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亡谱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2018-01-19姜峰波林新铎贾佳柯攀刘冰
姜峰波, 林新铎, 贾佳, 柯攀, 刘冰
死亡谱(death spectrum)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群,其整个死亡因素中的死因构成比与死因顺位[1],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地区等因素有关,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人群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因素对居民生命安全的威胁程度,经常受到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文化教育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死亡谱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疾病防治、卫生管理、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居民死亡谱的文章,并借鉴卫生统计年鉴,对我国死亡谱的变化趋势、死亡特点及死亡谱变化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为制定卫生政策等提供参考依据。
1 中国死亡谱的变化趋势
人类卫生保健经历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针对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主的卫生保健革命,第二次是以脑血管病、心脏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保健革命[2]。中国死亡谱的转变可分为三个时期,即转变前期、转变中期和转变后期。1950年以前为转变前期,由于战乱、环境卫生差、社会经济落后及医疗技术不发达等原因,中国大部分人口死于战争、饥荒、瘟疫、鼠疫及霍乱等,传染病盛行,人口死亡率较高,平均期望寿命较低,低至35岁左右[3]。1950-1980年为转变中期,随着战争的结束、抗生素的应用、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环境的改善,传染病的患病率大大下降,人口死亡率降低,平均期望寿命有所提高,达到60岁左右,主要死亡原因转变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4]。1980年以后进入转变后期,由于国民健康知识的普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提高,达到75岁左右,主要死亡原因已转变为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脑卒中、心脏病、肿瘤等[5]。朱荣等[6]研究表明,在过去的30年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直占据着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中老年人为主要群体,在未来20年,将延续这种趋势。2015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已达到3.2亿,占总人口的23.53%,排在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第二位是脑血管疾病,第三位是恶性肿瘤[7]。
2 中国死亡谱的特点
2.1 总体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快速上升
根据国家卫生计划历年发布的《卫生统计年鉴》显示,1954年中国居民总体死亡率为13.18‰,1970年为7.64‰,2000年为6.45‰,到了2016年降至5.08‰。平均期望寿命不断上升,1945年中国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低至35岁,1970年上升至58岁,到2016年达到75岁。
2.2 死亡原因迅速转变
死亡原因转变迅速,在较短时间段内,由急性传染病为主的死亡原因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1945年中国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战乱,寄生虫病、鼠疫、霍乱及天花等急性传染病;1972年,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转变为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癌及胃癌等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2010年,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已占据中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的前三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的流行趋势[8]。
2.3 死亡谱存在着性别、年龄、地区差异
2.3.1 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的人群死亡谱存在着差异。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中国居民总死亡率为5.58‰,女性死亡率为4.82‰,男性死亡率为6.3‰,女性低于男性[9]。最近一项关于中国人口大样本普查的前瞻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的前三位主要死亡原因基本一致,均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第四和第五位有所不同,男性为意外伤害和感染性疾病,女性为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10]。
2.3.2 年龄差异 研究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死亡谱存在较大差异。涂子贤[11]对中国死亡人群的年龄分布分析发现,<1岁占总死亡年龄构成比的9.65%,1~4岁占有12.68%,5~59岁占27.15%,>60岁占60.17%。研究显示,不同年龄阶段主要死亡原因不同,0~20岁有80%左右死于意外,比如车祸、溺水、跌落和中毒等;21~60岁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等;60岁以后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与高血压等[12]。
2.3.3 地区差异 区域不同,死亡谱也不同。不同省份之间死亡谱差别较大,钟文玲等[13]研究表明,福建省排在前四位的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赵军等[14]研究表明,江西省居民前四位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王艳红等[15]研究表明,郑州市前四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城乡之间也有差异,李立明等[10]研究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死因顺位排在前四位的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城市死因构成比的26.44%、21.98%、20.63%和11.80%。赵素萍等[16]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死因顺位排在前四位的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分别占农村死因构成比的25.15%、16.66%、16.65%和10.77%。城市和农村的死亡谱有所差异,这可能与城乡的生活水平、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及医疗水平的不同有关。
3 中国死亡谱变化的主要原因
3.1 不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吸烟与饮酒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中国居民的健康有重大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将会导致慢性病患病率的升高和死亡率的增加。2015年发布的《卫生统计年鉴》[7]显示,中国前四大死因排序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与意外伤害,前三位死因占总死亡率的60.3%,在这些死因中,不良生活方式(吸烟、嗜酒和长期食用腌制食品等)在致病因素中占44.7%。胡大一[17]研究表明,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生活方式的影响占总影响的60%。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恶性肿瘤的致病因子中不良饮食习惯占35%左右[18],如果能够合理膳食和戒烟限酒,恶性肿瘤发病率可降低70%。由此看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3.2 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如空气污染(雾霾、酸雨及温室效应等)、水污染、沙尘污染及光污染等,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中国2013年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显示,近年来雾霾呈不断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体的心肺功能及结构,加速了慢性病恶化的进程,提高了居民的死亡率[19]。方叠[20]研究显示,SO2、NO2、PM10和PM2.5等多种污染物在一定浓度下可对人体心、肺及脑等器官造成损害,导致人群死亡率显著升高。鄂学礼等[21]研究显示,水污染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如氟中毒、脑血栓与伤寒等,每年死于水污染的人群不在少数。陈思礼[22]研究表明,光污染会损害我们的皮肤和眼睛,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对心脑器官也会造成影响。
3.3 人口老龄化加剧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带来了经济压力,也带来了健康问题。国际上评价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超过总人口的10%[23]。2016年根据中国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年龄大于60岁的老人已超过1.82亿,占总人数的13.7%,提示中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曹卡加等[24]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黄静等[25]研究显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这些慢性病的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82%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尹尚菁和刘朝明[26]研究显示,中国高血压老年患者在不断增加,患病率已经达到19.3%。纵蒙蒙等[27]研究显示,中国冠心病老年患者人数在持续上升,患病率为33.8%,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47.73%。
3.4 少数贫困地区医疗发展滞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在疾病控制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居民死因顺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比较显著的是,解放前排在首位的急性传染病已退居第五位之后,婴儿死亡率也由198‰下降到目前的12‰。大部分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上升,人群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某些偏远地区、贫困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医疗资源匮乏以及医疗条件差等原因,仍有较高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张俊等[28]研究表明,新疆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高达19.5%,这与当地看病难、缺乏专业型医疗人才等因素有关。李连利等[29]研究表明,黑龙江省贫困地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837.6/10万,是非贫困地区患病率的1.8倍,这与当地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等因素有关。刘丹萍等[30]研究表明,四川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两周患者率和慢性病患者率分别高达66.98%和56.60%,这与当地的交通不发达、医疗资源匮乏等因素有关。
4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死亡谱发生了重大变化。死亡原因由解放前的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逐渐演变为以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这与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因素有关。为适应中国死亡谱新局势下的变化,居民需要多了解健康方面的知识、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提高全民意识,加大保护环境力度;政府应规划老龄事业的发展,健全老龄优化体制;医疗卫生组织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平衡区域发展和培养全科医疗人才。同时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可以适当的扩宽研究范围,丰富研究种类,进行更加广泛的研究,加大对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等多种死亡原因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