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审美角度下的河南茶社背景音乐研究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室背景音乐品茶

李 晖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12)

当语言无法准确表达时,也就是需要音乐出现的时候。音乐不但能给人的感官带来愉悦的享受,也可以作为背景成为某些特定场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茶馆茶社、酒店大堂、酒吧、商场等等。其中,最富魅力和精神内涵,且毫无违和感的场所莫过于茶馆茶室了。在传统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主要以中国古典名曲为主,这些曲目所使用的乐器也是中国传统器乐。在古香古色的茶馆中,一曲灵动的音乐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可以将茶社高雅、古朴、精致的特色发挥到极致。不仅如此,背景音乐还能够使每一位客人静心品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引发品茶人的审美体验及对人生的思考。众所周知,在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上,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茶文化的历史非常悠久。宋代古都正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可以说,宋代茶馆在我国茶馆、茶社历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茶馆休闲正式成为我国休闲文化一部分就是从河南这片土地上发起的,并为茶室休闲在全国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现在的茶馆茶室,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休闲产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逐步发生改变。作为茶室的背景音乐,千篇一律的传统曲目略显单调,所以站在现在审美角度下,重新审视茶室背景音乐的作用和效果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从现代审美角度出发,就中国传统音乐在茶室背景音乐的应用、新时期下我国传统曲目在茶室中的局限性,以及现代音乐在茶馆中的应用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当今的茶室经营者,在设计经营茶室上提供些理论帮助。

1 中国传统音乐在茶室中的应用和作用

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来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合理的选择茶室背景音乐,不但给整个茶室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气氛,也能够让人的复杂的心情变得安静下来,从而细致用心的去品鉴一杯香茶,赋予整个饮茶过程以更充实的精神内涵。在茶室中,大多选用古典名曲作为背景音乐。此类音乐多由古筝、琵琶、古琴、洞箫、笛子等合奏演绎而来,若加以细细的品味,恰似有人在倾诉衷肠,真情流露,又如同面对一位知己侃侃而谈。有了恰当的音乐作为纽带,能够使品茶之人更快地融入到茶的深层境界之中,品味茶汤带来的感官享受,欣赏茶艺之美。

可以用来作为茶室背景音乐的古典曲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1 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乐曲

在我国古曲中,反映月下美景的曲目并不少见,如大家所熟悉的《春江花月夜》,该曲旋律婉转质朴,节奏流畅多变,配器巧妙细腻,演奏起来丝丝入扣,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象,尽显江南水乡精致的风光。细细品来,宛如一幅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工笔山水画缓缓地呈现在眼前。用这首曲子作为茶室的背景音乐,自然而然地能将品茶人引入到清新淡雅的自然境界之中,从而平心静气地去细细品味茶韵。再如广为流传的《平湖秋月》,该乐曲凭借着明媚流畅的旋律,婉转曲折多变的音调,将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描写得淋漓尽致,完美地刻画了良辰美景,淡泊悠远、虚无缥缈的意境。以此曲作为茶室的背景音乐,品茶人就如同在江南湖光月色之中,欣赏茶之美、茶艺表演之美,音乐就像催化剂一样,让品茶人将茶道精神感悟得更为透彻。以月下之景反映茶艺自然之美的古典乐曲还有《秋湖月夜》、《月儿高》(潮州筝曲)、《霓裳曲》、《汉宫秋月》、《关山月》、《彩云追月》、《灯月交辉》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1.2 反映山水之音的古典乐曲

此类的曲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山流水》了,此曲曲调主要以抒情为主,模拟性描写为辅,情景交融、各种乐器交相辉映,酣畅淋漓地描绘了人们对大自然美丽景色颂赞之情。流水之意和茶艺泡制有着神和之处,所以无论是作为茶室的背景音乐,还是作为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都能够最大程度上感染品茶人,从而激发品茶人对茶和茶艺的热爱。反映山水之音的古典乐曲还有《汇流》、《幽谷清风》、《潇湘水云》等等。

