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学指导下的《红楼梦》茶文化翻译研究

2018-01-19孙菲菲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曹雪芹红楼梦茶文化

孙菲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陕西西安 710061)

时值2017年,《红楼梦》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因为1987年电视剧版《红楼梦》播映,迄今已经超过三十年。三十年间,电视剧版《红楼梦》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情拥戴。这不仅是《红楼梦》剧组精益求精的结果,更是小说《红楼梦》独特的艺术魅力。《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高度。《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扛鼎之作,不仅是作者曹雪芹十年辛酸泪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可用说,《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熔炉,蕴含着异常丰富的文化类型。中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便被作家纳入到了创作视野,成为铸就文化高峰的重要基石。

《红楼梦》的脍炙人口不仅是作者曹雪芹的一人之功,更是传播发展的重要结果。普罗大众对于文学作品《红楼梦》的接受还有部分距离,但是对于电视剧《红楼梦》却能实现家喻户晓的目的。这便是传播的直观性和有效性,它促进了《红楼梦》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当然,面对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应该让国人众人皆知,更应该传播到外国友邦。在对《红楼梦》的对外传播中,翻译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红楼梦》容纳了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红楼梦》中茶文化同样缤纷多彩。

1 语用学指导下《红楼梦》翻译的可行性

《红楼梦》翻译的必要,在于其雅致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所应该借鉴和吸取的,同时也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诉求。因此,《红楼梦》存在巨大的文化价值和交流作用,可以沟通东西方的文化和认知。然而,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本国作家运用本国语言创造出来的鸿篇巨制。再伟大的作家也不可能使用别国语言创造别国经典。所以这就造成了《红楼梦》的翻译障碍,这也是横亘在东西思想交流之间巨大的文化沟壑。

正是基于此,才有了翻译工作的必要性。翻译可以达到沟通双边文化的目的,促进交流,增加文化互信。然而对于简单的指代性的语言翻译还可以达到还原式的翻译,但对于《红楼梦》中博大精深的艺术和思想却很难做到完美的翻译。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言,翻译作品是原著作家和译者共同创造的结果。期间,译者需要根据翻译国的文化传统和接受习惯对原著进行修改,旨在达到正常的交流和传播。面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博大精深,缤纷多彩,翻译者应该借助一定的策略和手段才能将茶文化翻译得妥帖适当。所以以语用学为指导,便是在单纯的翻译技巧之上,使《红楼梦》的翻译更加符合接受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就翻译策略而言,可运用语用学等效(pragmatic equivalence)翻译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1]由此可见,语用学不仅仅是翻译《红楼梦》的方法和策略,更是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在以语用学为指导的道路上,不仅可以将为传统文化的翻译和传播开拓了道路和途径,同时也使《红楼梦》的茶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让人类优秀的文化惠泽全球。

2 语用学指导下茶文化翻译现状

尽管《红楼梦》中蕴含着多姿多彩的茶文化,然而其本质内涵还是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因此,以语用学为指导下的《红楼梦》茶文化研究,其实是在中国茶文化范畴内的翻译和研究。然而,对于语用学视阈来说,其用在《红楼梦》茶文化翻译的尝试还相对较少,这不仅是因为《红楼梦》中茶文化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也是东西茶文化的差异所致。

2.1 《红楼梦》与茶文化

《红楼梦》创作于清朝中叶,茶文化发展到此时已经不单单是饮料的一种。此时的茶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性,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茶由士大夫参与,因此茶文化呈现出典型的文人气度和精神象征。“文士饮茶是一种雅趣,只有雅士才懂得饮茶。”[2]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有着典型的闲情逸趣。所以作者曹雪芹将茶引入小说,绝不只是为了将茶作为饮料饮品呈现,茶文化在《红楼梦》中代表了作者的精神向度和美学追求。因此在《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中,涉及茶文化的多达一百一十二回。在中国传统古典名著中,如此绵密细腻地书写中国的茶艺术,实为罕见。所以《红楼梦》的茶文化不是作为物象呈现的茶饮料,而是渗透着作家对茶的哲思和思考。所以在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进行翻译时,存在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这种挑战既来自《红楼梦》文本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与中国茶文化的文化象征息息相关。

2.2 语用学指导下的茶文化

一般来讲,翻译的首要目标便是将原文尽可能还原地翻译给接受者,使之最大程度地了解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然而,其实在翻译过程中却常常忽略环境之间的差异。由于信息接受者和传输者所在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很难实现接受环境的相同。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接受环境的差异,这既是语用学带给翻译工作的启示,同时也是翻译工作的内在要求。就茶文化而言,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便利和优势,毕竟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存在“茶”的概念。尽管随着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变化,东西方的茶文化发生了流变。但是由于带有相同的名称,不会给接受者造成过于强烈的陌生感。然而,单单从茶的字面角度来看,其实茶在英语中是有所扩大的。茶在汉语中有四种解释,但到了英语中却呈现五中意义,所以语义的扩大造成的便是接受环境的差别。“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认为,信息发布者接受的认知环境存在差异。”[3]正是基于茶文化接受环境的差异,语用学才能够指导和使用《红楼梦》的茶翻译。尽管中国茶文化在运用语用学作指导上还存在巨大空白,但是语用学确实能够帮助中国的对外翻译。因此,将语用学与《红楼梦》的茶文化相结合不仅明智之举,同时也是必经之路。

