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茶文化与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

2018-01-19雷欢欢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文化辅导员思政

雷欢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薪火传承中流传下来的。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认识和学习中国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中国茶文化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而助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因此将中国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代高职学生整体素养的概况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九零后,他们是深受互联网影响的一代,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生猛鲜活的个性:有闯劲,有思想,但是又太自我,且不务实。因此当代大学生有着极为矛盾的特点。作为我国的希望,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整体素养上早已经不能和过去的大学生相比。然而,正如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看问题应该看事物的两个方面,不能一刀切。因此,我们会发现思想深刻、有自我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和特色。面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寻求解决方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便能够有效地对抗高职学生的诸多问题和缺陷,进而使得大学生成为国之栋梁。当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高职院校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地教育宣传,而应该寻求新的方法和手段,使得思政教育更便于被当代高职学生接受。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茶文化,便是思政教育的积极探索和有力尝试,这不仅有利于当代高职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宣传中国的茶文化。

2 当代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与中国茶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其受到的人文素养教育和人文关怀本身就比较有限,因此在思政课堂上应该更多地融入诸如中国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当代高职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1 有利于树立民族观念

九零后的当代大学生是深受互联网影响的一代,在获取了众多信息和资源的同时也接触到了西方的各种思想和潮流。在这种思想潮流的影响之下,一些大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缺少正确的认识,以致出现哈日哈韩的“时尚”。在这种思想潮流的引导下,一些大学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逐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基于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崇尚,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中应该让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观念,以民族传统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实现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能够让大学生走进中国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茶文化并非只是中国一国所有,但是与日本、英美相比,中国的茶文化是异常丰富的。从历史悠久的茶诗词,到动感飘逸的茶舞蹈,还有别具风情的茶歌曲,中国茶文化在全球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正因为中国茶文化的地位,当代大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我国华夏民族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因此,将中国茶文化与我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民族观念,进而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达到热爱祖国,端正态度的目的。

2.2 有利于提升道德修养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其最终宗旨是培育道德素质高尚的现代大学生。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课堂过于死板和传统,思政课并未完全发挥提升大学生道德的作用。现如今的大学生在思想方面出现的问题的根源与大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有关。培育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高职院校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多引进新的思想和方法,改变原有的教育格局,引入中国的茶文化便是创新之举和勇敢尝试,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在我国的茶文化中,注重修身养性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在凡尘喧嚣的环境中,沏一杯茶,静心品味清欢的人生,能够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滋润。同时,茶文化还有崇尚节俭的理念,这对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两晋时期,奢靡之风盛行,每逢筵席便是大鱼大肉。为了对抗这种不正之风,当朝宰相便号召以茶代酒,渐渐地,茶便成为接人待客的重要手段。随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推移,茶文化蕴含的崇尚节俭的思想便被流传下来。将中国茶文化本身蕴含的优秀思想渗透到思政教育之中,在短时间内或许并不能使得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飞速的提升,但是“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1]。通过茶文化源源不断的文化熏陶,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一定会得到持续提升。

2.3 有利于培养爱国热情

“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个口头重要,实际上次要的地位,不能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2]的确,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并未从本质出发,依然在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其结果便是学生对思政课堂不感兴趣。中国茶文化与思政课堂的结合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大学生的精神现状的手段之一。以中国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精髓,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因此,在思政教育中引入茶文化便可以使大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进而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 在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加强中国茶文化教育的策略

加强思政教育,并不只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范畴,它还应该包括以党员为代表的先进分子、以辅导员为助手的教育引导和以学生干部为辅助的教育宣传。只有这些因素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多管齐下,才能使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1 党员以党员活动为阵地,融入学生生活

思想政治的教育,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更应该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有责任也有义务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此,党员可以在党员的生活会上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着重讲解茶文化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使得党员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同时,党员作为先进个体,可以以身作则地影响其他同学,将自身生活与茶文化相结合。比如可以在寝室品茗喝茶,不仅净化自己的心灵,而且也为寝室营造清净平和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以茶文化为突破口,讲述中国传统的小故事,以故事影响其他同学。总之,高职院校应该利用好党员同志,让党员以旗帜引领思想政治的走向和发展,从而切实稳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成果。

3.2 以辅导员为助手,渗透思政教学

大学的辅导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联系和沟通学生的重要纽带。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辅导员的助手作用。面对思政教师布置的有关茶文化的作业,辅导员应该及时催促学生及时完成;面对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辅导员应该及时组织相关的主题班会或文体活动;面对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指挥和引导,辅导员应该将中国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诱导学生思想的转变。辅导员工作是巩固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对中国茶文化纵使讲述得生动形象,学生课下如果不去执行,便依旧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预期效果。因此,在将中国茶文化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辅导员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助手功能,保证了中国茶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融合,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稳步提升。

3.3 以学生干部为辅助,引领学生学习

学生干部作为连接和沟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在学习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班长为主体的班干部,应该起到模范带头、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努力学习中国的茶文化,以茶文化为媒介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当代大学教育者,绝不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唯教师论者,而应该回归到“人”本身。因此,在对中国茶文化进行学习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的中心回归到学生。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惰性和漠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因此,学生干部便要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学习风气,改善学习环境,将学习中国茶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修养。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国茶文化发挥改变大学生精神素养的功效。因此,在将中国茶文化与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时,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党员和辅导员的作用,也应该看重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这不仅是为了保证茶文化与思政课的顺利融合,同时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环境的建立。

4 结论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3]因此,思政教育的根本还是围绕人在进行,毕竟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整体。所以应该重视人的力量,这不仅是发展中国茶文化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高职思政教育的应有之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终将落后于现实的教育情况,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革新思想,以辅导员和学生为主体,加强大学生思政课堂的理论创新,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引入课堂。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幸事,同时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且对二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李方.教育知识与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4.

[2]周德荣.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9(3):210-2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猜你喜欢

茶文化辅导员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