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学习探讨①

2018-01-19马君怡朴圣玉

关键词:服务站双语体验式

马君怡 朴圣玉

(沈阳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

互联网所具有的便捷性、时效性、资源共享性使其成为教育与学习的得力工具,但由于学生对互联网平台的共享信息利用不当,导致缺乏协作及实践部分认知不清。尤其旅游管理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最重要的环节即为实践应用的体验式学习过程。旅游英语课程要求广而实,学生单一听取课堂内容并不能获得很好的接受效果。因此分析探究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于旅游英语课程中的具体实践应用非常必要,能更好地解决传统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提高旅游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及英语表达沟通能力。

一、我国大学生旅游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留学热的潮流,英语学习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英语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

(一)旅游英语课程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包括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在应用提高阶段,各专业开设专业英语(subject-basedEnglish),并明确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以及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旅游英语课程是从事旅游业服务工作的一门必修课。它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学习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旅游英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涉外旅游及其服务领域等工作岗位中所需语言交流的英语听说能力,达到能够使用流利口语向外国游客展示我国灿烂文化及丰富民俗等交际方面的目标。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旅游英语教学中有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高校大多数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脱离现实,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旅游英语这一课程实践应用性极强,听说交流能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练习英语语言沟通的机会很少。在接受相关专业术语及基本表达句型的学习和培训后,真正置身于情境之中时,多数学生不能将熟练掌握的术语及知识很好地表达出来。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会对学生未来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2.互联网平台利用的缺乏。当今我们处于庞大的数字化信息时代,互联网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收集信息、共享资源、储存信息的效率及能力。然而,互联网上许多丰富的知识储备并没有被学生们很好地利用,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平台搜索学习资料和下载学习软件还并非十分普遍,一些优秀学习资源的错失是获取知识的巨大遗憾。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概述

(一)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体验式学习可追溯于约翰·杜威的理论,他曾在书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学的根本一致之处在于均认为实际经验和教育之间存在密切和必然的联系”。〔1〕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在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即“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将体验式学习理论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库伯认为体验式学习的过程是由四个基本阶段构成的完整的学习系统 (如下图所示),包括具体体验(concreteexperience)、反思观察(reflective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和主动应用(activeexperimentation)。〔2〕

大卫·库伯“体验式学习圈”理论示意图

体验式学习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置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实践体验,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现有体验进行反思观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高效、更直接地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体验,形成抽象概括,并在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具体感知经验之后将其主动应用于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新的认知。这种交互过程是一个理论迁移于实践的应用过程。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应用范围广泛且能够将被动学习方式通过实践体验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方式,使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元、收获的成果更广泛、感知的学习能力更强大。

(二)体验式学习的原则

由于体验式学习是区分于传统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会产生与以往不同的感受,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的想法,内容设置寓教于乐,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活动中进一步反思和思考,获得新的感受。体验式学习的原则大致可概括为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人人参与原则。〔3〕

1.主体性原则。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产生对于教育性课程的体验,且学习者对于体验发生的过程能够察觉和接受。

2.实践性原则。活动过程中涉及学习者的全身心投入,是身体、想法、感觉、行动及心智的全部投入。使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做中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反思等实践活动获得切身真实体验与感受。

3.人人参与的原则。体验式学习关乎于个人的体验,其过程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主体,而不是形成一人做、多人看的局面。参与者将思考及运用自己的体验作为自我了解的基础及自我需求的评估。正所谓,没有参与就没有体验。

(三)体验式学习的课程特质

体验式学习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从教学与学习两方面来看,具有主动性、情境性、实践性以及共赢性的特点。〔4〕体验式学习打破了单纯的“授―受”模式,教师将利用辅助设施引导学生,使学生置身于具体或模拟的情境之中,将基础知识与具体情境相结合,从实践中获得新知。同时,教师和同学可在共享体验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和知识体验,共同见证新知识的产生。

