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蒙医联合体医院试点实施的成果及问题

2018-01-19申晓波宝音其其格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蒙医联体农牧民

申晓波 宝音其其格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根据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内容中提到,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1-3]。为迅速提高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蒙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辖区居民及农牧民就近看病就医,健康保健需求,社区与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以下简称蒙医院)共建联合体医院,并于2014年9月挂牌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

1 医联体简介

1.1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2006年确定的新建项目,2008年被定为为民办实事十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是国家重点民族医院建设单位,是我国首家以蒙医医疗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制剂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蒙医医院,是国家蒙医药技术骨干培训基地、国家蒙药制剂中心,八省区蒙医药医疗、科研、教学指导中心及蒙医药国际交流中心。

1.2 社区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服务半径1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80430人次,主要承担负责辖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慢性病防治、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孕产妇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内设立健康小屋、预约登记室、儿童体检室、预防接种室、留观室、信息管理室、健康教育室、卫生监督协管等科室。

2 医联体管理模式

蒙医院与社区权责清晰、法人、行政和财务方面保持独立的前提下采取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蒙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和技术支持,采取帮扶政策、资金投入、人才输出、设备设施。财政收益归蒙医院所有。科室应联合体医院要求,设立4个名医工作室、全科诊室、预防保健、康复理疗、检验室、影像中心、蒙西医药房、门诊输液室等13个科室。

3 医联体在分级诊疗中取得的成果

3.1 康复在社区 联合体内设立了内蒙古首家儿童脑瘫病房,拥有床位20张,设置水疗室、针灸按摩室、康复理疗室、言语功能室等,拥有一支优秀的儿童康复团队,是我区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基地,每年约有30多名儿童脑瘫患儿接受康复治疗6000余次,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居民及附近农牧民患儿的就诊康复治疗,实现了康复在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

3.2 双向转诊合理有序 双向转诊作为分级诊疗工作中重要的环节,蒙医院与社区双方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专人专管,转诊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住院的绿色通道。2017年度社区向蒙医院转诊419人次。

3.3 药品配备齐全,为辖区居民及农牧民就近就医取药提供便利 医联体药品种类配备齐全,除配置国家基本药品外,可以调拨蒙医院药品和蒙药制剂,派专车集中配送到基层医联体,目前药房拥有西药220余种,蒙药300余种。

3.4 “三名三进”政策得以落实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文件要求,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三名三进”(创名医、名科、名院;进社区、农村、家庭)活动[4]。蒙医院国医大师、自治区名蒙医不定期来社区坐诊服务于辖区居民及农牧民,定期分派各科室专家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开展义诊活动,居民及农牧民可享受蒙医传统的特色疗法,如五疗、正骨、穴位推拿、心身医学治疗慢性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

3.5 医联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 医联体负责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年度体检人次年约为1000人左右,且成逐年上升趋势,体检项目由蒙医院专家负责,这对疾病的预防和发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居民可以及时的得到诊治,基本实现了首诊在基层,急慢分治,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

3.6 收费标准低,报销比例高,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 医联体内轮转出诊的各专家的出诊费、化验费、检查费、材料费等都按一级医院的收费标准,转诊患者各项检验、检查结果上级医院认可,可在医联体内完成后再转入上级医院,避免了重复检查的费用。专家义诊期间免费为居民及农牧民诊疗及提供蒙药。

根据2017年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参保的农牧民在一个参保年度内住院的首次起付标准在医联体内为100元,而在三级甲等医院为1500元,在医联体内个人支付比例比三级甲等医院降低15%。

4 医联体在分级诊疗中存在的问题

4.1 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有待进一步提高。

蒙医院派往医联体单位轮转的各科医师及护士日常考勤及薪酬分配等仍由本科室负责,难免出现工作散漫走过场的现象。因医联体离市区远,同时在基层工作获得感和存在感差,个别医护人员不愿前往医联体轮转。对此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机制,保障医联体有效运行,服务于辖区居民及农牧民。同时,医联体内床位总数不足、值班医生夜班轮换频繁。

4.2 居民对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认可度和支持度不高,以及对蒙医蒙药了解甚微,公共媒体及各信息平台对医联体的宣传力度小。

居民及农牧民不管大病小病,轻重缓急、舍近求远就诊于上级医院。

4.3 双向转诊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医联体内没有明确的转诊标准和规范。24h急诊急救通道未建立,阻碍了分级诊疗的顺利推进。全科医生短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处于观望状态。

4.4 虽然联合体内配备了检验的先进设备,但是种类没有上级医院的多,有些诊疗项目难以在医联体内开展。

信息共享平台未建立,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培训开展受限。

5 体会和思考

内蒙古国际蒙医院联合体医院作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试点项目虽然在推进分级诊疗的进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们仍处于逐步改进及不断完善探索阶段,希望以自己的摸索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真正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1]王虎峰,元瑾.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5(1):11-15.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Z].2015.

[3]章豪,周典.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卫生资源,2016,19(4):326-328.

[4]戴馨,向静,宁德斌.完善基层分级诊疗制度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4):1-3.

猜你喜欢

蒙医联体农牧民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四川省人民医院:医联体求实效、接地气、惠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