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对等理论在戏剧《茶馆》茶文化英文翻译中的应用

2018-01-19宫文华

福建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馆茶文化戏剧

宫文华

(1.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同 037000;2.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 041004)

戏剧翻译过程中如何借助有效的翻译将意思准确的传达出来,并且呈现出一定的源语文意蕴是翻译者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戏剧翻译过程中,加强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能进一步提高意思传达的效果,给受众群体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因此可以探索对等理论在戏剧翻译不同文化呈现方面的应用,进而保证翻译效果,增强目的语受众群体的阅读体验。在本次研究工作中,将英若诚先生翻译的话剧《茶馆》茶文化英语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对对等理论的应用进行了适当的解析,力求可以为应用对等理论翻译戏剧文化提供相应的参照。

1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在20世纪提出的,在翻译领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对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研究工作的推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尤金·奈达的翻译体系中,翻译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其不仅仅关系到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的翻译处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层次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就是在此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在翻译实践活动方面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细化的研究和解读,发现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功能对等的翻译主要是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语言要尽量与源语信息贴合,能够将源语信息准确的表现出来,实现自然的对等,因此在翻译方面要保证可读性、可理解性以及目的语受众可接受性的特征。在翻译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接近程度,翻译者要想在翻译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尽量采用相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将源语中的意思向目的语受众群体传达。而要达到自然的效果,就是要保证所翻译的文本对于目的语受重用群体来说是清晰易懂的,与目的语受众的阅读和审美需求相吻合[1]。其次,在应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翻译人员要重点关注目标受众群体的反应,只有在翻译时可以让目的语受众群体理解,并且实现文本与目的语受众之间的交流,引发目的语受众的共鸣,才能取得理想的翻译效果。所以不论是对什么样的文本进行翻译,都要将目的语受众放置到重要参考的位置上。在戏剧翻译中,坚持功能对等理论,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戏剧的意思传达,保证翻译成效。

2 功能对等理论在《茶馆》茶文化英文翻译中的应用

《茶馆》是戏剧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缩影,将背景茶馆在半个世纪中的变迁充分展现出来,并且借由70多个不同的人物生活状况展现当时中国人的生活状态[2]。在《茶馆》中裕泰茶馆的老板王利发是主人公,王利发为了能够将父亲传下来的茶馆经营的兴旺,在茶馆中圆滑世故、八方应酬,但是现实社会的严酷却导致他的努力无法得到同等的回报,最终被社会所埋没。而秦仲义则是经常在茶馆中出入和消费的资本家,他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野心勃勃的希望能够通过实业救国,但是最终也没有成功,而是面临失败的命运。四爷是茶馆中豪爽的八旗子弟,在清朝灭亡后,他开始自力更生[3]。在茶馆中,也展现了一些市井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茶馆的变迁实际上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沧桑变化,将清末民初几十年时间内不同阶层人物生存状态的变化呈献给读者和观众。在对茶馆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茶文化内涵进行解析,还要重视将社会文化背景融入其中,借助对等翻译理论的应用提高翻译成效,保证所翻译的文本可以向目的语受众群体清晰的展现戏剧中的文化思想。在本次研究工作中,以英若诚先生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细化解读,并且重点对茶文化的翻译加以解析,希望可以为研究《茶馆》戏剧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2.1 《茶馆》中“叶子”文化的翻译

在北京方言体系中,“叶子”实际上就是茶叶的意思,这种说法对茶叶中的“茶”字进行故意的省略,而是通过“茶叶”的外形展示“茶叶”的基本概念,因此称之为“叶子”,表现出茶文化在生活中展现出的生活状态,在戏剧中应用又能够产生诙谐感,可读性强,在戏剧表演中也可以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