1.3 反映思念之情的古典乐曲

《阳关三叠》是最著名的反映思念之情的古典乐曲,该曲旋律流动而连贯,意境思念而不缠绵,深刻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真挚情感,好友离别的那种伤感情怀。正因为此曲表达的是友人之间的情谊,和茶文化中以茶会友的主题贴切,所以被广泛被应用为茶室和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能够体现茶和品茶人之间深厚的人茶情谊,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反映思念之情的古典乐曲还有《塞上曲》、《情乡行》、《远方的思念》等等,用作茶室背景音乐都是不错的选择。

1.4 描绘禽鸟在天空飞翔的古典乐曲

提到此类音乐,其代表曲目非《平沙落雁》莫属,此曲以急变而不槽乱的节奏,各种乐器相互巧妙配合,勾勒出大自然壮丽的景色,形象鲜明,情景交融,通过独特的抑扬顿挫描绘出如诗如画的场景,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艺术中,音乐、诗词、绘画的同构和一体,在品茶之时播放此曲,带给茶艺表演者和品茶人无尽的艺术享受和充分的想象空间,茶事的所有参与者都会很好地融入茶境界之中。此类代表性的乐曲还有《空山鸟语》、《鹧鸪飞》、《海青拿天鹅》等等,同样也被常常用作茶室的背景音乐。

不管是出于休闲娱乐的目的,还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茶艺和背景音乐是密不可分的。传统音乐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其作用也不言而喻。传统音乐不仅能够在茶室空间上营造浪漫典雅的气氛,可以更加饱满地烘托出茶艺表演的主体,从而提升表演的感染力,为茶室和茶艺表演注入了灵魂和意境。

2 新时期下我国传统曲目在茶室中的局限性

古典曲目在茶室中应用,确实能够突出茶社典雅、清新、古朴的文化气息来。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需求和鉴赏力也在不断提高,多元文化和审美角度的出现,必然会引导着茶馆背景音乐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正是基于这种现代审美角度来进行深层探讨,中国古典曲目作为茶馆背景音乐也逐渐暴露了些具体问题。

2.1 缺乏创新,少了时代气息

笔者曾到访过郑州和开封两地的多家茶社,发现茶室在选择古典曲目作为背景时,大多选择的是《高山流水》等常见的“十大古曲”,这些曲目确实能和茶室古香古色的氛围融合到一起。但听的时间长了,见的多了,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给人的感觉是缺乏推陈出新的勇气,少了时代气息。茶室与茶室之间的对比,多了些雷同,少了些个性。

2.2 生搬硬套,缺少对古曲的深层理解

相对与现代音乐来说,我国的古典曲目更加深邃而赋有内涵,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所研究,才能够理解到古代曲目的深层含义。此外,与现代音乐相比,古典的曲调多变,内涵丰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真正领悟到其中的韵味还是有一定难度。在选择古曲做为茶室背景音乐时,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古曲所表达的含义而随意选择,不但不能起到提升茶室韵味的功能,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茶室宁静、典雅的气氛。如著名的古典曲目《十面埋伏》,描写的是我国古代战场上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用做茶室的背景音乐,显然是不合适的。

2.3 古典曲目节奏多变,难与茶艺节奏合拍

中国古典曲目和中国茶艺都是艺术,两者只有相互呼应才能完美体现。无论是音乐还是茶艺表演,都有自己固定的节奏,只有两者之间的节奏能够相互衬和,才能给人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感官享受。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相对现代音乐节奏相对固定的特点来说,古典曲目在节奏上更是多变,时而舒缓,如同娓娓道来的一段往事,时而慷慨激昂气势磅礴,如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碰到这样的曲目,不但会打乱茶艺表演者的正常节奏,也会让品茶人无所适从,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茶艺的本真韵味。

2.4 古典曲目数量有限,可选择空间受局限

我国存世的古曲数量,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在可选择的空间上有限。而我国的茶文化在不断发展、推陈出新,从茶叶的品种到饮茶泡茶方式,都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变。如在2005年出现的金骏眉,虽然属于正山小种的一个分支,但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后期品茶,都与正山小种有了很大的区别。再如2014年出现,2015年和2016年火遍北方茶市的“小青柑”,是陈皮与普洱茶的结合体。诸如此类的新茶叶品种不断出现,在未来一样也会不断推陈出新。这种情况下,数量有限的中国古曲已经很难满足现代茶室的创新需求。大到茶馆茶室,小到一个小小的茶席,千篇一律不加选择地运用中国古典曲目作为背景音乐,很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品茶人难免也会出现审美疲劳,从而出现腻烦感。

