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意境角度谈中日茶道文化的异同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道饮茶意境

范 鸥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发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盛唐时期传入日本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随后根据日本特有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别具特色的日本茶道文化。中国茶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浓缩,蕴含着儒家、道家、佛教的诸多思想,既有中庸和谐的理念,又有天人合一的超然洒脱。但是日本茶道文化则更追求清净苦寂的禅宗思想,在文化意境以及气质面貌上与中国茶道文化有相似之处,但是也有着诸多的差别。

1 中国茶道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茶道文化发源于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国茶文化的起源较早,据考证其在魏晋时期便已开始形成,但是由于普及范围较小,基本局限于上层阶级的士大夫和文人当中,再加上当时的茶文化还是以其自然属性为主,比较质朴单一,因此并没有出现规范而严格的茶法、茶艺等茶道文化的元素。直到唐朝,我国茶道文化才开始形成,特别是陆羽所著的《茶经》,从茶叶采摘、生产技艺、煎茶方法、煮茶之水、饮茶方式等诸多方面对茶事活动作出了规定和阐释,这也标志着我国茶道文化正式形成。

到了两宋时期,中国茶道文化发展到了巅峰。两宋时期我国市井经济高度繁荣,茶文化也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普及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成为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我们经常讲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就起源于两宋时期,宋人吴自牧编写的《梦梁录》就记载当时人们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酒酱茶”。尽管与我们今天的俗语稍有出入,但是茶的存在却是一样的。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同时让茶道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主要可以分为宫廷茶道文化和市民茶道文化两大类。宫廷茶道文化更加精细而考究,在茶的种类上有龙凤团茶、小龙团茶、龙团胜雪等。在茶叶的制作上,对于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极尽精益求精之能事,让茶文化变得更加艺术化。市民茶道文化是茶文化与普通群众生活的产物,并由此出现了很多与茶有关的社会人文现象、民间习俗等,如以茶待客、以茶为媒等茶礼茶俗便是在两宋尤其是北宋时期开始盛行开来的。另外,在民间还出现了分茶、斗茶等茶道技艺,十分注重技巧性和游戏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如斗茶要在茶汤的“色、形、味”上进行比较、分个高下。斗茶者往往有着高超而熟练的技术,没有一番苦练是断然不行的。

明清时期是我国茶道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朝初期,面对被战火摧残、百废待兴的国家,统治者废除了很多源自宋朝的茶道技艺,如点茶、分茶、团茶等,这让中国茶道文化变得更加质朴而简练。在有清一代,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和总结,饮茶者又恢复了明代之前的茶道技艺,但是还是以明朝茶道文化为主。可以说,到了晚清时期,我国茶道文化就此定型,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茶道文化基本一致。

2 日本茶道的起源及发展

大约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国茶文化开始传入日本,很快与日本文化融合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日本茶文化,同时也衍生出来了精致考究的日本茶道文化。从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看,其大概能够分为四个较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分别是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至桃山时代、江户时代。为了方便我们对着四个年代有一个大概的直观印象,笔者写一下其大致所对应的中国年代:唐代、北宋、南宋至元末、明清。

在奈良时代,也就是我国的唐朝,日本僧人最澄归前往长安学习佛法,学成归国时,他带走不仅是中国化的佛学,同时还有中国茶树的种子以及一本《茶经》,茶和茶文化就此一同传往日本。由于是僧人最澄归的缘故,因此日本的茶文化一开始便带有浓郁的佛学色彩,同时最早也是先流行于寺庙和僧人当中。从当时日本的一些文献和诗歌集中的记载我们能够知道,日本人在饮茶上几乎是全盘复制了中国唐朝的饮茶之法,如饼茶煎饮法等。另外,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日本茶文化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亦出现了大量与茶有关的诗歌及文学。因为日本人当时所采用的文字是汉字,因此他们所写的茶诗茶词皆为汉字,并且在韵味、意境上与中国的唐诗宋词十分接近。当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说由于日本的茶诗茶词多为朋友聚会饮茶时即兴而作,所以大多都是采取的对答形式,也就是一问一答。到了平安年代,日本的茶文化开始从寺院、贵族中走向了底层群众当中,因此也融入了大量的日本平民色彩,如献濑户烧、备前烧、长门烧茶碗等典故的记载,就能够说明茶文化在日本的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

在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和沉淀后,到了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日本茶文化终于成熟成型,以《吃茶养身记》的出现为标志,日本茶文化终于有了自己的系统体系。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横跨12世纪到14世纪,期间经历了中国的宋朝、金朝以及元朝,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在镰仓时期日本与中国的政治、文化交流仍然十分频繁,因此日本茶道文化也从当时中国的茶道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优秀元素。比如说之前我们说的两宋时期的宫廷茶道文化和民间茶道文化中的斗茶、点茶、分茶之法,都不同程度地传入日本,并促进了日本茶道文化的二次发展。据记载,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荣西,将中国宋朝的斗茶带入日本,并很快推广到了日本的统治阶级和武士阶层当中,由此也产生了具有日本风情的“斗茶会”。与中国的斗茶带有浓郁的市民阶级色彩不同的是,日本的斗茶会在统治阶级以及武士们的推崇和发展下,上升到了宗教的层面,因此也出现了一些设计精致并极具仪式感的斗茶室。其在设计风格上以日式文化为基础,多采用榻榻米进行茶事活动,并融入了很多严格的礼仪,这为日后日本茶道文化的环境营造和礼仪规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之后的江户时代,日本茶道又从中国吸收了明清泡茶道的形式和内涵,并与日本茶道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以抹茶道为主流的日本茶道文化。