3 语用学指导下《红楼梦》茶文化翻译的方法

中国的茶文化门类众多,精彩纷呈,其体现出的中国气质和民族个性代表着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作者曹雪芹正是将茶文化的精髓深刻地运用到了小说《红楼梦》的创作之中。在《红楼梦》中既有将茶名幻化成寓言的“千红一窟”,同时也有对中国古典茶具的细致书写。《红楼梦》中所囊括的历史文化纷繁复杂,而对茶文化的书写可以说淋漓尽致。唐朝陆羽将茶作为创作主体创造出了影响全球的《茶经》,而曹雪芹书写的《红楼梦》,因对茶文化的细腻详实足可以称之为小说版的《茶经》。这不仅是作者曹雪芹才情创作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巨大的文化魅力的玉成。

3.1 对茶名的翻译方法

中国的茶文化品类众多,各具特色。不仅有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六安瓜片,还有普洱、雀舌等多种茶品。可以说中国的茶名本身便是一门学问,蕴含着极强的艺术价值。《红楼梦》中同样存在众多茶饮品,不论是老君眉、暹罗茶,还是千红一窟,都带有极强的文学色彩和艺术魅力。因此在对茶名称进行翻译时,应该特别注重语义变化。由于中国的茶到了西方,不仅有茶的意思,同时也有“下午茶”的含义,所以应该使用语用学的观点对茶名进行区别和分析,力求达到翻译的精准。

千红一窟作为《红楼梦》中典型的茶名称,带有极为强烈的象征色彩。贾宝玉从梦游太虚幻境,尝此茶品。此茶生于谴香洞,利用各种花草烹制而成。显然曹雪芹将茶名命名为“千红一窟”带有他个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而这种情怀与茶的文化诉求相暗合。所以对于“千红一窟”的翻译应该有所创新,不应该只是中规中矩。在语用学的指导下,不仅应该翻译出“千红一窟”的含义,还应该点明其一语双关的文化内涵。所以将“千红一窟”单纯地翻译成“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便过于简单,借助语用学的指导,应该将其译作“Maiden’s Tears”。这样的翻译不但可以体现出茶的特点,同时也有“千红一窟”丰富的文学内涵。

3.2 对茶具的翻译方法

中国的茶文化不仅有着丰富的茶品类,同时也具有十分考究的饮茶器具。小说《红楼梦》作为茶文化的百科全书,不仅有对茶品类的直观描写,同时也涉及到了众多的茶器皿。在众多的茶器皿中,最经典的莫过于茶筅。茶筅作为普通的调茶工具,在《红楼梦》中担当着重要的戏份和重量。因为茶筅是元妃赠给弟妹的礼物,它代表了皇权和恩宠。当然,茶筅能够成为皇亲国戚往来互赠的礼物,不仅是它制作精美,更重要的是茶筅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所以在对茶筅进行翻译时,应该注重对其特定环境的指示。因此将茶筅直接成“a bamboo teawhisk”可以点明茶具的材质,但并未点明其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所以根据语用学的指导,应该将其翻译成“a bamboo whisk for cleaning teapots”,这样的处理不仅点明了茶筅的材质属性,更点明了其在文中的文化内涵。所以这样的翻译既是符合文中茶筅的具体含义,同时也是符合语用学视阈的内在要求。

语用学指导下的《红楼梦》茶文化翻译,注重的是对茶文化细部的翻译和理解,体现的是茶文化内涵和精髓。因此,将《红楼梦》的茶文化翻译置身在语用学视阈下不仅是语用学对翻译的启迪和贡献,同时也是《红楼梦》翻译的积极探索和努力追求。伴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茶文化会借助对外传播的东风源源不断的传播到世界各处。随着“一带一路”的稳步进行,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加入到翻译的行列,这些传统文化将会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内涵影响全球,惠泽世界。当然,《红楼梦》茶文化翻译所使用的语用学视角便是在这发展主潮中强有力的实验,这不仅有利于《红楼梦》茶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开辟道路。因此,《红楼梦》茶文化以语用学作指导,不仅有利于自身传播,也有利于其他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二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何自然.翻译要译——什么翻译中的语用学[J].外语与翻译,1997(2):193.

[2]陶宗仪.说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252.

[3]任影,张慧琴.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茶文化英译比较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7):12-15.

猜你喜欢

曹雪芹红楼梦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茶文化的“办案经”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