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讨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传统

余 洋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伴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茶成为中华文明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长久的历史积淀中,茶吸收融合各家文化,形成了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其涵盖的和谐处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思想,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当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普遍实行理论教学,缺乏适当的切入点,造成了教学形式的局限。将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来,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教学形式、内容及侧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弱化了思政教育应取得的效果。

1.1 教学形式的单一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教学形式为课堂书本讲授。而思想政治课程是纯理论的课程,缺乏实践,授课相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往往将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应付课程,没有将思政教育内容入脑入心。在教学中,思政教学固化死板,缺乏与其它学科的融汇互补,不能扩大教学效果;在适应时代方面,只是围绕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没有适时的将时代思想和优秀传统思想同思政教育结合,缺乏时代新意,流于形式,与大学生实际需求越来越远。

1.2 教学内容的缺失

现在高校思想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各项理论概述等等。其内容涵盖广泛,对高校学生继承党的各类思想、路线、政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涉及学生日常行为思想方面的内容很少。高校思政教育是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理念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良性发展。而我们的教学中,只注重了政治教育,对学生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个人情操,与人相处秉持何种心态,如何礼敬他人等等,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自身思想发育是不利的。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弥补此类缺失,儒家文化中强调个体修养的提升,对人宽容,对己“慎独”、“一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高校生活中,大学生追求自我个性的成长,优秀的传统修身文化,可以在自我修养上,规范大学生言行,弥补思政教育中的一些缺失。

1.3 缺乏实用性

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规范学生的政治思想理念;另一方面是规范自身道德理念。当前思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理念教育很全面,基本不会有偏差;而在自身道德理念上,容易出现各类偏差。高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道德思想教育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步入社会后,面对突然出现的各类事物,大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随波逐流。在待人接物时怎么办?在面对抉择时怎么办?在面对诱惑时怎么办?这些,紧紧靠法律和政治思想理念是无法弥补的。大学生们需要在高校这最后一站,学习塑造自我良好的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修养。

1.4 大学生思政状况变化巨大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控,较之以前,我国大学生的自身状况存在诸多变化。

1.4.1 责任意识的变化

以前,社会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学生们会较早的分担家庭困难,例如帮助家长干活等,步入高校,大多数学生也都是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提升家庭生活水平,责任意识很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很少需要学生为家庭分担困难,家长教育也是一切从学习出发,学生对家庭责任接触极少,很难在受教育期间真正形成责任意识。责任意识较晚的形成,导致大学生出现各类问题,诸如遇事逃避、推卸,遇事怨天尤人等问题,缺乏迎难而上,解决问题的意识。

1.4.2 集体意识的变化

之前,我国家庭子女多,学生受环境影响,能够分享,集体意识容易培养;目前高校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就更为突出,不利于集体意识的培养,表现为与人相处较为自私,缺乏团体意识。

1.4.3 学习认知的偏移

我们当前的高考模式,科学知识和语言学科占比最大,而关乎学生思想道德的比重非常之少,导致学校、家长、学生盲目追求考试成绩,在学习中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学习培养产生轻视,出现重智不重德的客观情况,造成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良性培养的缺失,不利于学生良好德行的培养。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过程中没有真正将大学生的道德思想重视起来,没有在教学中加入符合当前大学生道德思想理念养成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茶文化可以弥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道德培养的缺失。

2 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茶文化经过各时代文人雅士的改良,融汇了几千年来古人的智慧,其内涵从个人修身养德到待人接物,从立身处世到兼济天下,均有着积极的主张,与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产生共鸣。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相比,其有着特殊的承载性,可以在日常的茶文化生活中,对人们产生影响,进而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补充。

2.1 传统茶文化的内涵

早在神农时代,茶就已经被人们所发现,经过不断的发掘利用,在秦汉时期茶文化开始启蒙,到两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开始萌芽发展,唐宋时期随着陆羽等一大批茶人的推崇发展,茶文化开始成型并逐步兴盛,明清时期茶文化已经在社会各个角落普及开来。茶文化最初流行于上流社会,文人雅士通过茶事活动进行社交,交流思想,感悟人生,品味人生哲理,逐步将茶文化填充圆满,成为文人思想精神和情怀的寄托,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文化。

中国历代茶人主要由儒释道三家构成,由此茶文化吸收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最多。儒家思想推崇“中庸”,讲究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自我修身上,茶文化吸收了儒家“克己复礼”、“慎独”等思想;在待人接物上,茶文化主张以礼待人,在处世上讲究看人观事不偏不倚、秉持公正的态度;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通过茶来贴近自然,感悟人生,达到“道法自然”的效果;佛家思想有“禅茶一味,梵我如一”的说法,主张通过饮茶等活动感悟禅理,开悟禅机。经过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改良和发展,传统茶文化在继承儒释道等优秀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提出“廉、和、敬、美”的茶文化理念,主张在茶事活动中修身以廉,与人相处求和谐,待人接物敬而有礼,品茶追求意境高远。

