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茶花女》中“茶”的共鸣和音乐总体特征风格分析
2018-01-19吴玫
吴 玫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系,陕西西安 710000)
引言
威尔第是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从13岁便开始学习音乐,因为在29岁创作的歌剧《那布科王》而名声大噪,成为当时社会出色的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了大量为革命而写的歌曲,比如《伦巴底人》、《列尼亚诺战役》等作品,被誉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成为亲民的作曲家,受到人民的欢迎。威尔第当时的创作把现实生活搬上舞台,注重音乐对故事氛围的烘托,为当时意大利的歌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茶花女》是威尔第的现实代表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了巴黎名妓维奥莱塔与社会青年阿芒的爱情故事,因为两人的身份关系而得不到阿芒父亲支持,最终酿成一段悲剧。《茶花女》除了其动人的故事主线打动了观众的心,这部歌剧作品的背景音乐也将故事氛围烘托的淋漓尽致,歌剧演员的演唱为歌剧情感的表达更增添了色彩。《茶花女》的故事表现体现出了威尔第对音乐的创作才能,其音乐风格耐人寻味,为当时的歌剧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也使音乐艺术得到了升华。
1 《茶花女》的故事概述
《茶花女》讲述的是穿梭在上流社会的巴黎名妓维奥莱塔与社会青年作家阿芒的爱情背故事。维奥莱塔是一位来自乡下的美丽姑娘,来到繁华的巴黎因为生活贫困而开始了卖笑生活,因为她总是把一朵茶花带在身边作为装饰,人们便叫她“茶花女”。茶花象征了纯洁美好,这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茶花女”外表与心灵的纯洁美好。社会青年阿芒深深地喜爱着“茶花女”,并且向她表白了,送给了她一朵茶花,“茶花女”被阿芒的情感感动,感受到了久未感受到的温暖。阿芒的爱情重新点燃了“茶花女”对生活的希望,她决定与阿芒一起到乡下生活,变卖了自己的首饰维持生活。阿芒的父亲知道了两人的事情因为“茶花女”的身份极力反对,为了阿芒的家庭,“茶花女”放弃了他们的爱情。“茶花女”回到巴黎又过上了以前卖笑的生活,挽回无果,在阿芒眼中“茶花女”成了贪恋财富的女人。阿芒出国,“茶花女”病逝,当阿芒重回巴黎看到了“茶花女”的日记时才明白了自己所爱的人从来都没有变。阿芒带着遗憾为“茶花女”重新安置了坟墓,并且在她的坟前种满了白茶花[1]。
2 《茶花女》的音乐总体特征
2.1 《茶花女》的歌剧特色
歌剧中戏剧性与音乐性是并存的,但并不是两个特性在歌剧当中表现力度相同,孰轻孰重全凭作者对歌剧戏剧的把握和对音乐的安排。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偏向现实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威尔第创作的《茶花女》歌剧的偏向重点就是音乐性,整部歌剧音乐背景遵循着音乐规律,变调清晰,情绪转化明朗,剧情安排迎合了音乐的分段,为《茶花女》的戏剧性增添了色彩,相辅相成。根据歌剧的音乐结构安排和音乐性质区分,可以把歌剧分为通俗歌剧,严肃歌剧。通俗歌剧与现代影视剧的音乐布置比较接近,商业元素较多,将艺术性放在次要地位,通俗歌剧的演唱不那么严谨,演唱方式彰显个性不受约束[2]。很显然《茶花女》属于严肃歌剧,《茶花女》具有严谨、完整的音乐戏剧结构,整部歌剧以音乐性作为重点,凸显了鲜明的艺术性,剧情走向跟随音乐结构,是剧情情感自然连贯的从剧情中渗透出来。
2.2 曲调的应用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坚持剧情遵循音乐规律的特性,他坚持使用咏叹调和宣叙调贯穿歌剧,使歌剧变得生动有趣,分段式的歌剧安排也使剧情不冗长,比较容易突出段落主题。威尔第坚持使用“分曲”的音乐结构单位,在歌剧《茶花女》中,咏叹调和宣叙调不是结合在一起的,两种曲调在歌剧中分别独立存在,却又在歌剧中达成了相互呼应、相互渗透的效果,使歌剧的戏剧性得到了升华,故事情感恰到好处的随情节变化自然抒发。威尔第创作的《茶花女》采用分段式的歌剧结构,而宣叙调是分段式歌剧中必不可少的曲调,所以《茶花女》歌剧中贯穿全剧的宣叙调使每一个段落都连贯了起来,使剧情有了链接感,剧情发展合乎情理情感自然[3]。《茶花女》中宣叙调的使用使音乐染上了戏剧性,在音乐中与剧情结合自然的表现出了故事情感;宣叙调带有朗诵形式,对《茶花女》戏剧的阐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剧情任务塑造也有鲜明的作用,可以体现出歌剧音乐的艺术性,有发挥出了歌剧中歌唱的优势。
