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泡病的诊断及防控
2018-01-19段雪梅
段雪梅
(甘肃省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748100)
猪水泡病是猪的一种具有发热广泛传播的传染病。主要在蹄部皮肤、吻突、口腔和舌黏膜上形成水泡或烂斑。病原是一种滤过性病毒。该病在我省食品系统猪只调运频繁的猪群内经常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病后掉膘明显,影响生长、育肥,危害严重。
1 诊断要点
1.1 病原学
猪水泡病病毒属微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本病毒须冷藏和冷冻保存。56℃1小时可灭活,在pH2.5-12.0内稳定;对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有机物存在下,可被1%氢氧化钠加去污剂灭活。在无有机物存在下,可用氧化剂、碘伏、酸等消毒剂加去污剂消毒。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腌、熏加工不能使其灭活。火腿中可存活180天,在香肠和加工的肠衣中可分别存活1年和2年以上。
1.2 流行特点
除猪易感外,其他畜禽均不感染,人偶尔可也可感染。病猪随受害部位的小泡皮,水泡液向外界排毒,也可随粪尿排出污染外界环境。健康猪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受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1.3 临床症状
首先观察到的是猪群中个别猪发生跛行。而在硬质地面上行走则较明显,并且常弓背行走,有疼痛反应,或卧地不起,体格越大的猪越明显。体温一般上升2-4℃。损伤一般发生在蹄冠部、蹄叉间,可能是单蹄发病,也可能多蹄都发病。皮肤出现水泡与破溃,并可扩展到蹄底部,有的伴有蹄壳松动,甚至脱壳。水泡及继发性溃疡也可能发生在鼻镜部、口腔上皮、舌及乳头上。一般接触感染经2-4天的潜伏期出现原发性水泡,5-6天出现继发性水泡。接种感染2天之内即可发病。猪一般3周即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发病率在不同暴发点差别很大,有的不超过10%,但也有的达100%。死亡率一般很低。对哺乳母猪进行实验感染,其哺育的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有临诊症状的感染猪和与其接触的猪都可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并且至少可维持4个月之久。
2 预防措施
2.1 平时注意观察猪群吃食、行走、姿态,如有异常应隔离观察。
2.2 定期消毒,圈舍、饲槽、用具以及拉运的车辆等运输工具应用4%烧碱水喷洒消毒或直射阳光下暴晒杀灭病原体。
2.3 做好防疫注射,有鼠化弱毒苗,多种组织培养弱毒疫苗及组织培养灭能苗,疫苗注射后免疫期在6个月以上。有的疫苗给猪注射后引起发烧不吃、寒颤等反应,3-5天即可恢复正常。
2.4 猪水泡肾传细胞弱毒苗;用于预防接种,对大小肥猪,均可在股部深部肌肉注射2ml,注苗后3-5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暂为6个月。
2.5 猪水泡细胞毒结晶紫疫苗;对健康的断奶猪、育肥猪均可肌注2ml,免疫期为9个月。
2.6 发现疫情后迅速隔离病畜,封锁疫区、疫点,同时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汇报。
2.7 封锁期间,疫区可根据不同对象及要求选用3%-5%烧碱溶液,3%-5%福尔马林或3%-10%氨水进行消毒。仓库可用福尔马林或升华硫黄熏蒸消毒。
2.8 解除封锁疫区内在最后一头病猪痊愈后三周经彻底消毒后,经过领导部门验收可以解除封锁。
2.9 隔离的病猪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伤口用0.1%高锰酸钾水或1%硼酸水冲洗后涂擦1:10碘甘油或龙胆紫或喷洒冰硼散。
3 治疗方法
3.1 接种疫苗口蹄特灵,口蹄特灵是经过知名专家研制而成的高尖端产品,用A型和O型口蹄疫病毒弱毒株高度免疫健康青年猪后,采取血液,分离血清,经加工处理制成,含有高效价抗体,能够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猪口鼻足水泡病,提高猪群免疫力,增强体质。
3.2 猪口鼻足部水泡病发病严重的猪群肌肉注射口蹄特灵,对于仔猪和怀孕母猪,每瓶口蹄特灵用于150kg体重治疗,对于育肥猪和后备母猪每套口蹄特灵用于200kg体重。
3.3 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溶液消炎,再用中兽药制剂荆防败毒散拌料(1kg药剂拌500kg饲料)进行治疗。同时进行猪舍消毒,另外建议做好口蹄疫的免疫工作。
3.4 中药治疗:猪水泡病早期:荆芥45g、防风60g、黄连 30g、天花粉 45g、银花 60g、土茯苓 90g、赤芍45g、生地60g、黄芩30g、当归30g、独活30g、木通 30g、甘草 3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