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探讨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壶紫砂壶紫砂

张 燕

(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收藏是当今社会的时尚,手工艺术制造的紫砂壶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为一体,颇受人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着紫砂事业的发展趋势,收藏紫砂壶的古玩家也不占少数,可以看出,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壶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只有不断在手工艺术制作紫砂壶基础上继承发展新的艺术作品,紫砂艺术才能不断的繁荣昌盛,也才能使手工艺术紫砂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1]。实际上,在制造紫砂壶过程中,要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灵感和艺术创新,原创的手工艺术紫砂壶产品越多,越能吸引收藏家和古玩者的兴趣,不断推陈出新是紫砂壶手工艺人肩负的使命,把每一个作品都打造成为具有个性的、庄重的、古朴的、厚重的孤品,为手工艺术紫砂壶行业注入新的动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是紫砂壶手工艺人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1 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分类

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有两种分类:全手工紫砂茶壶和半手工紫砂茶壶,二者在选取原料方面差异并不大,主要的差别在于制作过程。

1.1 全手工紫砂茶壶

全手工制作的紫砂茶壶,是指并不借助于其他的模具或道具制作而成的茶壶,在制作这种茶壶时,特别考验手工艺人的手艺,他们凭借自身的创作经验,采取相应的“拍打成型法”和“镶接成型法”,全手工紫砂茶壶在外观上比较明显,存在着拍打的痕迹,部分收藏家或古玩者偏好全手工紫砂茶壶,原因就在于外表的独一无二,每一个紫砂茶壶都是最独特的,具有与收藏者相匹配的气质,有人认为,紫砂茶壶是有灵性的,用的越久,越有韵味和内涵,这也是全手工紫砂茶壶迷人之处。

1.2 半手工紫砂壶

相较于全手工紫砂茶壶,手工艺术制作的半手工紫砂茶壶更加规范统一,半手工紫砂茶壶是借助一定的模具,使其批量化生产、更加规整,这种茶壶规格统一,表面看起来更加细致和精美,但也相对来说较死板,缺乏全手工紫砂茶壶的灵性,半手工紫砂壶更加的市场化,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都没有人工拍打或拼接的痕迹,适用于商业化的场所。当然,由于半手工紫砂茶壶成型率更高,是批量生产,因此半手工紫砂茶壶价格会比全手工紫砂茶壶低得多。

2 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制作工艺

手工艺术紫砂茶壶的传统制作工艺,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承,是一项独具中华特色的工艺内容,我国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最早出现在农业时代,可以说流传至今,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随之后人的不断完善与进化,最终形成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紫砂茶壶制造工艺。紫砂茶壶的制作流程根据原料、制作人个性特征而显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也在最后的成品上体现出千变万化的特点。紫砂茶壶的制作流程广泛意义上来说,包含“打身筒”与“镶身筒”两种:首先,传统意义上的“打身筒”是指把煅烧好的熟泥塑造成不同大小的丝状,再按照锻造紫砂壶要求,进行泥条与泥片的制作,之后把紫砂茶壶的底围片固定在圆筒的正中,固定好基本的形状后,由匠人进行精细的雕琢,一手衬托在圆筒内,另一手不断地对圆筒外围进行拍打、塑性与收口,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为止。其次,“镶身筒”的制作流程较前者更为简便,即提前设计好紫砂茶壶的形状和造型,先区紫砂泥分别制作好紫砂茶壶所需要的部件,再将这些部件组合起来,最后用竹片或专用的刮刀等工具,将多余的脂泥拍打、刮除,使壶体看起来衔接地更为流畅。从工艺上的不同可以判断出,“镶身筒”较“打身筒”而言,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样式更为灵活,可塑造的造型也更加丰富[2]。

紫砂陶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且颜色鲜艳。有紫色的砂泥,奶色的白泥,橘色的黄泥,猩红的朱泥,黛色的绿泥……色彩斑斓,被誉为“五色土”。“五色土”单色令人赏心悦目,组合色更可以呈现出多种变化,泥色也是手工制作紫砂壶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触摸、热水冲泡,那么色彩适宜的紫砂泥会使紫砂茶壶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加沉淀,颜色也会被使用感赋予特殊的美感,熟悉紫砂壶的人,会通过紫砂茶壶颜色的变化来评断紫砂茶壶的优劣,近年来兴起的铺砂壶,也正是在强调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颜色对于紫砂壶质感的重要性[3]。

