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5年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概况*

2018-01-19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9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神经痛熏蒸带状疱疹

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9)

凌晓瑜 张慧君1 卜林凌 叶玉妹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罹患该病的机体常处于痛觉超敏状态,顽固又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状态,疼痛常持续数年甚至终生,且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西医目前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以预防为主,主流的治疗仍以控制疼痛为主,不良反应较多[3],患者的依从性较差。

笔者采用电子检索,检索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字化期刊群(WF),其中中国知网包括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医”为关键词,共得近5年文献3篇,其中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为关键词,近5年文献共65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总体文献量较少,除去二次文献和壮医、苗医相关文献,共有15篇内治疗法,外治疗法16篇,内外治结合8篇,内治方面,多从虚、瘀着手,外治则多见针灸、外敷、熏蒸等治疗。

中药内服

1.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PHN的表现多为疱疹消退后患处仍有刺痛,固定不移,且久病难愈,故不少医者认为其乃因气血不行,络脉失荣所致。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治疗上多见从虚瘀着手,益气养血、活血通络。部分医家通常加用虫类药物以达到更好的疗效[4]。高普[5]自拟膏方(黄芪、麦冬、鸡血藤、乌梢蛇等)治疗PHN1例,疗程60天,结果提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胁肋部疼痛未见复发。李喜顺[6]使用通络祛痛汤(黄芪、当归、川芎、地龙等)每日一剂,水煎服,疗程4周,结果表明患者11点数字评分法明显下降。

2.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部分医家仅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法,取得了显著疗效。王丽昆等[7]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PHN(川芎、红花、地龙等),1剂/d,水煎服,疗程30d,结果表明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情况。黄永寿[8]运用身痛逐瘀汤联合多虑平治疗PHN60例,对照组60例仅口服多虑平,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76%,对照组46%(P<0.05),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3.清肝利胆、活血化瘀

由于PHN乃带状疱疹发病所致,亦有部分医者认为PHN是带状疱疹发病时肝胆湿热未尽,日久瘀阻皮肉之络[9]所致,故治疗上应清肝利胆、活血化瘀兼顾。李发枝[10]采用清肝活血的治疗方法,用龙胆泻肝汤合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减(龙胆草、车前子、黄芩、栀子、当归、生地黄、泽泻、柴胡、牡丹皮、赤芍、全瓜蒌、红花)治疗PHN患者,7日后患者疼痛大减,守方2周后患者疼痛完全消除。

外 治

1.针刺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甚至消除致痛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使代谢物质及时清除,产生镇痛效应[12]。故近来有不少医家运用针刺方法,减轻PHN患者病痛。

曾云等[13]运用电针夹脊结合围刺结合口服奥卡西平及甲钴胺治疗62例PHN患者,对照组63例仅口服奥卡西平及甲钴胺,治疗结束时研究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

除了传统的针刺方法外,还有医者探索了新型针刺治疗。黄史乐[14]研究了62例PHN患者,治疗组给予浮针疗法同时口服阿米替林,对照组仅口服阿米替林,2周后发现治疗组简明McGill疼痛评分表[(SF-MPQ),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 、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周洁等[15]在疱疹愈合处根据患者主诉痛点及定位疱疹累及神经区域肋间神经区域运用揿针治疗28例PHN患者后发现,VAS评分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轻度有效者达92.86%。

2.针刀

PHN是由于皮肤、皮下、筋膜层纤维结缔组织的粘连、瘢痕挛缩,导致皮神经和皮肤的附属结构排列紊乱所致,针刀能够通过切割、疏通、剥离的方法使病灶粘连环形松解[16]。张建军等[17]研究组采用针刀松解并口服普瑞巴林,对照组仅口服普瑞巴林,治疗4周后发现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生存质量评分(QOL)则明显上升(P<0.05)。

3.灸法

PHN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尤以体质偏颇、先天禀赋不足即元气素虚者居多。《素问·刺法论》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而也有不少医家运用灸法补气回阳,从而达到治疗PHN的目的。

