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思路与优化
2018-01-19李忠霞许保收
李忠霞,许保收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为了满足新时代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将茶学专业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带给学生的是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对茶学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 茶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1.1 缺乏实践
目前高校的茶学英语专业过多的流于课本,缺乏实践性。学生只是接受老师刻板的教学,从课本上了解茶叶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单一,死板。而茶学是一门需要近距离接触的课程,仅仅通过课本学习了解茶树的栽种、培育、采摘、茶叶的加工是远远不够的,而专业英语的教学也过多的关注在翻译,写作,教学过程往往都对茶文化知识进行翻译,单一的翻译并不利于学生学习茶学专业知识,而且缺乏口语交流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无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不利于茶学人才的培养。
1.2 教学资源单一
由于目前社会对茶学英语教学的关注度不够,教育部门并未编制茶学英语专业的教材,教材不统一,内容也显得刻板单一,而教学需要进行交流观摩,教材不统一的情况下,高校进行茶学英语交流将会受到局限,不利于高校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限制了茶文化的英语专业发展;教学材料也十分匮乏,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师利用匮乏的教学资源很难讲解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茶文化,导致学生对茶学的英语专业知识认识不足,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3 缺少专业教师
大部分高校没有茶学英语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其余专业英语教师兼任,或者是新招聘的英语教师担任,即使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能力很强,但是茶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教学技能不足。而新招聘的教师不仅缺乏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也严重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汲取到专业知识,更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利于茶学英语专业的发展。
2 茶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文化输出
进行茶学的英语专业学习,培养茶学——英语的专业性人才,有助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对外输出。目前国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提高,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关注中国,而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茶文化,自然是首当其冲的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部分之一。茶学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包含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化精粹,蕴含着中国人无限的生活智慧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培养茶学的英语专业人才,将茶文化传播给社会、国际,增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稳固中国的大国形象。
2.2 有助于竞争力的提高
进行茶学专业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除了有助于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的提升,还有利于中国的茶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
2.2.1 有助于学生竞争力的提高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社会需要的是新型技术性人才。社会发展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增高,高校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面。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在不断转变,综合性的人才更能应对社会的转型,相对于其他学生具备茶学专业知识的英语学生,更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社会竞争力也相应提高。
2.2.2 有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如今国际茶市场的竞争力愈发激烈,高校需要培养出茶学和英语专业相结合的新型人才,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上的茶叶市场发展。而重点培养茶学人才,有助于茶业的发展,利用茶业带动经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现在国际市场对于茶叶的需求增大,高校向社会输送茶学兼备英语专业知识的新型人才,专业的茶学知识推动茶业的发展,提高茶叶品质;而具备专业英语知识技能的新型人才解决了茶叶交易中的沟通问题,具备茶文化的英语专业人才可以应用在茶产业的生产-出售环节,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中国的茶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2.3 有助于文化修养提升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载体。刘勤晋主编的《茶文化学》中对茶文化的定义是:“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成的总称。”而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的时代赋予着“茶”不同的意义,昔有古人“以茶代酒”,辞别旧人;如今也有“敬茶”,表达小辈对于长辈的尊敬,茶的蕴意丰富,泛指茶产业、饮茶、品茗、器用、茶事等,除了具有人文历史哲学,甚至涵盖政治、经济;各年代有着不同的饮茶文化与审美追求,唐代在茶中蕴含艺术情操,宋代饮茶讲究意境等。
3 茶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优化途径
3.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茶学专业英语教学需要实践理论相结合进行教学活动。茶学专业的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科目,需要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建立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在日常的教材讲解中加入实践活动。比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一个实际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增强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考查了茶学的基本专业知识;组织学生到茶园基地进行实地考查,近距离的观察茶树,亲身感受一棵茶树是如何成长的;到工厂中体验茶叶的制作流程,等等。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甚至可以提供一块地给学生,教师带领学生培育茶树,从课本上学习茶树的生长,远远不如自己亲手培育,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中去。除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
3.2 培养专业教师
目前高校普遍都缺乏兼备茶学和英语知识的教师。普遍的英语老师对茶文化的了解不够,而茶学专业的教师英语能力又不足,这是高校茶学英语专业的现状,而要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最可不缺少的是师资力量。高校应当重视培养这样的专业教师,在招聘环节,加强对英语教师的考察,着重考察教师的茶学和英语知识的能力;教学前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过程中,及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参加茶学英语的研讨会,了解社会的茶学英语发展状况,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随着社会发展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获取到的知识是最新鲜的。高校应当组织教师到优秀教师处进行学习,增加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3.3 优化教学资源
如今茶学英语专业的教材鱼龙混杂,学生不能接受专业、系统的学习。首先教育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茶学专业英语的教材,保证学生在学好专业英语的同时,也要对茶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教材的统一也有利于高线校及时交流教学情况,也有利于高校根据他人的教学效果,及时纠正教学方针,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另外,除了教材外,课堂教学资源也应当多样化。课堂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茶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作为一门跨文化的课程,教师应当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更为充分的了解专业知识。而高校也应当提供各类英语期刊供学生学习了解最近的信息,图书馆也应当增加茶学的英语专业书籍供学生查阅学习。高校的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茶学专业的英语教学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3.4 转变教学模式
茶学专业的英语教学应当相应现代的“素质教育观”,一切的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学生的茶文化知识薄弱,教师应当结合英语专业知识着重讲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若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较弱,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的情况就是教师只重视教学过程,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学习发展状况,许多教师一学期都不认识班上的同学,自然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过程只是单一的进行授课,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应当将单一的讲课模式转化为互动交流的模式,教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重视学生的课后反馈,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促进茶学专业的英语教学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决定了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新型人才,目前国际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高校必须要重视茶学英语专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兼具茶文化与英语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李敏.茶学英语教学与应用型本科转型结合研究 [J].福建茶叶,2017(7):215.
[2]王亚琼,白会娟.高校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思路探讨[J].福建茶叶,2017(3):392.
[3]兰岚.浅谈教育改革背景下茶学专业英语的创新教学思路[J].福建茶叶,2012(4):328-329.
[4]张传伟,李红萍.强化茶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福建茶叶,2017(1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