3 中日茶道文化在文化意境上的比较

3.1 在茶道仪式上的比较

茶道仪式是茶道文化意境营造的重要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道文化意境的气质、精神、氛围。因为中国与日本在社会人文、民族性格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反映到茶道仪式上,二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总体来讲,中国茶道仪式较为随性,比较超然淡泊,体现出中国道家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而日本的茶道仪式则比较复杂,有很多繁琐甚至是苛刻的程序要求。

具体来讲,中国茶道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其对于茶道仪式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讲究,而是随心所欲,根据不同饮茶者的爱好、品位、价值理念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茶道仪式。比如说在环境上,有的饮茶者推崇儒家“中庸和谐”的理念,因此在空间布局上追求规范、质朴、严肃,有的饮茶者则推崇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在环境营造上多选用一些诸如竹子、花草、假山、小溪等自然元素。在冲泡程序上,也没有过多的繁琐要求,一般来讲都是较为简单的“冲、泡、饮”三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上也没有什么特殊规定。即便是有相关的规范要求,也都属于宏观层面上的,较为宽松。比如说绿茶和红茶要用不同的材质的茶具、每个季节所饮用的茶叶种类略有不同等等。

然而日本茶道文化在这方面却有着统一规范的形式和严格的格式要求。比如说,只要是茶道一开始,那么进行茶道表演的人的动作、表情、话语都必须要按照相应的规矩进行,茶事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同样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就仿若工厂流水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几乎相同,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可以说,日本茶道文化在茶道仪式上面的程序和规定,要比中国茶道严格和细致很多倍。从日本茶道实际来看,其最长的茶道表演要持续四个多小时,倘若没有长期的严格训练,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那么是没有人会坚持这么长时间的茶道表演的。一言概之,日本茶道文化的仪式风格是写实的,如同一台运转正常、不会出错的机器一样,每一个螺丝、每一个部分都有着相应的规定。而中国茶道文化在仪式风格上更偏重于写意一些,能够随心所欲,发挥空间较大。

3.2 中日茶文化文化底蕴的异同进行比较

中国茶文化尽管融合了多种思想流派,但是其基础文化是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并融合了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的文化类型。其既有积极向上的入世精神,又有淡然洒脱的出世精神。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既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性,在千百年里一直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理念和民族性格。比如说儒家文化赋予了中国茶道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其强调饮茶者要通过茶叶这一载体,去更好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并把个人的理想抱负放置于国家和民族的范畴里面,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能为国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又比如说,道家文化赋予了中国茶道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其强调人是“小我”,世间万物是一个“大我”,小我与大我是相同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并要求人要学会更好地尊重自然规律并顺从自然规律。

而日本茶道文化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文化底蕴的核心是佛教的禅宗。源于中国的禅宗在进入日本后,很快与日本茶道文化进行融合,并赋予了日本茶道文化更多的精神内涵及特征。其核心理念是“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在此影响下,日本茶道文化也更加注重空寂之美,追求一种平淡、含蓄、哀物的风格,喜欢用一些日常之物去表现一种很深的寓意,没有中国茶道文化那么务实或洒脱。比方说,很多日本茶室都会摆上插花,中间只是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其寓意就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日本茶道文化中仰俯皆是。

3.3 中日茶道文化在文化意境上的相同之处

其实中日茶文化在文化意境上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和、静、怡、真”四个方面。先来看“和”,受到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影响,中国茶道要求人们要通过饮茶,去达到自己与内心、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而日本茶道文化同样有相似的要求,其要求饮茶者要让自己成为饮茶环境中的一分子,不突兀、不另类,而是要通过规范的言行、衣着、表情,达到与周围环境高度和谐的目的。再来看“静”,中日茶道文化均讲究“静”,这一价值理念主要源自于佛教。这个静,主要指得是内心的静,只有让内心静下来,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感悟到茶文化的真谛。“怡”指的是饮茶者通过茶事活动所获得的感受。无论中国茶道文化还是日本茶道文化,都注重要从茶事活动中获得内心的欢愉,忘掉生活中的种种苦恼。“真”则是要求饮茶者之间要坦率真诚,以诚相待。

中日茶道文化在文化意境上的另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幽玄之美”和“留白之美”。幽玄之美,指的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一种幽深、悠远而无限的意境,跟我国诗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韵味大致类似。留白之美,是中日茶道文化意境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饮茶环境的“点睛之笔”,即便是有限的饮茶空间里,也要留下大量的空白之处,既达到衬托主要事物的目的,也能更好地进行空间构图,更能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能赋予人无限想象力的意境。

[1]侯巧红.论中日茶道文化的意境与精神气质[J].河南社会科学,2012(9):73-75.

[2]舒敏.中日茶道文化的流变与定型[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10-11.

[3]武心波.当代日本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千宗室.茶经于日本茶道史商的意义[M].日本淡交社,1983.

[5]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6]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 [J].农业考古,2005(4):7-18.

[7]张琳洁,龚淑英.茶的物质属性和茶文化的思想背景 [J].茶叶,2003(4):230-232.

[8]王金水,陶德臣.茶文化发展现状及主要趋势分析 [J].农业考古,2004(2):107-111.

[9]程炳光,汪巍,朱汉珍,汪松能.略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J].蚕桑茶叶通讯,2013(2):83-85.

[10]沈雯.从日本茶道看日本文化的独特性[J].福建茶叶,2016(10):323-324.

[11]陈曦.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9-72.

猜你喜欢

茶道饮茶意境
寻迹万里茶道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道人生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茶道六百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