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茶文化思维对跨文化英语语用失误的影响及启示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词汇茶文化情景

李 丽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河南三门峡 472000)

茶文化思维中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民族交融上,还体现在语言、思想的融合方面。尤其是在未将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明末清初,我国实现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出现了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重大危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积极实行政策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提出和实施,我国开始走向对外开放的崭新道路,这也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新起点。与此同时,英语的使用成为国人不可逃避的话题。无论是在对外的政治沟通交流,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都离不开语言媒介。

1 茶思维与语言语用

语言作为思想文化沟通交流的工具,可以在传递文化思想的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将人的思维转化为词汇清晰地表达出来。语用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在传播茶思维的过程中,准确思维表达离不开精准地语言语用,二者相辅相成。对比之下,英语和汉语在语法、语义、发音等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区别,也使得人们在英语学习时出现理解困难的现象。另外,人们思维认知差异也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语用造成了一定影响。

1.1 传统茶思维

茶叶出现后,以生活消费品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思维应运而生。传统茶思维是将我国诸子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后发展起来的。在茶文化中不仅可以看到老子“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也包含了儒家思想的“仁”、“礼”观点,更包含了墨家思想中的掌握“天志”,他提倡在品茶、饮茶中参悟人生。除此之外,在我国的诗词观中也可以体现出传统的茶思维。比如,在宋林逋所作的《茶》一诗中,将茶叶描绘为“世间绝品”,通过对茶叶进行品鉴的过程,完成了“茶经忆古人”的活动。这就表明,品茶、饮茶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更是对生活的品鉴、对思想的熏陶。传统的茶思维在品茶、饮茶的过程中被赋予新的深意。

1.2 语言语用失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语用失误的概念首次被英国语言学者Janney·Thomas提出来。Janney·Thomas指出的语用失误仅仅是宏观概念,而语言语用失误是语用失误概念的一种微观形态。Janney·Thomas强调语言与语用的失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者的概念主要存在三种区别。其一,主要是语言失误与语用失误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其二,他指出语言失误是语用失误的导火索,前者出现问题会引发后者产生矛盾;其三,包括语言失误带来的影响远不及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可能会造成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障碍。Thomas所提出的语言语用失误的概念,即是在其提出语用失误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3 情景词汇理解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单位,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词汇的积累与拓展。词汇本身并不具有特别内涵,将词汇放置于语境之中方可体会其含义,并加深学生对于词汇含义的理解。新东方在对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尤其重视词汇的学习;而在学习方式上,俞敏洪曾提出并不建议将英语词汇单独列出进行独立记忆,他提倡将英语单词置于语言环境中,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同时加强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能力。情景词汇的理解方式在新东方的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格外的重视和体现。词汇的情景理解将刻板的词汇教学与有趣的情景演练融合在一起,化刻板为生动,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单一的词汇教学并不能完成此项工作。

2 英语语用失误的原因分析

英语的语用失误一般分为两个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语音、语调与词汇的失误;第二种类型为情景交错的失误。从宏观分析,这两种类型的失误离不开三类原因:首先,个人对于词汇的理解出现偏颇;其次,个人对于语言认知的逻辑存在差异;再次,语言情景间的应用范围错位。这三大因素就是英语语用失误的基本原因。

2.1 词汇间的理解偏颇

对于词汇的理解,由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所以在词汇的认知和理解上会存在偏差。中文词汇的构成与英文词汇的构成也有较大的区别,从词汇的书写构成到词汇的形态构成均有不同。英语词汇的构成主要是通过前后词缀的应用来完成的,即英语词汇主要是在词缀的基础之上完成的。这就意味着英语词汇的本意与其词缀含义区别较小,甚至毫无区别。但是,由于英语词汇的单一,每个词汇往往有多重含义,且有多重词性,若不在语言环境内,则可能会给应用者造成理解偏差。如direct,其动词含义为控制、规定方向,而其形容词含义为直接的、恰好的,其副词含义为亲自,所以在该词语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词性。另外,对词性辨别不明也会直接影响词汇的理解。

