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泰安特色小镇建设
2018-01-19赵红/文
赵 红/文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特色小镇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近年来,泰安市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泰安市实际,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加大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精准定位,因地制宜做好科学规划;突出“特而强”,夯实产业支撑;完善保障,促进“和而康”等对策建议。
一、泰安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初步探索
近年来,泰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山东省对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有关部署,加快实施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培育计划,鼓励各县市区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人口集聚度高、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打造了一批镇园合一、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并扶优培强,积极推荐列入国家、省创建计划。截至目前,新泰市西张庄毛呢小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泰安市满庄镇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徂徕山汶河景区汶水小镇、岱岳区大汶口水上石头古镇、新泰市羊流智能起重小镇、东平县老湖水浒影视小镇入选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东平县银山镇东平湖生态旅游小镇、新泰市石莱镇有机茶业小镇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总结泰安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初步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规划引领
把科学规划作为加快发展的前提,出台了《泰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5-2020)》。同时,1个国家级特色小镇、4个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均已完成各自的建设规划。以东平老湖水浒影视小镇为例,该项目与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突出“水浒故里,旅游胜地”主题,立足水浒文化资源优势,对小镇功能布局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高起点规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真正以高标准规划引领特色小镇建设。
(二)坚持产业支撑
泰安把产业特色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新泰市羊流镇投资46亿元打造的智能起重小镇和新泰市西张庄镇投资47.5亿元打造的多彩毛呢小镇,都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代表项目。其中,多彩毛呢小镇,依托西张庄镇良好的毛呢纺织产业基础,以毛呢时装为引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引进知名服装企业,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毛呢服装产业,逐步形成毛呢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打造以毛呢服装的生产、展销、个性化订制、电子商务平台及体验式旅游等为一体的“江北第一毛呢纺织服装城”。智能起重小镇,以羊流镇悠久的起重机制造业为基础,以高端起重机研发制造为核心,以起重零部件、仓储物流等为延伸,依托千年羊氏文化影响力及万亩牡丹园,形成“产业+旅游+文化体验”的生态观光模式,打造高端制造、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
(三)坚持项目带动
泰安市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以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并以此为契机,突出特色发展和示范引领,大力推进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以徂徕山汶河景区汶水小镇为例,总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起步区约1平方公里,以生态观光、旅游度假、康体养生、文化科普为主要功能,依托汉博园、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智慧社区、滨水休闲长廊等项目,规划建设文化科普体验区、观光农业区、民宿体验区、垂钓渔猎区、汽车露营基地等功能片区,2016-2020年计划投资46.6亿元,力争打造成为山东省特色小镇创建试点的排头兵、国内休闲旅游的新地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坚持优势依托
依托泰安独特的资源,力争建设一个、成熟一个。其中,邱家店石敢当小镇,拥有四大资源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小镇处于“两山之间,汶水之滨”,即位于泰山、徂徕山之间和汶河沿岸。二是文化资源优势。小镇已注册“石敢当故里”文化商标。三是旅游资源优势。泰山每年吸引超过1000万游客,宝泰隆旅游度假区每年吸引超过200万游客。四是交通资源优势。京沪高铁、济泰高速、城际铁轨等交通网络完善。岱岳区大汶口水上石头古镇,总投资15亿元,南北连接泰山和曲阜,大汶口遗址坐落于此,打造水上石头古镇,建成后预计年可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安置劳动力3000人。
(五)坚持生态宜居
泰安市的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普遍坚持“生态宜居”。如新泰市西张庄镇在建设多彩毛呢小镇时同步建设了绿化网、雨水分离的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网。新泰市羊流智能起重小镇的规划建设坚持“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营造出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周到的服务环境。