2.2 传统茶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性

传统茶文化讲究看待问题秉持公正,不偏不倚,在我们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看待事物秉持客观辩证的态度看待事物,两者在看人观事的态度上是一致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关于为共产主义、为国家奋斗献身的理念,茶文化中也吸收了儒家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克己”、“忍让”、“忘我”、“舍生取义”等爱国主义献身情怀,这两者本质意义相符。不同的是,思政教育在授课时较为枯燥乏味,而茶文化在一杯清茶,三言两语间即能达到思想的传递。

2.3 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传统茶文化集聚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精髓,经过历代文人雅士的弘扬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在不同过程的茶事活动中,均能发现其优秀的思想。从自我修正提升个人修养到礼敬他人和谐相处,在潜移默化处暗合当前的教育理念,符合当前社会文明潮流。面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传统优秀文化载体的传统茶文化,可以在思政教育中起到补充的作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2.3.1 传统茶文化的修身理念

茶文化讲究品悟,通过品味,进而感悟人生,修正自我。古代茶人将与之共通的儒家修身理念引入进来,经过发展形成了茶文化独特的修身理念。茶人们重视修自身,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通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慎独”“一日三省吾身”等方式反思自我、规范自我,达到自律的目的。

当前高校,学术氛围浓厚,学风也相对自由,大学生在积极学习的同时,也容易因没有经常性的规范监督产生放纵、散漫、懈怠、懒散、堕落等情况。传统茶文化中的修身理念,可以为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余的规范自我和自省自律提供精神指导,对其修正自我、提升个人道德品质提供帮助。

2.3.2 传统茶文化的礼仪

我国是礼仪之邦,遗憾的是当前高校教育中少有关于礼仪的教育。而礼仪又是人的思想素质的体现。在高校时期,大学生即将步入职场,学习符合中国社会情况的礼仪显得非常必要。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传统茶文化中的茶道文化,对礼仪有着独特的讲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社交礼仪的一些启迪,对将来大学生步入社会,与人和谐交流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2.3.3 传统茶文化的义利观

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子网络发展迅速,人们可以从世界一个角落接触全世界的信息。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文化的重要参与者,不可避免的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其中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尤为突出。单纯的通过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修正,客观的讲,起到的效果很微弱。而我国的传统茶文化汲取了几千年来的优秀智慧,通过茶这一媒介,在品茶的同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向高校大学生传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先义后利,见利思义”等义利思想,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提供帮助。

2.3.4 传统茶文化的“静气”

传统茶文化在烹制茶的过程中,特别讲究步骤,对各步骤的衔接也讲究正当其时。茶叶的优劣、茶具的冲洗、茶水的选取、水温的掌握,都需要耐心细致的烹制。茶人通过烹茶的过程,体悟自我的心性缺陷和处理问题的不足之处,并通过烹茶这一茶事活动,追求自我精神的飞跃和行事的有度,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浮躁情绪加重,高校大学生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热血青春时期,本身静心思辨的意识较为淡薄,在即将步入社会的情况下,静心养气,保持沉着不急躁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茶文化中的静气作用,可以带给大学生平心静气的处世态度,保持对待事物不盲目、不急躁的处事习惯。

由此可见,传统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一些缺失,特别是对学生个体本身道德品质和处世理念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补充,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养成进行促进。因此,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 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传统茶文化涵盖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决定了它在当前社会对人们立身处世、提升自我等方面的良性引导作用,同时也能够给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辅助,为大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打下基础,我们如何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来呢?

3.1 将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

高校思政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奉献精神。中国历代茶人中涌现许许多多的乐于奉献的茶人。例如,宋代的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其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奉献精神。这与当前思政教育不谋而和,可将此类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在具现榜样的同时,提升学生奉献情怀。

3.2 以茶话会形式开展思政教学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流于照本宣科,大学生的兴趣广泛,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茶会的形式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品茶的同时将思政教学思想代入到茶的意境中来,给社会主义哲学带一份雅致,方便学生交流感悟。

3.3 开展学科互融

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设茶相关的课程,我们可以在一些校园活动中,将茶赛、茶会等茶事活动同思政教育相结合,给大学生一种从茶中品味思想政治的环境,带来不同的体验,提升学生探索茶性和感悟自身思想的兴趣。

4 结语

传统茶文化的历史积淀,可以带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变革教学模式和融入教学元素等方法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当前思政教学的感悟,为领悟当前社会主义人生哲学具有良好的辅助意义。

[1]孙琳,鲁石.传统茶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探讨 [J].福建茶叶,2016(6):197-198.

[2]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J].福建茶叶,2016(1):184-185.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