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泡茶茶道礼仪

韩 春

(长春大学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从历史角度来看,“和”思想一直是我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核心思想之一。“和”字虽然简单,但蕴含的哲学理念和历史信息十分丰富。“和”思想是一种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的哲学理念,在上千年的传承中已具备教育和指导意义。

1 茶文化中的“和”思想阐述

关于茶道中的“和”,著名学者陈香白先生曾明确指出:“‘和’是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也就是说“和”理念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吻合。众所周知,中国茶文化是在融合儒、释、道三家“和”的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所以“和”的哲学内涵可以说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它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融汇了三家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

儒家中的“和”,更强调中庸尚和,以礼仪致和。所谓中庸就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一种低调的处事思想。具体体现在茶道中,儒家认为茶的特性与儒家精神相吻合。茶如君子,君子如茶。在沏茶过程中,要注重礼仪,从选茶、泡茶再到品茶、敬茶无不体现到礼仪,通过礼仪展现内心体验。这种茶事礼仪体现了儒家端庄典雅的中和风韵和高逸的中和美学境界。

道家中的“和”强调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之和。也就是说,道家强调天性,强调自然,强调无形式,无常规之美。天人合一是我国哲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强调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体到茶事中,我们可发现道家对茶的药用和天然的性能有着系统的理论,对茶文化的精神形成也有一定的铺垫作用。老子的《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和”相对儒家,更注重和谐,和睦。也就是说在品茶过程中,更强调品,将自己与大自然相融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忘我的境界。由于道家同样认为茶具有平和心性的作用,所以道家的茶思想虽然与儒家有些许不同,但亦有共通之处。

佛家的“和”更强调的是一种清寂。僧侣为了坐禅的需要,饮茶驱除睡意,形成佛教茶事,成为佛门日常活动中的重要礼仪。僧人们也自然会注意到茶不仅可以止渴解倦提精神,由于茶性平和、清淡,可以净化心灵,令人清心寡欲,杂念不生,使人清醒,使人冷静,引导他们进入空灵虚境等诸多特点,不但有利于他们坐禅入静,而且也与禅宗的哲学思想有相通之处,有助于他们坐禅悟道,所以茶被佛家所接受。千百年来,禅茶文化成为了我国茶道文化中的重要范畴。简单来说,佛家的茶思想就是,洁身自好、澄明心境。

综上,可以看出,儒释道的茶思想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于“和”之理解,却有共通之处,均强调平和、礼仪、洁身自好。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是在融合儒、释、道三家“和”的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其自身“和”的哲学内涵。

2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

受世界一体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呈现出了三个特点:

2.1 个体意识趋于强化

互联网的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多元文化的融入,让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不知不觉中,强调个人意识,独立性的论调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旋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敢于创新、独立自主的精神得到了提倡和发扬,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同时,随之而来的,缺乏集体主义精神,过于强调自我的弊端也随之衍生。

2.2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呈现复杂化

互联网中充斥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对于尚未形成正确稳定价值观的大学生而言,这种混杂的信息会对其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产生冲击。比如,网络上出现的炫富等案例,容易对大学生产生拜金主义的影响;网络上过于夸大的极端案例,碰瓷等事件让部分大学生产生思想的困惑;网络上对于快餐式的爱情,一夜情等现象的展现,对大学生的爱情观、忠贞观产生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观愈加复杂起来。

2.3 精神世界的多元化

社会的变革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使社会形势不断发生改变。高校的精英教育全面转变为大众教育,让大学毕业生逐渐增加。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思潮的变革等因素,都让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也日趋复杂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焦虑、恐慌、敏感等心理问题也逐步增多起来。近些年,各种新闻资讯平台曝出的大学生自杀、出走等现象并不罕见。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多元化,让心理问题凸显。

3 茶文化和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

茶文化中的“和“思想,是我国茶道文化的精髓。将“和”思想融入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1 用茶道之“和”文化指导大学生行为

儒家中的“和”主要是指对儒生行为的要求——“和而不流”、“发而皆中节”。儒家学说,所说的“和”,是一种不偏不倚的处事态度,这种态度并非随波逐流,而是如君子般不卑不亢,不走极端,不管周围环境多么险恶,不与污秽同流合污。这种品质,如同茶道品茶一般,不卑不亢,高风亮节,择善而从。这一点对当代大学生过于自我,独立意识过强的特点具有指导意义。在具体的教育指导中,我们不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茶文化,通过饮茶的行为,宣传茶道精神来塑造大学生行为,指导其形成健康向上的环境。或者开设茶艺公共课,茶艺公共课侧重于传授各种泡茶的过程及技艺,因为泡茶之水要精心挑选,古人云:“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也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意思就是说,茶,不能瞎泡,得用好水,用的水不对,这个茶的精华不能全出来。泡茶时间要严格把握,多一分少一分都会影响茶的口感,而茶的器具引用等也是泡茶环节重要的步骤之一。这些泡茶的过程,看似与大学生行为指导无关,实际上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用详尽的细节,教育学生在为人处事,或是工作中,要一丝不苟,要有足够的耐心,任何时候的一分疏忽都将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和品质。