二、泰安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泰安市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重视不够。各县市区、各街道镇重视程度不平衡,特别是部分有基础的镇,还没有把特色小镇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有的地方政府停留在“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小镇”,而不重视或不清楚“我怎样才能做好这个小镇”,未能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特色小镇建设上。广大群众对特色小镇的理解、支持还不够,自发组织、参与的热情尚未激发。二是认识有误区。将特色小镇等同于建制镇、新城区、产业园区、美丽乡村。
(二)规划设计欠科学
部分特色小镇规划不科学,一是偏重建筑、道路、景观、市政等设计方面的“硬规划”,忽视小镇发展方向、思路、模式、步骤和策略策划等方面的“软规划”。二是重视专项规划,忽视跨界融合的衔接。三是特色彰显不足。有的小镇存在跟风效仿、照抄照搬的倾向。比如,泰安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除石敢当文化、水浒文化、大汶口文化外,碧霞文化、封禅文化等资源还没有上升到特色小镇层面策划研究。
(三)特色产业不强
总体看,泰安市缺乏在业内特别是全省、全国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产镇互促共生、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远未形成。有的特色产业总量不大,存在分散式布局、粗放式发展等特点;有些特色产业附加值不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龙头企业较少,规模偏小,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四)保障不充分
一是土地要素倾斜不够。从水浒影视小镇等项目情况看,较之于一般项目,特色小镇往往占地较多,指标争取、手续审批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快速推进。二是民间资本参与不够。泰安市第一批入选省级名单的4个特色小镇民间投资占比仅为51%,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的比重相比,低了近10个百分点。三是配套设施不足。有的特色小镇,尚缺乏诸如优质医疗、良好教育、舒适居住、便捷交通等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必备要素,导致发展动能不足。四是历史文化保护力度不够。有的地方把特色小镇建设简单理解为“让农民上楼”,大建新式楼房,传统民居、老街巷遭到破坏,历史文脉得不到延续,特色小镇的自身文化特色荡然无存。
三、推进泰安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特色小镇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对此,泰安市提出力争到2020建成8个特色小镇。推进泰安市特色小镇建设,应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实际,遵循发展规律,多措并举积极推进。
(一)加大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
多渠道开展宣传,消除认识误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一定社区功能,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重要功能平台,所以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它具有产业“特而强”、形态“精而美”、功能“聚而合”、制度“活而新”等特色。因此,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而是产业发展的载体;特色小镇相比于建制镇,地域范围通常较小,且不具有行政功能。特色小镇不是新城区,新城区和特色小镇在特征、规模、产业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不同。特色小镇不是传统工业区或旅游景点功能的“区”,而是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嬴的企业社区;特色小镇不是政府大包大揽的行政平台,而是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空间边界明确的创新创业空间。特色小镇也不能和美丽乡村划等号。美丽乡村以民生为出发点,在乡村原有的文化与空间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特色小镇以发展为出发点,构筑优势产业集聚区,利用产业的力量激发片区活力。特色小镇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蓝图,美丽乡村是当前孕育特色小镇和成长的优势地带。
(二)精准定位,因地制宜做好科学规划
一要重视顶层设计。从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空间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凤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小镇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都要系统思考、顶层设计。二要统筹结合。要与土地、交通、水电、教育、卫生等规划相结合,强化项目载体、空间布局、要素保障的紧密衔接,为发展预留空间;要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产业园区”等工作紧密结合,实现统筹协调、优势互补。三要彰显特色。各特色小镇要本着“重本色、创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用规划指导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编制要把握好发展特色产业、挖掘本地文化、服务旅游和便利生活等多重功能,合理构设项目和载体,将产业融入镇区。
(三)突出“特而强”,夯实产业支撑