三、体验式学习于旅游英语的应用

体验式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旅游专业知识及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组建拥有共同学习目标以及渴望实践锻炼的学习者,辅以专业的教师配合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切实地共享资源,传递信息,将专业所学与英语应用有机结合有助于实施真正的理论付诸实践的活动。

(一)设置情境,校园双语服务站的创建

1.线下双语服务站实践主体。线下的实践主体为在校园中打造的双语服务站,为来到学校参观或即将入学的学习者提供保质保量的服务。服务群体广且服务范围全,通过运用专业所学知识,为需求者提供旅游线路规划,生活点滴知识,交通优化线路等方面的服务,由此创建学习情境,充分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打造利人利己的校园双语服务站,反思讨论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将课堂所学与现实情况有效结合。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以及语言的基础上集中进行实践运用,实时了解单方面理论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提升自我专业知识应用以及语言沟通方面、人际交流方面、团队协作方面的技能。

2.互联网平台辅助性软件。辅助性软件具体指当下较为流行的QQ、微信以及博客。这种具有社会性质的软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资源共享性及信息时效性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线下双语服务站平台不能随时随地收发信息、提供服务与帮助的不足。此外,博客内容的更新也将是潜在需求者与团队之间沟通交流的最佳平台。

(二)引发体验,校园双语服务站的实施

为配合线下校园双语服务站的使用,小组成员组建了QQ群、微信群,开通了博客。首先,小组成员和指导教师加入群内,时时更新相关学习资料和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完善群名片、通知栏、文件与资源管理、内容讨论区、意见和建议反馈区等多项功能,明确群组聊天纪律。博客的定期更新任务落实到成员个人,将其作为分享双语版旅游及生活资讯的平台之一。除此之外,将博客网址、群聊二维码信息发布到公众信息栏及学校社团平台,帮助渴望了解热爱旅游的群体进行具体化全方位的方案设计。

(三)结合实践,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应用

1.体验式外语学习的实践应用。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以及观察学生们在双语服务站的表现更具体地了解到学生的需求以及不足之处,适时调整和更新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指导,增强了与学生的情感方面的沟通。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借助QQ群、微信群进行全英文的话题讨论,模拟情境对话和资源共享。学生将交流服务讨论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与指导教师进行探讨,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以及总结问题的能力。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体验式外语学习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是将学习者置于语言教学的中心位置,强调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合作式学习、课堂交际情境对校外社会现实的再现,以及学习者与同伴、教师以及学习材料之间的协商。”〔5〕体验式外语学习的实践应用效果验证了以上的教学理念。

2.体验式旅游学习的实践应用。学习者在传统课堂中吸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线下的双语服务站,以学致用,主要包括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为相关群体提供旅游资讯、交通线路、景区攻略等。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以及个人能力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在体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反思自身对知识掌握不足等问题,进一步了解了职业性质、未来职业方向及流程,提高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在合作过程中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减轻了由于单方面接受理论而造成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脱节问题。

同时教师作为倾听者、指导者、实践引导者,通过与学生们的交往、交谈、理解使其达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共享已有的情感体验,共同见证新知识的产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达到了教师与学生双方共赢的发展结果。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练就流利的口语并将专业所学成功应用于语言交流中是逐梦筑梦的基本前提,更是更好地融入社会,向外国友人展现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必备工具。体验式学习理论诠释了如何能够更好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脱节等问题,为具体的实施运作提供了支撑性理论指导,不仅在实践基础上使学习者产生反思,获得新知,从某种程度上同样有利于团队合作及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养成,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美)杜威.李相勖,阮春芳译述.经验与教育〔M〕.文通书局,1946.

〔2〕(美)D·A·库伯.体验学习 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柯林·比尔德,约翰·威尔逊.黄荣华译.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圆,费旭明.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导游类课程中的运用 〔J〕.旅游纵览 (行业版),2011,(11):56-57.

〔5〕王海啸.体验式外语学习的教学原则—从理论到实践〔J〕.中国外语,2010,(1):53-60.

猜你喜欢

服务站双语体验式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