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干旱地区油松营养钵育苗技术的运用

2018-01-19常明靖

吉林农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蛭石辽西油松

常明靖

(北票市龙潭林果服务站,辽宁 北票 122100)

油松是一种耐寒、耐旱、耐贫瘠的优良树种,在辽西地区进行油松育苗的时候,合理运用营养钵育苗技术,将提高油松育苗成活率、改善油松整体利用价值。

1 正确选择营养钵育苗地

1.1 育苗地需要具备的条件

应选择辽西地区交通方便、灌溉方便、地势坦荡、排水设施齐全、背风向阳、土壤健康的壤土地区进行育苗。

1.2 合理设置苗床

辽西干旱地区具有降水稀少且集中、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且含水量少等情况,选择低床育苗法最为合适。因此,要设置长方形苗床,长度根据育苗地走势而定,宽约1.2m、深约0.3m即可。同时,要使用专业设备将与苗床周围切成垂直状,并填充床底洼陷处,使其变得平整,实现方便营养钵的目的。同时,要做好与苗床锄草、施肥等工作,每个苗床之间还要预留0.45±0.05m的行走通道。

2 做好营养基质的科学调配

2.1 配制营养基质

为了提高油松营养钵育苗成功几率,营养基质应存在气质密实、体积不受干湿影响、透水透气保肥性强、没有病虫害、质量较小、能促进稳定根团形成等特点。通常可以选择的方案为草炭∶蛭石∶珍珠岩=5∶3∶2或草炭∶蛭石∶珍珠岩=4∶3∶3或秸秆∶蛭石∶珍珠岩=4∶3∶3,或5∶3∶2或树皮粉∶秸秆∶蛭石=4∶3∶3,其中的任意一种均可。另外,为了保证土壤的养分与酸碱度不受影响,要将1%七水合硫酸亚铁与2%过磷酸钙以及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入营养基质当中均匀搅拌,放置4日左右后即可运用,这将有效降低油松苗猝倒及立枯病发病率。

2.2 制作营养钵

应选择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材料制作圆柱形营养钵,其直径应控制在6cm左右、高度约15cm即可。

2.3 正确装钵

装钵前,应将营养基质即营养土实施干燥处理,降低营养土中的水分含量,提高营养土流动性,装钵时要坚持“提钵不漏土,浇水后不陷”原则,所以装钵时土壤距营养杯口1cm处即可停止,然后适当补充营养土,装完后放入育苗床内即可。

3 做好种子催芽及消毒工作

3.1 消毒处理

购买颗粒饱满、未感染病虫害、没有直接性外部损伤的优质种子进行使用,同时在种植种子前,要对种子实施消毒处理,通常应选择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优选好的种子2h,之后通过清水反复冲洗成无色即可。

3.2 催芽处理

将消毒处理后的优选种子放入39±1℃中的温水浸泡一日,然后将种子捞出、控干、倒入编织袋内,放入室温在26±1℃的恒温室内保存1周,当发现种子露白后或开口后,就可以用于播种了。

4 实施播种操作

种子完成催芽后,要马上进行播种,通常每个营养钵可以植入3粒左右种子,植入后要使用营养土覆盖表层,并施撒少量细沙,覆土厚度要≤0.8cm。

5 苗期科学管理

5.1 合理施肥

当幼苗完成脱壳时,在初期可以施撒适量的氮肥,一般以尿素为主,施撒规格为55±5g/m3,完成施肥后,要马上朝叶面喷水,冲洗上面的肥料,一般3周施肥1次。后期可以施撒2%的磷酸二氢钾补充磷钾肥料,通常施撒3次左右即可。

5.2 科学浇水灌溉

营养钵中的幼苗在播种后到苗期这段时间内,要保证营养钵内土壤的水分充足,因此每日都应该喷洒1次水,若天气干燥、温度高,应增至3次左右;喷水时间可选择立秋之后的清晨与傍晚进行,喷水标准为“表土干燥或裂纹即可浇水”,从而加快树苗木质化速度。

5.3 及时锄草

锄草时要坚持“除早、除小、除了”原则,可进行人工拔草,拔草前要往营养钵里浇水,以湿润土壤防止土干拔草伤根现象。拔草可结合间苗同步进行,当针叶散开进行生长时,可进行定株间苗,每钵保留1~2株壮苗。

5.4 遮荫处理

若育苗期日照强度大、降水稀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要用遮荫网为育苗地搭建2.5m高的遮荫棚,透光度控制在50%即可,从而避免烈日灼伤幼苗。

5.5 治理病虫鼠害

根据树苗长势,可选择幼苗出齐1周后,每间隔7日喷洒800倍液百菌清液1次,喷洒3次即可;若发病突然,可每间隔15天喷洒700倍液多菌灵液1次,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在油松处于子叶破土至脱壳期内,要施撒老鼠药、扎稻草人,防治鸟鼠危害。

6 苗木越冬管理

在土壤上冻前,应做好封灌,然后要在苗床周围与营养钵间隙培上适量土壤防寒、保水。

7 结语

合理的运用营养钵育苗技术,有助于油松在辽西干旱且立地困难的环境中提高育苗成活率,对油松种植的推广具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蛭石辽西油松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蛭石功能化应用研究新进展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长白松在辽西地区引种试验
黑果枸杞在辽西地区的栽培技术
CaCl2改性蛭石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朝鲜朔州碱性杂岩体蛭石-磷矿床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油松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