吴金星[18]采用足三里着肤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组取疼痛对侧足三里穴,取艾柱施以化脓灸7壮,疮面则贴以自制传统薄贴,每日一换,30~40d后灸疮结痂脱落则治疗结束,对照组则采用传统针灸,同时双侧足三里甲钴胺穴位注射,疗程结束后发现治疗组疼痛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同时测量血清CD3+、CD4+、CD16+/ CD5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何广武等[19]运用麦粒灸督脉及夹脊穴治疗PHN患者,能有效降低其VAS评分,并认为灸法能够扩张血管、加速血运,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加强网状细胞吞噬能力,促进病理和代谢产物的吸收。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指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外涂在某些穴位或部位上,发挥药物疗效和穴位刺激的作用,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由于其能够在药物使用和穴位选择上双重辨证论治,不少医家选用此方法来治疗PHN。黄为阳[20]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PHN,将自拟温阳止痛散(桂枝、吴茱萸、白附子等)外敷在患者疼痛明显处(阿是穴),每次4~6穴,1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阿是穴拔罐治疗,视病患面积不同每次拔6~10罐,留罐15min,取下火罐。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前者VAS评分和QS评分较后者显著下降。

5.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是选用合适的药物组方,利用药物煎煮后产生的蒸汽熏蒸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张胜利[21]采用中药熏蒸(元胡、当归、蛇床子、乳香、没药等)治疗PHN,患者进入熏蒸舱(36℃)熏蒸20min,结合集装照射疼痛部位。另一组则仅用激光照射,1次/d,治疗2周后结果表明中药熏蒸结合激光照射组的VAS评分和疼痛数字评分均明显低于仅用激光照射组。

6.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一种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药液注射到腧穴或特定部位,利用针刺和药物的协同作用治疗疾病的中医疗法。郭奕妤等[22]用3mL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分两穴,每穴1.5mL,行间、合谷交替取穴),配合阿是穴艾灸,结果表明此疗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7.其他

此外刺络拔罐[23]、针灸并用[24]、针罐并用[25]、针刺与穴位注射并用[26]等都对治疗PHN有一定的疗效。李悦[27]探讨刺络拔罐结合六神丸外敷法对PHN病的影响,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结合六神丸外敷,后用TDP照射20min,1次/d,1疗程10次。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0.5mg,3次/d口服;新癀片4粒,3次/d口服。结果提示,治疗组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中医内外治结合

PHN的治疗较为棘手,常为顽固、剧烈的疼痛,故而不少医家采用内治与外治结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28]。

胡湛歆[29]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外,加用了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治疗15d后,结果表明加用中医治疗组外周血CD4+以及CD4+/CD8+较高,CD8+较低,血清P物质水平以及VAS评分较低,QOL评分较高。

淮丁华[30]进行了单纯中医外治和内外治结合的疗效比较。对照组仅用针刺疗法,治疗组则在针刺基础上加用活络方内服(当归、乳香、没药、丹参等,水煎服,2次/d)、丁香膏外敷(丁香、黄芩、黄柏等,外敷患处,1次/d),8周为1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VAS评分、血清IL- 6较对照组下降,IL- 2水平和QO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

结 语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但现代医学对其的认识仍有不足,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国专家共识于2016年才正式发布[1],直至目前仍有不少医者使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见该病的研究和进展相对较少。但中医治疗PHN自古就有记载。带状疱疹,中医又名“蛇串疮”或“缠腰火丹”等,其后遗神经痛则属“痹症”范畴。病因多由于热毒损伤经络,经络失养,或经络闭阻,阻滞不通而引起疼痛。而总结近5年来中医治疗PHN也有一定的疗效。内治疗法中或益气养血或活血通络或清肝利胆,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均称有不错的疗效。外治疗法中,除了传统的针刺之外,也探索了浮针、揿针等治法,以及各种灸法,均能够有效降低VAS评分。中药外敷则结合了药物使用和穴位选择的双重辨证论治。熏蒸和穴位注射则是结合了中医和现代医学,共同应用于临床,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众多,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目前仍以小样本对照研究为主。如何估算临床试验的样本量,随机和盲法的运用,同时优化治疗方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中医治疗的规范性,使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推广及应用,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神经痛熏蒸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独参汤治愈面部带状疱疹之目赤案1则
熏艾草
艾叶熏蒸治疗肌紧张性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