在《茶馆》中,茶馆老板王利发的语言中就对“叶子”进行了应用,如“二位早班儿!带着叶子哪?”,就将“叶子”文化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对这两句话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翻译方法,“叶子”一句仍然会被翻译成为“Did you bring your tea?”,虽然也可以将戏剧的主要意思表现出来,但是却丧失了文化意蕴,会对翻译效果和戏剧表达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无法将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下北京人的语言特色展现出来[4]。这种翻译方式与对等理论的要求相违背,因此英若诚先生结合对等理论,对翻译进行了调整,翻译为“You are early.Brought your own tea?”在这一句翻译中,英若诚先生没有设置主语,看似不够合理,实际上不仅表达出源语意思,还将口语化的表达形式充分的展现出来,可读性强,可以为舞台戏剧表演提供相应的支持,语气强,极大提高了翻译方面的对等程度,翻译效果更好。

2.2 《茶馆》中茶文化的翻译

在茶馆中虽然客人都会饮茶,但是实际上饮茶并不是重要的目的,而是将饮茶作为载体,洽谈事务。茶,虽然是必须饮用的,但是茶的价值却不仅如此。在《茶馆》中,每一个进入茶馆的人都不是为了寻求饮茶养生,而是借助茶与朋友聚会,或者进行商务活动,茶馆中的饮茶者一般不赶时间,在闲淡的饮茶中进行交流[5]。但是也有人将茶一饮而尽,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表现出特殊的思想。

如在《茶馆》中就有类似的场景:

刘麻子:我的妈呀,吓死我啦!

宋恩子:你活着,也不过多买卖几个大姑娘。

刘麻子:有人卖,有人买,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

(把桌子上的三个茶杯的茶先后喝净)[6]

在此处,剧本中的刘麻子先后喝了三杯茶,并且都是一饮而尽,将其内心的恐慌感充分地展现出来。在剧本中,作者这样描写,主要是要表现刘麻子用喝茶掩饰自己紧张情绪的情况,在桌子上的三杯茶不是为刘麻子准备的,在之前刘麻子也没有接到宋恩子的邀请,但是在特定的场景下,作者却使用让刘麻子先后喝了三杯茶的方式表现刘麻子的情况,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在对此处的茶文化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结合对等理论的应用,也要尽量将这种情境表现出来。在英若诚先生的译本中,在对这句话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left-over”说明刘麻子在喝完三杯茶后将杯子留下来,这在老舍的原文中是没有的,而在翻译方面,为了可以更为明确的展现这一情况,证明刘麻子连续喝了三杯茶的特殊性,使用了“left-over”单词进行表现,意思的传达更为明确。而在说明刘麻子将三杯茶先后喝干净时,他使用了“one by one”词组,表现出喝茶的连续性,将刘麻子的紧张情绪展现出来。因此按照对等理论分析,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更为准确地表现源语思想,可以适当的增减单词,找准翻译的切入点,提高翻译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的形式受到翻译者主要翻译目的的影响,在戏剧翻译工作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尽量使翻译后的源语文化思想仍然可以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给目的语受众群体带来良好的欣赏体验。因此在戏剧翻译实践活动中,高度重视对等理论的应用,在《茶馆》话剧中借助对等理论的应用就将茶文化的源文精髓充分的表现出来,翻译质量相对较高。在未来戏剧翻译实践中,也要加强对对等理论的应用,提高戏剧翻译效果。

[1]丁萍.对等理论在戏剧《茶馆》茶文化英文翻译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7(17):40-40.

[2]许金莉.对等理论在戏剧《茶馆》的茶文化英文翻译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39(1):359-360.

[3]章婷.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谈英若诚《茶馆》英译本中的戏剧风格对等[J].校园英语旬刊,2014(12):240-241.

[4]高春慧.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文歌词汉语古译中的应用——以英文歌曲Someone Like You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2):93-96.

[5]邵珠智.浅谈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电影《金陵十三钗》字幕英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2(9x):185-187.

[6]戴维.浅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以《繁星·春水》英译本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6(11):42-43.

猜你喜欢

茶馆茶文化戏剧
《茶馆》
有趣的戏剧课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戏剧类
清雅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