双印的文化家园时,展现在眼前的大小不等的石碑28座,石碑上雕刻着历代文化名人的诗词、训戒、志铭。也有老人自撰的人生格言和座右铭。诸如双脚踏遍天涯路,红心印成惊世篇;不信唯心,信唯物,不信迷信,信科学。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等。

读书堂是尚双印读书学习、思考问题和接待来访者的地方,里面摆放着他从北京购回的59套、计486卷国学经典。还存放着有老人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悬挂着以励志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名人字画。

圣园堂的圣殿里敬奉着道家之祖老子、文圣孔子和汉字始祖仓颉。孝善堂里镶有24孝图文的青石牌,以及石东鳌等书法家书写的诸葛亮的戒子书和林则徐的处世格言。

道德大讲堂是交流聆听道德故事,领悟道德力量的地方。尚双印利用道德大讲堂开办讲座,宣讲孝德文化,对美化心灵,提升城乡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极大的促进作用。

尚双印创办的文化家园,虽算不上宏伟庞大,但园内的一点一滴都包含着老人的智慧和爱心,都凝聚着老人的无私奉献,彰显了老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愿望和梦想。

而今进入80岁高龄的尚双印老人,身体健朗,声音洪亮,目光炯明。他常说他是一个小人物,小人物就要实事求是,说一不二,实实在在地干点小事,小事干多了,利家利民利国,就成了大事。他还说文化家园是大家的,有待大家进一步来完善。让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让他授子千金不如授子一德的夙愿逐步得到完善,以便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河村家园道德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寻找失落的家园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绿家园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