针对以上问题,茶室除了在背景音乐选曲上下足功夫,注意到曲目的具体内涵和茶文化是否真实搭配外,也应该从现代审美角度,仔细研究当代音乐在茶室中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对茶室背景音乐做新时期下的调整。

3 当代音乐在河南茶室中的应用与探讨

前面提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宋代时期,河南为茶文化在全国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兴于宋代的河南的茶室,在当时为全国茶室的兴起起到了引领作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向着多元化发展。所以站在当代审美角度下对河南茶室背景音乐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样也是为中国茶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出谋划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3.1 大胆尝试新世纪音乐在茶室中的应用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下,茶室的背景音乐选择不必局限于古典乐曲,茶室背景音乐可以大胆地尝试新世纪音乐,或许会起到意外的效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世纪音乐诞生,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走向成熟。此类音乐最早的功能是用于冥想和净化心灵,多在催眠和练习瑜伽时使用,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发现新世纪音乐更具思想性,于是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场所之中。提到新世纪音乐,很多人也许陌生,但提到萨顶顶和林海,很多人就熟悉了。没错,萨顶顶和林海的歌曲风格,就是新世纪音乐风格代表之一。新世纪音乐被创作者注入更多的精神内涵,希望通过音乐来呼唤人们回归本真的心灵世界,甚至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现在有不少茶室就开始使用新世纪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如著名的轻音乐《神秘花园》,再如英格兰风笛的曲子等等,再如中国歌手萨顶顶的歌曲《万物生》等等。

选择此类音乐做为茶室背景音乐,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内容丰富,新世纪音乐演奏风格多种多样,乐曲的配器也更为丰富,能够准确地传达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茶室背景音乐在进行选择时,范围也更加的宽泛。其次是崇尚自然,与流行音乐相比,新世纪音乐更具民族传统文化色彩,追求的是万物之间的和谐相处,在某种意义上有返璞归真的味道。再有具备感染力,不少新世纪音乐会带有宗教色彩,给人们传递或空灵、或庄重、或纯净的音乐氛围。最后是带来新鲜元素,采用新世纪音乐作为茶室的背景音乐,既保留了古代曲目民族、文化、典雅等属性,又能给身处茶室之中的人带来新鲜感,不至于让新到访的品茶人对茶室的印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3.2 将河南地域文化融入茶室背景音乐

如果在茶馆中,听到依依呀呀的京韵之声,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大鼓之声。不用说,这肯定是北京的一家茶馆。即便是在其他城市之中出现,茶馆的主体元素也跟北京有关,这就是地域文化产生的魅力,同样也是地域文化的社会功能之一。

河南地处中原,不但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同样也出产享誉全国的名茶信阳毛尖。此外,河南还有一种被称作大豫之魂的瑰宝,那就是豫剧了,豫剧的发祥之地就是茶馆。既然河南有着这么多的地域元素标签,那么把这些元素合理地运用到茶室的背景音乐中,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戏歌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一新鲜的艺术表现形式综合了戏剧元素和歌曲元素的精华,具备清新、独特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点。融入京剧元素的戏歌有《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等等,融入黄梅戏元素的戏歌有《女驸马》等等。豫剧是我国三大戏种之一,近些年来,也有不少音乐工作者将豫剧元素运用到歌曲中,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豫歌”,如著名的《沁园春·雪》。如果把这些豫歌运用到茶室的背景音乐中,能够完美地突出河南茶室的地域特性。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成不变的茶馆背景音乐,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多元化需求。茶室中的背景音乐,不仅仅是为了配合茶艺表演,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品茶人内心对于茶艺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鸣。茶室的背景音乐是茶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站在现代审美角度下,综合考虑环境、表演形式和地域特性等方面因素,才能够为当代的茶室选用更为合拍的背景音乐。◇

猜你喜欢

茶室背景音乐品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背景音乐在医院环境中的运用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息心茶室
冬品茶梅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