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调查分析
2018-01-18游贯琪赵艳红孙延金戴云晶何丽金
游贯琪 赵艳红 孙延金 戴云晶 何丽金
摘 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更是即将为祖国做贡献的一线力量。了解现今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意义非凡,如今已经有许多关于东部城市青年责任与担当意识的研究,但是对于中部地区,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以江西南昌地区为例,调查分析南昌市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竞争意识;江西南昌
一、责任与责任意识的内涵
责任必须是具体和历史的。在谈论责任的时候不能脱离权利,责任和权利是互相依存的一对概念。责任的内容大概分成四类:以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对自己的责任,以友爱亲朋、心系他人为核心的对他人的责任,以促进民族团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国家形象为核心的对国家的责任,以促进人文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传承人类文明为核心的对世界的责任。
主体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简而言之就是对责任的认识。主要指一定主体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或者应该承担的责任的理性自觉的认识和判断。可以说,责任意识是一种深刻、自觉的价值判断,是构成自觉主体意识的一个主要方面和标志,也是决定主体实践动力的一个内在依据。每个人对待责任的态度和负责行为表现他的责任意识。
二、担当与担当意识的内涵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何为担当,五种情形,即“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这五个情形也是区别“担当”与“不作为”的五大标准,这为我们理解担当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另外,担当的理解还包括了甘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三个层次的内涵,这三个层面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敢于担当体现了担当精神问题,善于担当突出的是担当的能力问题。
其中,甘于担当主要强调担当意识问题,当面对危险、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积极地、勇敢的站出来,是对自身应该或者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主动认可。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面对危险与困难,自然而然的会选择逃避几乎是每个普通人的自然抉择,但是因为有一群你热爱并且需要你守护的人在你身后,所以站了出来。每个人对待困难情形的态度和担当行为表现他的担当意识。
能力是制约担当的重要因素。竞争意识常常会激发一个人的潜在潜力,能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提升人的能力,在该担当时,能展现出自己积极的一面。
三、南昌市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现状与分析
对责任与担当意识的研究要通过责任主体在不同的境遇中的意愿、行为和评价来判断。
(一)对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调研中,当问到“您平时如何利用课余生活的?”时,有4个备选项:“复习功课”,“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兼职挣钱”,“放松放松:打游戏、追剧、逛街等”。“选择及时复习功课”、“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与“放松放松:打游戏、追剧、逛街等”的较多,占比分别约为49.7%、34.6%、15.4%。也就是说大多数南昌市大学生对于课余生活的利用更喜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当问到“您认为,南昌市在哪些方面吸引您呢?”时,有8个备选项,即“发展机会”、“安全保障”、“人际资源”、“生活便利”、“人文环境”、“自然风景”、“娱乐消费”、“一直没注意到”。大多数人认为南昌市在“安全保障”、“生活便利”、“人文环境”与“自然风景”是较为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但是在“您认为,南昌市在哪些方面吸引您呢?”问题下,选择“发展机会”的极为少数。而且大一大学生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在对“您认为,南昌市在哪些方面吸引您呢?”这个问题上,大一大学生认为南昌市确有一些方面吸引自己的比例明顯比而其他年级的大学生在南昌市确有一些方面吸引自己的比例更高。从总体来看南昌大学生认为南昌市确有一些方面吸引自己,但南昌大学生不认为南昌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二)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当问到“您跟父母联系的频率是?”时,有5个备选项,即“每月一次”、“两周一次”、“每周一次”、“两三天一次”、“基本没有”,其中选项“每月一次”、“两周一次”、“每周一次”、“两三天一次”的占绝大多数,分别约为6.0%、15.3%、46.7%、30.0%。
当问到“您跟父母联系的动机是?”时,选择“保平安”、“询问父母最近状况”、“跟父母交流心事”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询问“父母最近状况”的占比最高约为37.0%;其次是“跟父母交流心事”,占比约为23.7%;选择“与父母保平安”的占比约为29.2%。选项“别人都这么做了”与“让父母打点钱”占比较少,分别约占比2%与2%。总体来说,虽然沟通较为深入的选项“跟父母交流心事”的占比还是偏低,但是南昌市大学生对于家庭沟通还是呈积极的态度,展现了大学生对家庭负责任的态度与担当的姿态。
(三)对公共的责任与担当
公共资源是属于大家的,当问到“看到学校的电灯、投影仪、水龙头等没关紧时,您会自觉的关上吗?”,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答案“会去,水电资源要节约”,占比最高约为86.6%,但是选择“不会去,那不是我的责任”、“从来不会注意这些小细节”、“装没看见”的占比较少分别约为2.0%、4.3%、0.4%,并且有大概6.6%的大学生选择了“等一会儿,没人去我再去”,“等一会儿再去”表明其知晓大学生对于公共的责任,但是在担当方面较为缺乏。
(四)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人是社会性动物”,当问到“个人的行为和团体的行为是否有关系?”时,选择“有关系,他们是一体的”占比最高,约为76.2%;选择“有,但关系不大,个人影响不到大家”的占比约为15.3%;选择“不清楚,但是还是觉得个人跟着团体好”与“没关系”的占比分别为7.7%与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