2.3 歌剧中背景音乐的烘托
威尔第认为管弦乐是配合歌剧声乐的元素,并不是歌剧中的主要元素,但是管弦乐在《茶花女》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烘托气氛的作用。《茶花女》中使用的乐器种类不复杂,歌剧中每个重要人物的出场都配有简约的音乐配器,在人物性格转变或是在不同的剧情阶段音乐配器鲜明,鲜明的音乐风格与不同的人物相配合,对塑造人物的形象有明显的作用[4]。在歌曲的前奏中使用了小提琴演奏表现了《茶花女》中悲伤凄婉的主题,前奏中茶花女因为生活所困成为穿梭于上流社会的卖笑女,这一情节中就表现了茶花女凄婉的音乐形象,前奏音乐与故事情节相呼应。最后一幕的前奏中,这一音乐主题再次出现,茶花女病种生命不堪负荷,在临终前仿佛看到归来的阿芒,这一音乐主题的再次利用呼应了茶花女从始至终悲伤凄婉的命运,为歌剧垫上了悲情的基调,使歌剧的主题表现也首尾呼应,贯穿了全剧。
2.4 歌剧演唱方式的烘托
威尔第坚持在戏剧中使用咏叹调和宣叙调,其中宣叙调带有朗诵性质,便于抒发情感,咏叹调注重抒发情感,这两种曲调都对歌剧表演者的演唱要求较高。《茶花女》中重唱、合唱的演唱方式较多,对剧情氛围的烘托起了重要作用,《茶花女》中的重唱大多都是发生在剧情重要人物内心面临挣扎、情感纠葛的时候,《茶花女》中重唱的一个声部就由专门的一个人担任。歌剧重唱有两个特性,一个是重唱的抒情性,在咏叹调片段中使用相同的演唱力道、相同的演唱素材去反复表达同一情感,强调剧中人物的强烈情感,塑造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重唱的戏剧性,《茶花女》中重要人物的情感交流的体现歌剧叙事性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演唱就要体现差异性,表现不同人物在同一时刻的不同情感[5]。《茶花女》中的合唱通过声部的变化和演唱方式的转变,增添了歌剧的感染力,使剧情更加具有感染性。
2.5 歌剧主题的体现
威尔第歌剧中咏叹调和宣叙调的使用,同时也表明了威尔第注重歌剧剧情的自然连贯性,讲究剧情情感的自然抒发,增加歌剧情感的感染力。《茶花女》中音乐的布置,前奏中反复出现同一主题,并且音乐伴随着人物出场、故事情节,在全剧中合乎情理的向观众暗示人物的命运,说明歌剧中主人翁现实、悲情的主题[6]。歌剧的主题不用演员采用任何显眼的字词来直接抒发,而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用相同的音乐主题揭示人物悲惨命运。威尔第在《茶花女》中将主题的体现发挥的淋漓尽致,除了剧情本身主要人物命运状况的首尾呼应,音乐也在歌剧中相互呼应,不止一次地强调故事走向。威尔第对歌剧音乐的运用,使歌剧中的剧情与音乐一同拥有完整结构,也将歌剧主题自然的贯穿与整部歌剧当中。
结语
《茶花女》是威尔第的现实歌剧作品之一,也是威尔第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茶花女》为现实世界作了一个悲伤的结尾,在歌剧中表达出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其歌剧的演唱和演奏也体现出了威尔第的音乐才能。《茶花女》是城市中开始,也在城市中结束,以悲情的角色在城市中开始生活,也抱着遗憾在城市中走完了凄婉的一生。
《茶花女》具有严谨、完整的音乐戏剧结构,整部歌剧以音乐性作为重点,凸显了鲜明的艺术性,剧情走向跟随音乐结构,是剧情情感自然连贯的从剧情中渗透出来。这部作品音乐结构完整,注重音乐的严肃性,将剧情自然连贯,歌剧创作体现了纯粹的艺术性。音乐对《茶花女》戏剧的阐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剧情任务塑造也有鲜明的作用,可以体现出歌剧音乐的艺术性
[1]原著小说《茶花女》.法国,小仲马.
[2]苏丽萍.《茶花女》的双刃剑文学与音乐,文史艺术,2014(06):71
[3]杨宝.从现代版歌剧《茶花女》中窥视歌剧制作的创新性阐释,北方音乐,2017(11):87
[4]周媛.歌剧《茶花女》的戏剧性及音乐表现,黄河之声,2016年(12):117
[5]刘子殷,林弥忠.外国歌剧艺术鉴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
[6]钱苑,林华.歌剧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30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