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研究

2018-01-19孙俊涛

运动 2017年22期
关键词:医学院医学院校实用性

孙俊涛,杨 超

(1.齐齐哈尔医学院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根据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标准和具体要求,同时为符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将是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在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前提下,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和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齐齐哈尔医学院提出了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对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和早期接触科研的“三早教育”,体现了在注重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由此可见,结合医学专业的职业特点,构建符合其需要的体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齐齐哈尔医学院提出的基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每个模块分别由不同课程体系支撑。

1.1 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块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人文知识和职业发展教育3个课程群。该模块主要是以系统的社会科学和医学人文知识,教育医学院学生在从医的道路上充满着爱心和怜悯之情,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务工作者。

1.2 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模块

该模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实践技能等课程群,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为主,通过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使其成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好、专业能力强,并且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医学人才。

1.3 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模块

包括军事、体育教育和生命、心理教育等2个课程群。该模块主要是通过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培养医学院学生,使其成为体质良好、心理健康,有着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该模块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部分。培养尊重生命、身体健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医生。

2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1 体育教学改革以医学院学生未来职业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为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从适应现代社会多方位的需求出发,结合医学院校学生将来面对的医患关系、一系列大型手术、社会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学改革应不断探求不同课程与身心健康这一导向的契合点,从就业、职业发展等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模似可能出现的任何场景,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遇到的未知难题,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如拓展训练课程的目的是重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集体协作意识、克服困难的能力等,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中掌握与人沟通与合作的技巧,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信念。在乒乓球选项课中培养学生手眼协调能力,以加强学生临床手术过程中精细动作;在健美操、形体、健美等选项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肢体语言,树立医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职业能力。

2.2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内容

按照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我们可以将医学院校的学生分为临床基础专业类、护理专业类、公共卫生专业类、中医专业类、药学专业类、精神卫生和心理专业类7大类。结合各类专业的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需求选择和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使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一一对应,见表1。加强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健康发展。

表1 医学院校不同专业体育教学内容设计

3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的价值

3.1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医学院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当今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医学人才更是高标准严要求,正是基于人们对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齐齐哈尔医学院提出“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医学专业今后的工作特点,在全面培养医学院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强调对医学院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健身功能,更是关注体育与职业的关系,将体育教育内化或迁移到未来职业的技能中,体现职业所需的实用功能,注重学以致用。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符合“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通过在校期间职业性体育课程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医学职业特点,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目标。例如,护理专业通过健美操、形体、健美等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肢体语言,树立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临床专业通过各种球类、拓展训练等课程,加强学生的耐力素质、团队合作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可以让医学院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职业人的角色,促进医学院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2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顺应医学生未来职业特点

(1)医务工作者长期工作在高强度的环境压力之下,并且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极其不稳定,随着执业环境的变化,生理和心理还要承受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压力。从以上现实因素来看,医生这一职业已经成为我国高危职业之一;另外,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37.21%的医生出现工作倦怠,如果这一群体对工作产生倦怠将会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根据哈佛医疗服务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的医疗事故大概是因为休息不好、压力过大、负担过重造成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增强体质,以便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例如,医生长时间低头含胸、静坐,可选择跑步、力量器械训练来增强心肺功能;乒乓球运动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高、精、细动作。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H1N1”流感病毒再次证明医生职业工作特点必然会对其身体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依据专业性质和未来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锻炼内容,以使其具备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需要的身心素质,进而在工作岗位上塑造好当代医护工作者的新形象。

3.3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可有效防止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病

职业病最可怕的是可防不可治。职业病给人们带来的身心健康的危害受到卫生部高度重视,并广泛开展了“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宣传,国外诸多专家明确表明:“要想缩短掌握职业期限其最根本的就是要进行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同时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也是对保证职业工作质量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因此掌握合适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活动是预防职业病的最佳途径,尤其对医学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能够使学生更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例如,护理专业将面对的职业工作性质是工作时间不定、强度大、紧张繁重,经常面对死亡的刺激,容易造成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的疾病;外科医生手术长时间站立,容易导致下肢淤血、静脉曲张、腰椎键盘突出等疾病;不规律的饮食及睡眠造成神经衰弱、胃肠系统疾病。因此,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在医学院校中将有效提高在未来职业中所需的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维护身心健康。

4 结 语

通过体育教学改革,融合各学科知识,注重整体素质提高,形成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为基础,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模块为目标,建立以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与医学专业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互促进的融合性体育教学体系。

[1]张萍,孙俊涛.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89-91.

[2]云长海,张晓杰,白丽,等.以社会适应为导向身心素质养成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7-8.

[3]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7):74.

[4]凌力.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08.

猜你喜欢

医学院医学院校实用性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稿约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简介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