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采茶音乐的教育普及策略研究

2018-01-19郑通祥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粤北音乐学校

郑通祥,蒋 旭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100)

1 我国采茶音乐

采茶歌是采茶音乐最直观地表现形式。采茶歌是我国各采茶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劳作娱乐歌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丘陵地区比较流行。另外,比较流行的还有广东北部地区的粤采茶;广西地区的桂采茶;江西地区的赣采茶。因为这些地区盛产茶叶,在茶叶种植劳作的过程中。在劳作间歇,淳朴的茶农以歌自娱、表达情感、传递感情,逐渐形成了以茶为核心的,有相对固定内容、形式和格调的歌曲形式。由于传唱方式简单易学,形式通俗易懂,非常受茶农的欢迎。

1.1 采茶音乐发展历程

我国采茶音乐从时间概念上看,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兴起的时间。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明朝的时候就开始就有官商阶层雇佣民间艺人,进入家中进行采茶歌的演唱表演。这也间接证明了,采茶音乐形成的时间要早于明朝。到了明朝中期以后,采茶歌的演奏形式进一步创新,开始出现采茶舞曲对唱的形式,道具方面主要有扇子、手帕、劳动工具等,此时采茶音乐内容形式短小精干,这说明了采茶歌已开始从单纯的劳作演唱,演变为一种社会谋生的歌舞表现形式。直到今天,采茶歌、采茶舞曲还频频在娱乐节目中登场。

1.2 采茶音乐的社会价值

采茶音乐是劳动群众文化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劳动群众。现如今,随着文化传播手段的更加高效便捷,这种文化艺术形式早已走出大山,走向了舞台、走向了大众。例如,原来的采茶歌曲、舞蹈等,受交通、文化鉴赏差距的影响,更多的局限于采茶音乐的发源地以及其周边地区,有相对的地域局限性。但是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网络等新兴传播方式兴起,采茶音乐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接触、接受、喜爱、研究,甚至成为很多选秀节目、唱歌比赛中的亮点和热点素材。采茶音乐作为茶文化的一种音乐表演,在不断的发展中完善和提升。

1.3 采茶音乐的教学价值

采茶音乐在各级学校的教学课程中也普遍存在。从小学课本,到初高中音乐课本,现在还出现很多的高等院校也开设相关课程。采茶音乐之所以能够流传成千上百年,是因为有着独特地文化价值,从采茶音乐文化价值中,我们可以看到淳朴、和谐、欢快等元素。这些都是当今校园和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教育就是要传递和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浓厚的正能量氛围,这就需要从点滴的努力中入手。采茶音乐教学作为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正能量传播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抓好采茶音乐的教学工作,已成为抓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2 粤北采茶音乐教育分析

采茶音乐在学校的音乐教材中都有曲目出现。从表面上来看,采茶音乐教育似乎受到了重视。以粤北采茶为研究重点,我们可以发现采茶音乐教育目前面临的形式还比较严峻,一些暴露出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特别是集中在教育人才队伍、教育教学氛围、教育资金投入等方面。

2.1 采茶音乐教育的人才队伍

采茶音乐教育人才队伍的不足,已成为影响采茶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例如,通过选取部分学校走访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很多院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程,但多数学校的音乐老师身兼数职,甚至有的音乐老师并非音乐专业出身,更不要说音乐老师对采茶歌曲、舞蹈熟悉了,一个不熟悉采茶歌曲、舞蹈的老师再去引导学生喜爱采茶音乐,这本事就是一个伪命题了。很多学校的学生反映,自己之所以对采茶歌、采茶舞蹈不了解、不喜欢,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因为老师没有向他们讲解过、展示过采茶歌或者舞蹈。这种专业人才短缺导致的问题,农村地区要比城镇地区严重,中小学校要比高等院校严重。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最主要还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教育投入方面出了问题。

