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2018-01-19张长竞
张长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常规鱼类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为此,鳜鱼等名贵鱼类的养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新沂市晏头镇养殖示范户彭建通过三年多的鳜鱼养殖实践,总结探讨出了一套高产高效鳜鱼养殖模式,简介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池底平坦,少淤泥,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无生活与工业污水流入,交通便利,池塘面积以10亩为宜,水深1.5-2.5m,底质为砂壤土;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设备。池塘四周还应开挖宽50cm左右、深30-40cm的浅沟,以便于捕捞鳜鱼。
二、放养前准备
1.清塘消毒
冬季抽干池水,对于池底淤泥超过10cm的池塘,必须清除过多的淤泥。在清除淤泥后,不要立即注水,应在阳光下曝晒数日后,再修补加固池埂,清除杂草。
鱼种放养前10-15d,用生石灰120kg/亩左右,方法是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次日用铁耙翻动底泥,让石灰浆与底泥充分混合,这样不仅能杀灭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而且还能使底泥里休眠的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2.饵料鱼培育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一生以活鱼虾为食,因此,饵料鱼的种类、大小和数量对鳜鱼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饵料鱼优质新鲜,以充分满足鳜鱼生长对营养的需求。
(1)天然饵料培育
在饵料鱼放养前10-12天,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在饵料鱼苗(鳊鱼、白鲢、鲫鱼等)放养前7天,加水至60cm,且每亩水面放腐熟的肥料300kg左右(池底肥的可不施),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
(2) 养殖前期饵料鱼配套方法
在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d投放饵料鱼水花40-50万尾,采用常规方法培育。喂养鳜鱼的饵料鱼来源有人工饲养和野生鱼类采集,饵料鱼要求活、大小适口、无硬棘、供应及时,要尽量达到上述要求,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3)养殖中后期饵料鱼配套培育
就近选择饵料鱼培育池,要求池底平坦,便于拉网,面积为主养池的3-4倍。饵料鱼采用高密度放养,一次放足,放养量为5-6万尾/亩,以分期捕捞逐步降低密度的方法控制规格,保证其适口性。
三、鳜鱼种放养
鳜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好,规格5cm的放养密度为800尾/亩,放养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左右,以杀灭其体表病原菌和寄生虫。
四、养殖管理
1.饵料鱼投喂
当养殖池塘内饵料鱼不足时要及时补充,饵料鱼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1/3~1/2,养殖前期每5-7d喂1次,7-9月份每3-5d投喂1次,10月份以后每7-10d投喂1次。鳜鱼的摄食量和季节有关。6-7月日投喂量为池中鳜鱼总重量的15%~20%;8-9月为10%~15%;10-11月为5%~10%;并视鳜鱼吃食、天气和饵料鱼生长等情况适当增减。池中饵料鱼的多少可以通过观察鳜鱼捕食的情况确定:若池水表面只有零星的小水花,声音小,间隔时间较长,则说明池中饵料鱼数量充足;若鳜鱼追食饵料鱼至池水上层,水花大,声音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则说明池中饵料鱼数量不足,应适量补充;若鳜鱼成群在池边追食饵料鱼,则说明池中饵料鱼已基本被吃完,应及时足量投喂饵料鱼。饵料鱼在投喂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
2.水质调控
一是注换新水。在鳜鱼养殖前期水位要浅,一般在70-80cm,一周后应加注新水,每5-7d注水一次,特别是高温季节(7-9月份),每3-5d冲水1次,每7-10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约为池水的20%-30%,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二是调节水体pH值。每20d左右用生石灰15-20kg,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可以调节水体pH值,改良水体环境。三是机械增氧。为降低饵料系数,加快水环境中物质循环,保持水体溶氧充足,要适时开启增氧机。一般21~22时开机增氧至次日早上8时,不良天气时中午增加开机2小时。在增氧机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应采用撒增氧灵的应急措施,以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3.病害防治
鳜鱼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采取以下4种预防措施:一是水体消毒。每20d用生石灰或含氯30%的漂白粉对水体消毒1次,以预防鱼病的发生。二是饵料鱼消毒。饵料鱼投喂前用3%~5%食盐溶液浸洗消毒,防止将病原菌带入池内。三是水体杀虫。每月用硫酸铜等对水体进行1次杀虫处理。四是配制药饵。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鳜鱼体质,提高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由于鳜鱼只捕食活鱼,药饵需先让饵料鱼吃进。药饵投喂前应在鳜鱼养殖池塘中放入充足的饵料鱼,药饵投喂量为饵料鱼体重的5%~6%,以保证饵料鱼摄入足量的药饵。
五、养殖日志
池塘日记是实现科学养鱼的基础,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并记录天气情况、日投喂次数、投饵量、池鱼的生长情况,加注、排、换水时间、次数、池水水位,病害防治等全过程都应实事求是的记录在池塘日记上。以便总结得失,为下一年养殖提供经验。
六、产量与效益
每亩放养5cm的鳜鱼鱼种800尾,经过4个月左右养殖,中秋节可达“标鳜”(0.4-0.7kg),通常这时鱼价最高,可根据鳜鱼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行情用拉网和刺网捕捞上市,未达上市规格的鳜鱼及时回塘,以免受伤。年终抽出池水,让鳜鱼集中至池塘四周的浅沟内,再用长柄捞海将鳜鱼全部捕捞出塘。生产中4kg左右的饲料鱼可生长出1kg左右的鳜鱼。共收获商品鱼5000kg,总产值400000元。成本:苗种费15000元,饲料150000,整修池塘20000元,塘租6000,水电费10000,药费3500,人员工资及其他费用30000元。
纯利润:400000元-234500元=165500元。亩获利16550元。
七、小结
养殖面积以5-10亩为宜,深2m,池塘面积过大,不利于鳜鱼捕食,面积过小,池塘水质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缺氧、泛塘,风险较大。
鳜鱼对水质的要求比“四大家鱼”高得多,刚下池时注意让其尽快适应,防治浮头的发生。以后养殖过程中经常加注新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透明度40cm左右。
鳜鱼是凶猛肉食性鱼类,在养殖中,饲料鱼要有一定的密度与一定的规格,且能保证其供应充足和规格适口,否则导致鳜鱼因吃不到食物而相互残食,影响成活率。
为提高鳜鱼产量,适当投放繁殖力强的鲫鱼、罗非鱼、抱卵亲虾,以增加鳜鱼饵料,提高单位水面经济效益。
(通联:221400,江苏省新沂市唐店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电话:1519549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