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带地区牛热射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8-01-19邱红辉王胜来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热射病阴凉烈日

邱红辉,王胜来

(1.海南省东方市畜牧兽医局,572600;2海南省农业学校,海南海口 571100)

在热带低纬度地区如海南,由于气温高,日照强烈,紫外线强,在烈日曝晒下从事劳役或拥挤在不通风的牛舍内,牛散热困难,热量过多积累,导致急性脑充血,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出现紊乱,牛极易患上热射病,此外,缺少足量的饮水也是牛热射病的一个诱因。本文介绍了一种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药方剂的组成成分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廉价易得,疗效显著,可供养牛户收藏,以备急用。

1 临床症状

病牛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全身颤抖、口鼻流涎、气喘、鼻镜干燥、食欲废绝,有的表现瘤胃鼓气。症状较轻时眼结膜潮红、全身困乏、脉搏加快、活动不灵活;症状重者则卧底不起,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或伴有神经症状。

2 治疗

2.1 西药治疗

以对症治疗,防止脱水与继发感染为原则,选用以下任一疗法。

(1)兽用 10%葡萄糖(500ml)1 瓶+50ml安乃近+800万单位的青霉素;兽用5%硫化钠(500ml)2瓶+10ml庆大霉素+10ml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输液。

(2)肌肉注射50ml安乃近注射液+800万单位的青霉素剂量+10ml庆大霉素+10ml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肌注。

2.2 中药治疗

采用六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大青叶、地胆头、假黄皮、贯仲、三叉苦、磨盘草各200g,加水1.5L煎煮,去渣灌服,每日一次,连服3天。这六种中药大部分分布在华南地区,野外极易找到,因此成本低廉。

2.3 重症急救

2.3.1 迅速离开高温环境 牛热射病后要及时进行现场处理,改善病牛所处的高热环境是抢救病牛的关键。如果发现役用牛在使役中突然精神沉郁,行走不稳,应马上停止使役,立即将患病牛移到阴凉、遮光、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紧急抢救,能行走的牵到荫凉处。如果已经卧地不起,不能行走,也应想办法抬到阴凉通风处。可临时搭建遮阳棚,条件允许时可尽快移至宽敞、阴凉、通风处,尽早治疗。头部用毛巾浸冰或冷水敷头部加快散热。迅速降低体温,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紊乱,积极防治休克和脑水肿。如果出现全身痉挛骚动不安,应将牛保定好,特别是将牛的头部固定好,不能让牛的头在地上碰撞,否则就会引起脑震荡。

2.3.2 物理降温 给牛大量饮水或在牛的头、腰等部用凉水冲淋。降低体温是抢救中暑的首要环节,但必须正确施行。有条件的可在头部及颈静脉沟处用冰袋或冷湿布冷敷,或用冷水冲淋(深井水最好),但对心脏区和肺区不要冷敷或浇注。同时,还可用大量冷水进行直肠灌肠,用电风扇吹风或以人工方法扇风等帮助散热,或用酒精擦洗牛体表降温。治疗场所力求安静,避免围观和声音、光线的刺激。

若病牛出现心脏衰弱、静脉瘀血、结膜水肿时,应先进行补液、强心之后再进行冷水灌肠。但不要用大量冷水对全身冲淋或喷洒,以免引起体表血管急剧收缩和肌肉震颤,阻碍机体散热。

3 预防措施

3.1 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在高温多雨时节要特别注意给牛多喂些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或草料,每次都要让牛吃饱,饮足。采食后应休息30~60分钟,让牛更好的消化吸收,保证基本营养,以提高对热的耐受力。

3.2 在炎热天气时特别注意每天给牛多饮几次水,最好在水内加入少量的食盐。在使役中间,也要把牛牵到塘边饮水,并且每使役1~2小时休息,20~30 分钟。

3.3 如果在烈日下使役,最好把树枝或草帽等固定在牛的头部,不让烈日直接晒牛头部。以上这些都能避免或减少热射病的发生。

4 小结

热带地区的炎热气候下,太阳紫外线强度高,极易引发牛热射病,为了预防牛热射病,要科学安排牛使役的强度、时间和户外放牧的时间段、地点等,应避开午后高温时段,保证足够的通风。非重症病牛只要及时采取以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一般都能治愈,愈后良好。重症病牛应及时抢救,最大限度的降低热射病牛的死亡率。

猜你喜欢

热射病阴凉烈日
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是种什么病?
烈日下的坚守
烈日
夏天不可忽视的热射病
哪有你这样你
疯狂编辑部之烈日消暑法
阴郁的树林
烈日下的浪漫新颂
跑到纸上的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