2.2 采茶音乐教育氛围

采茶音乐教育氛围不浓,同采茶歌、采茶舞曲在各大领域受到的欢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这具体表现在很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政府政策引导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够,这三个“不够”上。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理解,我们接触到的采茶歌、采茶舞曲应该是比较丰富的。在采茶音乐方面,比较突出的歌手和舞蹈者很多都是自掏腰包,从社会上的专业培训学校或者单独拜师锻炼学习的,很多学校开设了课程,但是紧紧是皮毛,很少能够聘请专业的师资来抓好这门课程,很多时候学校都是在做表面文章,这样的心态和做法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政策,仍然是围绕这分数至上这样一个理念,学校在提升课外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缺少“考核”动力。在以分数至上的导向驱使下,家长也很难有魄力将集中精力采茶歌或舞蹈作为孩子“前途”的重点选择。

2.3 采茶音乐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不足是制约采茶音乐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当前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都是按照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来划拨的,严禁向学生摊牌费用,经费紧张是很多学校真实的写照。在这种教育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再安排学校在特色教育方面投入资金和精力就很难实施了。例如,很多校长表示,大家不是不愿意去开设诸如采茶音乐方面的课程,他们也想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专业兴趣教育,但受制于经费的短缺,很难再拨出资金来聘请专业老师、购买专业器材、腾出专门教室。特别是教育考核机制里面对采茶音乐教育没有硬性考核,也没有专项经费,在这种上不热、下面也比较冷的情况下,学校很无奈的选择了忽略或者放弃。

3 粤北采茶音乐教育普及策略

粤北采茶音乐作为我国采茶音乐的典型代表,有深厚的文化渊源,也有广泛的社会传播基础。只要对症下药,下大力气集中解决,必将有助于粤北采茶音乐教育的普及发展。

3.1 网罗人才,壮大队伍

人才是发展一个行业最核心的要素,一个人才可以带动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带动一个地区,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粤北采茶音乐人才的培养和发掘。政府教育部门,要梳理本地区采茶音乐教育现状,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特别是要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支持,在教师队伍招考、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向采茶教育方向的教师倾斜。学校方面既要积极争取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要积极拓展本校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音乐素养,通过鼓励其参加社会辅导、政府培训等方式,提升自身在采茶音乐教育方面的能力水平。

3.2 共同参与,营造氛围

弘扬采茶音乐,发展采茶音乐教育,需要有浓厚的社会氛围,淡然氛围的营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做好的,这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政府部门教育部门要挖掘本地区的在采茶音乐方面的文化特色,进行包装提升,扩大本土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应树立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尊重和支持,尊重传统文化、尊重本土文化;学校要敢于改革课程,开设更多的采茶方面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家庭要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支持对采茶音乐感兴趣的孩子在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参加培训学习。

3.3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要重视资金投入这个基本保障。资金是采茶音乐教育的源头活水,要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用好用活教育资金,发挥好政府投入资金的杠杆作用。例如,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民俗音乐教育发展欲望强、成绩突出的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进行资金支持,让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更有动力。可以设立教育基金,对在采茶音乐学习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给予资助,特别是要鼓励本地区的学生参与更高水平的学习培训,以开阔眼界提升技能。要鼓励本土优秀音乐人才回乡贡献力量,参与教学或者教育辅导。

4 结论

总的来说,采茶音乐作为众多音乐流派中的一种,有很多内容和优势可以挖掘,在教学方面还有很多形式和方式可以创新。特别是在当前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更需要从采茶音乐教育入手,加大对采茶音乐这样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同时也要注重本土优秀专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为粤北采茶音乐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王群英,曹广涛.粤北采茶戏的艺术特色、生态环境与发展走向[J].戏剧文学,2012(2):108-113.

[2]欧阳绍清.赣南客家采茶戏研究现状及启示 [J].大舞台,2012(2):158-160.

[3]孙家国.论采茶戏音乐中的“喜剧性”———以粤北传统采茶戏音乐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2(3):16-22.

猜你喜欢

粤北音乐学校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遗址调查培训班在梅州开班
粤北扶贫路上的青年
音乐
学校推介
音乐
秋夜的音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