3.2 用茶道之“和”思想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

茶道的“和”中所提倡的“清寂”是一种清净、平和的心态。“寂”在梵语中指“静寂”“和平”“静稳”,“清”是必须保持心灵的清净无垢。当代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容易产生焦虑、急躁、孤独等负面情感。茶道中,尤其是佛家的“和”思想,强调纯净、平和。将这种思想引入到高校思想健康教育中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抚平心态。另外,受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容易被社会中的浮华所吸引,茶道中的“和”文化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御各种拜金主义、物化、功利化的现象。也就是说,以茶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强化,对茶道精神的领悟体会到深层含义,从而自省、审己,正确的定位自己、看待自己,以平和稳定的状态调整人际关系,从而能够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这对现代社会的稳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3.3 用茶道之“和”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

上文强调我国茶道之和,讲究以礼仪致和,也就是说品茶待客,应讲究相应的礼仪。比如邀请朋友时,需准备好茶点、干净的器具,上好的茶具和茶叶,这一点彰显出了我国友善的待客之道;泡茶时,要注意细节,续水需用右手拿水壶,水壶的提手归向把手一边,往杯中续水要注意茶杯拿在手上,侧过身来倒水,这一点显示出了细节的重要性;品茶时要有耐心,细细体会个中滋味,客人离去后方可收拾茶具。品茶、泡茶,待客这种礼节性行为看似与道德体系无关,实际不然,我们细细琢磨会发现,茶文化中的待客之道与个人的道德体系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茶之礼仪,茶之讲究,无不强调耐心、平和、细节。泡茶的冗繁的过程对于大学生耐心的培养有莫大的积极意义,而耐心又是大学生能否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学生道德体系中,坚韧的精神和耐力是其最核心,最基本的道德基础。其次,待客之道,体现出了茶人的友善,友善拆看来看既有交际的成分又包含有善良之意,当代大学生具有和谐的交际能力和善良的灵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所以利用茶道之“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课程建设中,不妨将茶文化融入各人文学科中来,潜移默化的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积极的,正确的道德观。

3.4 茶道之“和”有助于构建朴素的,尊重自然的美学价值体系

当前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复杂的多元的美学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视线。或浮躁、或功利、或健康、或腐朽、或积极、或颓废,各种美学思想参差不齐。在这种信息纷杂的年代,帮助大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茶文化的“和”思想提倡朴素的美学观点。道家茶文化中的“和”理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故运用茶文化中传统的美学功能,即自然、朴素的观点为大学生审美树立一个良好的标志,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审美的认同和接受,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当然茶文化的审美除了物质之美,比如茶的色、香、味,茶具的精致、别具匠心等。茶的精神之美则也是茶道美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山、绿水、竹林、碧茶等自然之美将人紧张的压力、烦恼的心情带入一个轻松、闲适的氛围中。另外由饮茶而产生的诗、画等艺术作品则是意境之美的升华。所以,茶道之“和”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美学观念大有裨益。

总之,和谐、包容、友善是我国传统的价值观。而茶道文化之“和”恰恰强调了这一点,与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相吻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传统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涤荡与经济快速发展相衍生的负面思想,让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积极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早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当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勇于尝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构建更加合理的,符合社会积极思想的完善的课程体系。

[1]熊素玲.和:茶之灵魂——中国茶文化的审美意蕴研究[J].传承,2014(3):103-105.

[2]陈红波.周国富全面系统阐述“清、敬、和、美”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J].茶博览,2013(11):12-19.

[3]李三原.陕西茶文化考论 [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2-870.

[4]朱海燕,王秀萍,李伟,刘仲华.“和谐”:茶文化的核心思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4-68.

[5]牛玉芬.“和”文化与中国茶道[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3.

[6]李晓雪.论日本茶道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其现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77-77.

[7]王俊暐.生态视角:中国茶文化研究创新的可能[J].农业考古,2011(5):9-16.

[8]刘丽枫.略论中国茶道的内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88-89.

[9]孙嘉.论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及其启示[D].陕西科技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泡茶茶道礼仪
保温杯泡茶太久会让人中毒?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鲸鱼”泡茶器等
Sim Sim
茶道人生
筷子礼仪
《茶道六百年》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