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8-01-19朱效斌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蹄部疫区水泡

朱效斌

(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镇畜牧兽医站,730713)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导致牛出现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出现水泡和溃烂症状的疾病。此病发病范围广,且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生,将迅速传播,造成大规模的流行,不易控制且不易消灭,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 牛口蹄疫的症状

牛感染口蹄疫后,潜伏期一般为2-4天,有些时间长的可达1周。病牛发病时,体温升高,可达40-41℃,此外,也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病牛发病初期,出现吸吮声,1-2天后,牛的唇内侧、齿龈、舌面和颊部出现水泡,口内温度升高。牛的流涎很多,而且呈现出白色泡沫状,此外,采食和反刍也完全停止了。

进入发病的下一个阶段,水泡将破裂,形成糜烂,体温也将回复到正常,糜烂也将逐渐愈合。这时候,很容易继发感染细菌类疾病,导致糜烂加深,出现溃疡。

此病一般是良性经过,一周后基本可痊愈。但是,如果在蹄部出现病变,则病期会延长,有时达到2-3周甚至更久。本病患病后死亡率很低,一般为1%-3%,但是病牛会变得虚弱,肌肉发抖,心跳加速,节律失调。如果发生在犊牛,则死亡率较高,可以达到50%-70%,主要表现为心肌麻痹和血性肠炎。

2 流行病学

牛口蹄疫主要感染黄牛和奶牛,且幼龄较成年更易感。潜伏期的牛,康复后仍携带病毒,以及患病牛都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的传播,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乳汁、精液、损失的皮肤、黏膜等传播,此外,牛场之间的人员往来,从疫区或者发病区的牛场调入牛只均会传播此病。本病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病毒在遇到适当的天气:温度、湿度、风速条件下,可以远距离的传播。

3 牛口蹄疫的诊断

3.1 观察病理变化

发生口蹄疫后,可见牛口腔、蹄部出现水疱和烂斑,此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肠道黏膜有时可以见到圆形的烂斑、溃疡,在真胃和肠道黏膜还会出现出血性的炎症。此外,还会出现心肌病变,心包膜出现弥散性、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者是淡黄色的斑点和条纹。

3.2 诊断要点

口蹄疫的诊断,除了根据症状,发病经过,流行性等进行初步诊断,但是,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等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病毒的分离鉴定、病毒的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方法进行。

4 牛口蹄疫的防控

口蹄疫是国家重点疾病,养殖场在发现口蹄疫发生后,应该迅速报告疫情,划出疫区、严格封锁疫区,并且将病牛和同群的牛宰杀,消毒处理;对病牛舍和受到污染的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同时,对受威胁区的牛进行紧急疫苗预防接种。

4.1 日常预防措施

预防口蹄疫,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加强疫苗免疫,严禁从疫区引种,同时,加强牛场内的检疫力度。按照当地流行情况,注射相应疫苗。研究发现,弱毒疫苗的效果最好,免疫期更长,但是有毒力反强的危险,不安全。所以,大多数还是使用灭活疫苗。

4.2 发病后的防控

本病发生后,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治疗时,对于成年牛可以使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对于犊牛,初生犊牛,以及患病犊牛,通过静脉注射,可能会导致猝死。原因有两方面:①静脉注射会导致犊牛受到惊吓;②静脉注射会加重病变心脏的负担。从而加速犊牛的死亡。

4.3 地方动物卫生部门工作

地方动物卫生监管部门,应该增强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农户新引进的和卖出的所有种牛进行检验,尤其是对于从疫区引进的牛,更应该更加小心,不能让病牛进入牛舍中。最重要的是,对卖出的牛也应该进行检疫,防止病牛进入市场。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以及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后的牛,会出现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的水泡和溃烂症状。患病后,危害极大。预防此病,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进行免疫接种。当发病后,立即处理患病牛,同时,对其他牛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全圈舍进行消毒。

猜你喜欢

蹄部疫区水泡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