从明代一直到今天,江浙一直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带。紫砂这样一种文人气息浓郁、艺术价值很高的工艺美术作品在宜兴诞生,四百余年绵延不绝发展到今天。关于泥料有如下的说法:“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就是说,在明代末年,炼制泥料的工艺就已经很成熟了。紫砂矿石开采出来之后,需要经过粉碎、磨细、分筛、加水陈腐,最后炼制成可以用来制壶的“熟泥”。炼泥这个流程本身,并无神秘之处,其真正神秘的地方是在炼制泥料时,加入一些泥料中本来不含有的成分,以使泥料形成独特的肌理和色泽。例如,在颗粒较细的泥料中加入一部分较粗的颗粒,烧成后便会在壶的表面形成均匀的颗粒装突起,这种工艺名曰“调砂”。另外一种方式是加入显色矿物,使紫砂在烧成之后显示出丰富的色系,这种在紫砂泥中添加着色矿物的方式,就是今天所谓的“化工泥”的前身。

3 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价值

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具有传统文化因素,体现在紫砂茶壶造型形态、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

3.1 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形态价值

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的壶身造型式样非常丰富,可以说,紫砂茶壶的制作方式不同,其品相也存在着天差地别,其造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自然形象的变形:如瓜果树木、飞禽走兽,还有葵花壶、梅花壶等等;二、美好寓意的造型:例如传统造型“藕形壶”、“松竹梅壶”等,在我国古代,如意紫砂茶壶由于其美好的寓意,颇受朝廷贵族的青睐,如意是一种防身器具,寓意着万事如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望。总而言之,紫砂茶壶的形状多变,具有不同内涵,人们在选择紫砂茶壶的过程中,就凸显了人们对生活的寄语,也正是因为于此,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成为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礼品[4]。

3.2 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文化内涵价值

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同时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价值,紫砂茶壶的壶身表面充分利用了紫砂泥进行装饰,紫砂泥独有的纹理和材质体现出品茶人的品格,紫砂泥经热水冲泡后颜色愈加深沉,象征着人们性格的沉稳与成熟,此外,在对紫砂壶装饰时,手工匠人会雕刻出荷叶、竹、菊、梅、兰、双龙戏珠等花纹贴花,也显示出人们追求的品格。与此同时,更多的文人雅士追求在紫砂壶上用锋利的小刀雕刻诗词[5],使紫砂茶壶呈现出浓郁的文艺气息,颇受人们的追捧,我们从明代的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就可以去近距离品味明朝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历史和文化赋予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格外魅力与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是一种半烧结的珍贵茶具,它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具有一种持殊的双气孔结构,紫砂泥原料使紫砂茶壶可以透气但不至于渗漏,能够适度地吸收茶汤,所以我们说,质量上乘的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会随着泡茶次数的增多,别具一番风味,久而久之,即便紫砂茶壶中不放茶叶,仅用沸水冲泡,也可冲泡出淡淡的茶香。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也正是由于它自身的这些特性,逐渐吸引了画家、诗人、文艺爱好者,茶文化与紫砂壶的结合,带给紫砂壶艺术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手工艺术制作的紫砂茶壶是爱茶人士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其风格高雅,具有文艺气息和艺术品位,同时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匠人也将他的心血凝结其中,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艺术品。手工制作紫砂茶壶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给人们在忙碌生活之余品茶、聊天增加了一抹情趣,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带动着旅游业、工艺品业的创新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于精神生活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愉悦。

[1]李秀君.全手工制作紫砂茶壶的探讨[J].文艺生活旬刊,2015(10):49-49.

[2]翟荷芬,纪小锡.紫砂壶全手工成型工艺探讨 [J].艺术时尚旬刊,2014(2):223-223.

[3]周梅娟.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J].艺术时尚旬刊,2014(11):394-394.

[4]吴光荣.紫砂壶艺成型方法与表现形式研究 [J].中国美术,2015(3):104-109.

[5]尼松义.做壶如做人——访中国紫砂类高级工艺美术师夏洪林[J].东方收藏,2014(8):119-120.

猜你喜欢

茶壶紫砂壶紫砂
刘少白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