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树品牌、创特色,面向市场需求,立足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分类施策,避免千镇一面,重点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就泰安市而言,培育在全国和全省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重点应促进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聚焦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抓好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创意、信息服务等产业的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和养老为代表的幸福产业,紧扣产业升级趋势,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具潜力的特色产业。不求“大而全”,但求“特而强”。为此,要重点做好四篇文章:
一是丰富内涵锦上添花。泰安市文化积淀深厚,风景资源丰富,这是打造特色小镇的独特资源优势。要把这种资源优势变成特色小镇的产业优势。如在泰山东麓建设以“慢生活、慢休闲、慢运动”为特征的“慢谷”小镇。通过建设农业慢谷、文化慢谷、健康慢谷、生态慢谷,让游人在“慢”节奏下解除疲惫,修养身心。新泰市石莱镇有机茶业小镇应依托有机茶种植特色、山水特色、茶文化特色,创建三产深度融合,集种植、加工、服务及旅游为一体的北方有机茶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北方有机茶知名品牌,形成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食用、药用、油用茶叶衍生品研发中心。
二是小题大作以小见大。鼓励目前还不具备创建特色小镇条件的一般乡镇也要挖掘独有的传统或现代文化,讲故事写传奇,深挖人文资源,把文化基因植入特色小镇建设当中,推进产业提升。如宁阳县泗店镇蟋蟀业带动了当地宾馆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成就了小镇的“小虫经济”。在此基础上,泗店镇应联合科研院所继续加大优质蟋蟀资源的研发保护力度,开发蟋蟀文化旅游系列文化产品,建设中华蟋蟀产业园和蟋都古镇商业街,提升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无中生有创特色。对于一些没有传统优势项目的地区,可以寻找一些最前沿、最有发展潜力的主题来发展特色小镇。如浙江横店从“一无所有”到丰富多彩,从偏僻山村到世界小镇。如泰安西部,可打造以天平湖为中心的幸福小镇。应抓住周边旧村拆迁改造的时机,沿天平湖周边大面积绿化、美化、亮化,打造良好的环湖生态环境,同时着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和养老为代表的幸福产业。发展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培育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创意街区建设;建设国际知名体育休闲城市,修建赛车场、游步道等,办好“泰山国际登山比赛、泰山国际马拉松赛、全国自行车泰山挑战赛”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建设医药研发、健康养生、康复护理等大健康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等。
四是融合发展焕新颜。其一,“老产业”+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新融资模式/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新商业模式,形成产业发展新生态。其二,老产业之间互相融合,形成新的产业链条。比如,工业企业的服务业化。农业变为接二连三产业,增加价值链。其三,老产业用互联网进行改造。再造产业流程、供应链条、管理流程,使各类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四)完善保障,促进“和而康”
重招商、聚要素。一要瞄准龙头企业。要学习借鉴浙江特色小镇招商的成功经验,如杭州云栖小镇与阿里巴巴合作,嘉兴核电小镇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共建。泰安市应重点做好特色小镇重大项目招商推介工作,围绕龙头企业、行业小巨人进行招商。二要强化人才引领。推动特色项目+智库模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招引一批业务精、政策清、情况明的管理人才,聘请一批省内外智库的著名专家学者,培养一批本土实用人才,为特色小镇提供人才保障。三要争取要素保障。地方政府要优先确保特色小镇重点项目、基础设施用地指标,积极争取特色小镇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计划,向上争取更多资源要素,保障特色小镇建设。
优生态,延文脉。要充分发挥好泰安市生态与文化两大比较优势和特色。坚持特色小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修复,推动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模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同时,加强对泰山文化、帝王封禅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大汶口文化、水浒文化等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挖掘传承与保护,打响泰山文化品牌。
重推进、强服务。一是建立推进机制。要着力强化组织领导机制,重点发挥好市特色小镇创建领导小组作用;要成熟一个,引导培育一个,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全市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要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分类指导、动态监测、年度考核等工作推进机制。重点是强化例会制度,定期由主要分管领导专题召开小镇推进会议,研究解决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小镇建设。二是创新政策。对列入创建试点的特色小镇,给予产业发展、用地保障、财政支持、综合扶持等各方面的政策优惠。要积极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如新泰西张庄毛呢小镇灵活采用PPP、BT、BOT等合作方式,引导企业或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城镇开发。三是优化服务。坚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结合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更多审批事项转化为服务事项,为特色小镇建设在人才评审、项目落户、金融服务、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完善城镇功能,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