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盛开在记忆中的花儿
2018-01-18邓红秀
邓红秀
其实,最终让我写下此文的是复习班的那几位女生。
她们应该是来借书或者交什么表,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在,也不知道说了啥,她们的笑声感染了整个办公室的人,我们也都不由得从疲惫的阅卷中抬起头,笑了起来。人生越往后走,会越喜欢干净的眼神和明朗的笑声。有个女生走过来,说了句:“老师,其实我很喜欢你。”这个年龄被人直接“表白”,虽然很受用,但还是会觉得有点突兀和不好意思,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你的管理很有温度。”
“很有温度”,她的话,我很感动。虽然我都不认识她,她也应该只是见过我几面而已,但被懂得,无论是在什么人之间都是难能可贵的,何况她还只是个孩子。就在那一刻,我想起那些有温度的记忆。
其实,用这个标题不是很恰当,但因为我很喜欢《那些花儿》清淡、治愈、质朴的曲调,喜欢那句“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所以就把这朵“盛开在记忆里的花儿”,送给我的那些男生女生。
做教师好多年了,我是一个记忆力还算不错的人,教过的学生多数都记得,哪怕是邻壁班的学生,我都总是有些印象。其中有些学生,我总会在某一些时刻想起他们,与其说他们是我的学生,不如说他们更像是一些灯火,照亮我,温暖我。这些学生就像盛开的花儿,芳香怡人,让人心生美好。
在不同的年龄段,我遇到不同的他们。
那个男生,遇到他的时候,他13岁左右吧。不富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好像只有爷爷。报名站在我面前,很憨厚的样子,我们是用抽签的方式抽到了他,据说另一个比他聪明的男生被抽到去了另一个班。但我喜欢他,喜欢少年不沾尘埃的干净。他总是把零花钱存在我这里,从不问我有多少了,只说如果存够了可以买书的话,就让我帮他买。看我在办公室忙碌,他总是很心疼的样子,好几次看他眼泪都要流出来,我总是安慰他,我不累。他总是在同学都去吃饭了,还是在教室里看书,可是又总是比同学早回到教室学习。他一直这样,上高中是,上大学是,现在工作是,温和、厚道又努力。后来,我进城考试需要买书,在大热的天,他跑遍北碚的大小书摊书店,为我找到我要用的书。
那个女生,是我来到这个学校的学生,文理分科去了文科却又回到了教理科的我的班上,做了我的班长。她很安静,安静得其实你可以忽略她的存在,但她却又太细致、太温暖,让你不能忽略。我做了她一年的班主任,班上的大小事她都用一个本子为我记得详详细细,上面还有她提供给我的处理意见,每天晚上她把本子放到我的桌子上,早上來拿回去。那个大家都觉得有点难管的班,一切顺利,我想她的存在是很重要的,因为她不但站在我的角度,也站在学生的角度随时提醒我同学们需要怎样的帮助,她教会我从对方需要的角度出发。不仅如此,桌子上的润喉含片总是醒目,各种文件纸张分门别类地收好,特别是我的那些票据她用夹子按时间顺序为我夹好,我的那些散落在各个抽屉的零钱她用口袋帮我装好,我甚至都有了依赖性。后来她读了大学,有了很好的工作,会送书给我,会开车来看我们。
那个男生,他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上课的时候都是在书上画车,画各种各样的车,上课总是迟到,读书对他而言,很难,应该是。要背的书很少背得过,考试的卷子很少及过格,我不记得我当时有没有罚过他,应该是有的吧,但是他总是乐呵呵地站在你面前,从家里带来李子、桃子之类的,很认真地给你。他总是说:“老师,将来我买车了,我在路上看到你,我一定停下来,让你上车。”那个时候,车还是很稀罕的东西,他才13岁。很多年过去了,他从同学那里找到我们的电话,请我们去他开的农家乐吃饭,他叫来老婆孩子,很郑重地感谢我们,不晓得的人还以为他在感谢救命恩人。
就在我写此文的过程中,收到一个女生的短信,我通讯录里记的名字是叶子,这个女生是我们复习班的学生,很多年了,我没有教过,但去过他们班上。还未删除的短信显示2016.12.25、2017.01.01、2017.02.11、2017.05.30,也就是说,每个节日她都会记得发短信,不是群发,都很实在。她说:“离开学校这么久也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有这么一个学生,不过不记得也没关系,只要知道很多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依然记得属于高中的人和事就好。”我想告诉她 ,老师一直都记得,这么好的学生,怎会忘记。
我记忆中的那些男生女生,永远灿若花海,很幸运,我曾陪你们盛开。endprint