2.2 认知逻辑差异明显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语言习惯上体会较为明显,语言表达习惯的认知差异会影响认知逻辑的差异。以东西方的语言表达为例,东方的语言表达偏向隐晦,即语言的内涵丰富,需要借助情景加以体会思考。而西方的语言表达更加偏向于直白、清晰,即表达出的意思与语者自身所想的内容相同;以写信为例,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开门见山式,即在信的开始就点明写信的主题,提出自己所需要的要求,而在信的最后才注入问候的话语。而东方人的写信方式则相反,开篇先进行友好的问候寒暄,在信的末尾才会点明写信的重点。所以西方人读东方人的信件,需要以从末尾至开头的顺序来阅读。以写信为例,即可以看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带来的认知逻辑的差异,此类差异也会对英语语言语用造成间接影响。

2.3 情景应用范围错位

情景应用范围的错位也会造成英语语用失误。语言语用是在一定的情景下才会有其独特的含义,文化传统的差异是致使情景应用范围错位的重要原因。东西方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不是一朝一夕间形成的,而是由古代的经济要素决定的。东方文化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西方文化则是在商业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对比来看,小农经济更加重视家庭观念,固守意识较为浓厚,而商业经济更加强调开拓精神,创新意识更加强烈。由此发展出的东西方文化的思维对情景的理解则会不同。东方思维更加重视整体利益,在对情景的理解时更多的会从集体出发,而西方思维更加注重个人利益,所以在对情景进行解读时更多会选择从个人的角度理解问题。

3 茶思维对跨文化英语语用失误的调整策略

茶思维对于跨文化的英语语用失误的调整主要是将东西方文化思维模式进行结合,以小见大、从简单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入手,进一步形成思维模式的调整,为英语语用的精准度提供理论建议。

3.1 以小释大应用词汇

中文概念中的“以小释大”是将小词汇的概念进行拓展后,应用于特定的情境之中。由于语言的相通性,所以这一概念在英语语用中同样适用。对比中文词汇数量来看,英文词汇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词性较为丰富,通常一个英文词汇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当做副词使用,或是同一类词汇具有多个词义。例如foster,作为动词其含义为抚养培养,作为形容词,其含义为收养的,二者含义其实差别不大,但是就词性来看,使用方式不同。我国的茶思维所提倡的变通性可以应用于英语词汇的使用中,以小释大、以少释多,掌握同一词汇的不同词性以及其适用的语法范围,从而降低英语语用失误的可能性。

3.2 包容性的认知逻辑

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对语言认知逻辑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强大的包容性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典茶文化思维中所提出的包容性,不仅仅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墨家思想中所倡导的“兼爱”中也有所体现。这些概念体现在跨文化语言的应用时,面对不同类型的语言使用应具备相同的热爱程度,这不仅仅需要体现在对于语言的使用,还表现在对语言的认知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当在包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语言的认知逻辑,使语用者的认知逻辑,包含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征。就像奶茶一样,既有东方茶叶的清香,又有西方奶味的甘甜。

3.3 文化交融情景理解

在英语学习使用的过程中,特定语句只有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才能理解的更为透彻。语言与绘画一样,即使东西方绘画具有相通性。在对情景理解的过程中运用茶思维中的“灵活性”,在西方文化的思路中,灵活掌握。例如,在与西方进行信件交流中,尽量使用开篇点题的方式,此种方式更加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融。

4 结论

英语语用失误会对人们正常地交流沟通带来不利影响。语义错位带来的误会不容小觑。而英语语用的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英语与汉语语法的差异;另一方面是东西方人们思维认知错位造成的。因此,在英语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要以西方思维模式为基础,并将我国茶文化精髓的融入英语语用之中,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合理交融。这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向世界传播我国的茶文化思想,最终实现语言、思想、文化的大融合。

[1]郝敏.试论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必要性[J].福建茶叶,2017(2):179-180.

[2]任莉.从语义转换的角度探讨茶文化语言在英语翻译中的规范性意义[J].福建茶叶,2017(2):177-178.

[3]郭遂芝.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3):124-125.

[4]冯婷.商务英语中跨文化交际下的语用失误[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10):36-37.

猜你喜欢

英语词汇茶文化情景
情景交际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把美留在心里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